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悦 《声屏世界》2014,(2):50-52
在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白热化的竞争之后,大家越来越认同了一条原则,那就是电视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受制于注意力,电视品牌的经营实际上就是注意力的经营。一言以蔽之,这是个注意力为王的时代。于是,不管是卫视还是地面频道,大家的目光都在整齐划一地直指“注意力”。在炒作“注意力”概念过程中,往往还连着诱人的“经济”二字。因此,如何迅速、有效地吸引尽可能多的注意力,争夺到足够数量的“眼球”,也就是所谓的注意力营销(Attention Marketing)成为关系到电视媒体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么,电视媒体要如何做好注意力营销?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已进入注意力经济时代。就拿电视来说,目前我国约有3000个频道,观众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是180分钟。其中更换100次频道,这就意味着观众注意力高度分散。电视媒体竞争,新闻无疑是主战场。那么,电视新闻大战,以何取胜?有什么东西能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电视新闻上呢?当然有许多东西有许多办法,但有一种稀缺的新闻资源很值得我们去开发利用,那就是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不可预知性”。让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相似文献   

3.
王丽君 《大观周刊》2012,(31):303-303
“要想知道辛巴是怎样历尽艰险成长为真正的狮子王的?请大家留意收看动画片《狮子王》。”在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片断,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电视节目预告。我们平时看电视或者报刊书籍的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断描写.可就那么一瞬间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至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刘云 《今传媒》2007,(6):40-40
如今,报纸上、杂志上、书籍上、电视上、网络上,到处充满着策划.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策划. 去商场买一件衣服,你的头脑里会闪现电视里的广告画面,使你潇洒地花掉手中的金钱,这是商人的策划;随手翻看一本杂志,你会看到五花八门的栏目,这是文人的策划;看一个电视节目,你会看到煽情的电视剧、夸张的娱乐、荒唐的炒作等等,这就是媒体的策划.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各大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而对于电视媒体而言,要想在这场竞争中获取胜利,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创造优秀的节目和品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这场竞争中,如果说电视节目的创作、制作是练兵的话,那么电视节目的编排就是排兵布阵,因此,电视节目编排直接关系着电视媒体的成与败。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电视节目编排的理念以及如何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们看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常常希望能读一读它的解说词,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中的精彩之句,常使人印象难忘。然而当你拿到解说词时,你会发现解说词是无法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独特性,它在写作上更是区别与其它文体,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如果说影象是电视专题片的躯体,那么,解说词就是电视专题片的灵魂。电视专题片的构成基本是由视觉和听觉两大基本要素组成,而解说词是听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电视未来时     
栾轶玫 《视听界》2011,(6):117-117
未来电视是什么样子的呢?传统电视面临终端革命而不得不做出改变,越先行者得益越早。在可见的未来.电视至少沿着5个方向自我进化,一个是“s…’电视,一个是社交电视,另一个则是云电视。SIRI电视:语音控制使得人与电视能够交谈SIRI是什么?它是一种全新的语音识别并能按照指令进行行动的新技术。SIRI电视是什么?就是你可以与电视机“交谈”。你舒服地窝在沙发,对着电视说“播放孙红雷主演的热播剧《男人帮》第6集”,或者说“播放晚间《新闻联播》”,电视的SIRI界面就转动起来,并迅速切换到你想要看的电视节目中  相似文献   

8.
营销时代带给电视媒体的是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各种变数的不断增加,注意力成为当代电视竞争的稀缺资源。在注意力稀缺时代,电视媒体不仅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还要维持受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电视人认识到电视媒体不能再充当“说教者”的角色,应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建立起与受众友好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已经意识到自身品牌打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电视媒体通过公关以塑造良好形象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一、公共关系及电视媒体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指导社会组织,通过信息的传播和…  相似文献   

9.
李林杰 《传媒》2015,(21):20-24
大数据是什么?如何出现和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先来设想一个生活场景:当你早上醒来打开电视,遥控器已经自动更换到你以往关注的财经频道;当你准备开车去上班,导航仪已经按照目前的路况规划了你的上班路线,及时避开了拥堵路段;在你上班的时候,手机提醒你快到结婚纪念日了,同时用你的消费喜好数据为你推荐了几款礼物以作备选;当你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电视已经根据你的内容喜好为你推荐好了频道和节目,这就是大数据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仲纪 《新闻知识》2003,(5):14-15
随着当代社会逐步进入后信息时代,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盟曾对后信息社会特征研究后描述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方。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将“注意力经济”理论引入传播领域,称:传播回收的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的也正是受众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传媒真正能赚钱的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一 在我们的生活里,你问80后、90后的年轻人最近在看什么电视,他会告诉你,他最近基本上不怎么看电视,有喜欢的节目和电视剧都是从网上找来看的.而社会上热议的新闻事件,他也都是从微博上看到的.  相似文献   

12.
姚松平 《新闻前哨》2002,(11):38-39
每个电视编辑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前期拍摄完成后,面对—大堆素材,便会想到一个问题:这条片子怎么编?这时,你便有意无意进入结构的过程中。不管你做什么类型的节目,你总要表现生活中的—件事或一个人,你不仅需要讲得清楚明白,还要讲得生动活泼,吸引人,感染人。那么,你就得为叙述找到—种外化形式。结构,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外化形式。从总体上看,电视片的结构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整体布局,就是整体形式的把握;一是内部构造,就是对片中各部分构成转换过渡的把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演进,传统的手法已经无法涵盖电视…  相似文献   

13.
先从媒介的“双重出售”谈起:一方面,媒介通过出售自己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注意力经济”引入传播领域,那就是:传播回收并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电视说到底就是一个拍什么和怎样拍的问题。拍什么?实际就是你拍摄的主体是什么。怎样拍摄?就是你的主观能动性。简单地说,就是1+1。第一个1,就是你要反映的主体。第二个1,就在于你自己。对于第一个1,就是你的选择问题,要抓住深刻的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新闻主体。第二个1则就是你自己。你的发现、你的角度、你的剪裁,总的来说就是你的水平。我们当然强调电视作品报道的主体,主体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主观能动性。所以才出现一些争新闻的倾向,一个新闻事件发生,能去十几台摄像机,而报道的内容又都大同小异。正因为缺乏主观创造性,才会出现那种到…  相似文献   

15.
张骅 《新闻前哨》2009,(4):93-95
专业化频道的赢利模式与售卖方式紧密相连。按“二次售卖”理论,频道自身节目进入电视付费系统时,用节目换取赢利,是一次售卖,这个过程依赖于正在探索和建立过程中的电视付费系统;当节目换取了观众注意力,再用观众注意力换取广告,是二次售卖,节目及与广告商的合作可以开发上下游的产业链,拓展N次售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学者Engel et al(2000)指出电视节目影响购物有三种形式:一是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二是商业资讯节目;三是电视购物频道。电视购物,或称电视直销,是指以电视为媒介,直接向电视受众宣传、推销商品,并且进一步实现交易和相关售后服务的商业服务活动。目前国际上的电视购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欧美方式,也就是电视直销,95%的产品在商店里找不到,属于奇货可居的商品;一种是亚洲模式,主要盛行于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商品具有百货商品的性质,在商店里也可以买到。电视购物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地,世界上第一个电…  相似文献   

17.
詹成大 《现代传播》2004,(4):115-116
如果你想买牙膏 ,进入超市 ,那里有 5 0种牙膏在你面前 ,你会选择哪一种 ?这时候品牌概念会左右你的决定。同样的情况也会在看电视的时候发生 ,从而也存在品牌的概念 ,特别是在电视集团化、频道专业化、传播分众化的今天 ,品牌概念与经营无疑已经成为提升电视形象、增强电视竞争力的一项重大策略。一、什么是品牌电视媒体经营靠什么 ?靠的是精品节目 ,靠的是品牌。一般认为 ,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 ,或是上述的总和。品牌不仅意味着节目的特性和品质 ,同时也与观众的倾向有密切的联系。因此 ,有人将品牌定义为一种无限记忆的标志 ,一…  相似文献   

18.
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更是影响力经济。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高尔德哈伯指出,在网络信息社会,物质和信息都不稀缺,稀缺的是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的稀缺性让人们发现,原来注意力可以转化为财富。譬如你拥有了注意力,那么你就可以成为"明星",而明星是很容易赚大钱的——明星体制是注意力经济的赚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要想吸引人们的眼球真是越来越难了。电视专题节目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电视节目形态,要吸引观众的眼球,锁定观众的注意力,首先要做好"开头"文章。悬念的钩子,冲突的前置,反差的呈现,美的感染力……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在节目一开始就能够引人入胜,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0.
2002年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开始出现,十年时间,民生新闻从迅速地聚集观众的注意力,形成收视高峰,并在人们的议论、肯定和批评中不断持续发展,至今依然位于各电视台收视榜首,创造了民生新闻独有的收视奇观.在电视竞争激烈,各种节目模式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下,民生新闻在各地的电视节目收视中经十年而不衰,其中确实有着它必然的发展因素,值得我们关注并予以总结.这种因素在笔者看来,就是一种对新闻的回归与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