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1985年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的,当时社会上对自学考试这个名字普遍陌生,我也不太懂,只是觉得能够不去学校,一边工作一边就能上大学太棒了。那时候报名必须要通过单位领导批准同意,至于专业嘛,我只知道有法律专业,当然也就别无选择。第一次参加自学考试时,我真有点欣喜若狂的感觉,就像一个刚上学的小学生一样,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将准考证、钢笔统统准备好放在桌子的最显眼处。早晨早早就起来煮了两个鸡蛋,高高兴兴地走进考场,脑袋里根本就不存在自学考试可能会很难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童年趣事     
每当别人提起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想起小时候做的那一件事,大家一定知道是非常可笑的事,大家一定想听吧!那时候从村里回来,我的性子真有点野,当别人说我不好的时候,我就动手打他、骂他,那时候我还不到3岁,嗨,你说我可笑不可笑。到了3岁的时候,那天我去上学,妈妈再三嘱咐我:“不要和小朋友打架和骂小朋友,知道吗!”我说:“知道,知道。”到了幼儿园,我跑着跳着就到了教室,坐在老师指  相似文献   

3.
考趣     
魏斌 《现代教育》2005,(11):97-97
结缘自学考试是在大学二年级那年,辅导员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历层次.为我们办理了护理学本科的自学考试报名手续,于是我便懵懵懂懂地走上了自学考试之路。说来好笑.初时并不知自学考试为何物。只是因为喜欢自己的专业,于课余时间,在自考课本上多下了些功夫。两个月后的第一次考试居然通过了两门,小小的成功带给了我最初的喜悦,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你不是狗熊     
我读小学的时候,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学生,甚至让别人觉得讨厌。但我的坏不是与生俱来的,至少在我上小学一年级之前,我还算得上是一个乖乖仔。至今我还记得,一年级开学去报名的时候,那个中年的男老师让我们排着队登记,要询问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做什么工作、家庭成分什么的。轮到我的时候,老师问我家是什么成分,我嗫嚅着答不上来。虽然才8岁,但在那个年月,我们这么大的孩子对这个问题心里已经很清楚了。老师一问,我心里最敏感的神经就一阵阵惊悸。我的爷爷、外公都是地主,而且我的太爷爷、太外公还是更大的地主,是中…  相似文献   

5.
绰号     
何立伟 《初中生》2002,(13):4-5
很多调皮的男孩子大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给别人取绰号。我念小学的时候,这种经历可谓铭心刻骨。那时候我的毛病就是爱出风头,哗众取宠。老师来家访,在我父母面前就是这么评价我的。为此我挨了父亲的栗凿。老师还告诉我父母,说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给同学取绰号。的确,那时候我给我们学习小组的每个同学都取过绰号。比如脸胖一点的李姓女同学,我叫她“李包子”;一个姓杨的男同学饭量很小,每餐只吃二两米,我就叫他“杨二两”。诸如此类,基本上都抓住了对方的特征,显得我个人形象思维很是出众。  相似文献   

6.
晓宁是个上高二的男生。一天他听老师说学校要进行英语演讲比赛,就想报名参加。可好友孙涛劝他说:“你看咱们班那么多英语好的同学都没参加,你却去报名,你不怕别人说你逞能和不自量力吗?”听孙涛这么一说,晓宁遂放弃了报名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苦学与成才     
我能获取这么多荣誉,首先要感谢的是自学考试,因为我是一名通过自学考试成长起来的自考生。我在高中毕业后,1990年参加高考,由于没有发挥好,考取了河北省司法学校。在当时,这是一所省属中专学校。虽然考上的是中专,但我心中的大学梦一直没有破灭。我渴望成为一名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当时,河北大学法律大专自学考试刚刚开始,我就在1991年报名参加自学考试。1993年左右,河北大学又开设了法律本科自学考试,我又报名参加学习。在学习中,我坚持不懈,用最快的速度考过每一门功课。至1995年,我就取得专科毕业证和本科毕业证,成为河北大学首届自学…  相似文献   

8.
正不久之前,有位大二的同学来找我咨询创业的事情,当我问及为什么打算创业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希望自己也向刘强东一样找到自己的"奶茶妹妹"。得到这个回答的时候我心里猛地一震,随即追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创业失败了,那时候怎么办?"同学似乎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了,直接给了我他的答案:"就当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恋爱吧!"我还在沉默当中,他又做了补充:"也不能算没有结果吧……结果肯定是有的……虽然有可能跟预期的不一样……但是……至少我经历了,感受了,成长了……"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成人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会议在整个招生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整个的录取工作将按照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基本录取原则和办法去做。关于今年的成人招生工作,我讲三点情况。一、2000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报名情况今年全国的报名总人数是306.5万(不含二学历生),其中报考本科的是96.8万,高起  相似文献   

10.
我的孩子现在9岁,男孩。我发现他的嫉妒心比较强,当我夸别人的时候,他会说那有什么了不起。他还说班上比他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风凉话,我该怎么去帮助他克服嫉妒心呢?  相似文献   

11.
那时候我十七八岁,我的世界里还远没有"贫穷"、"窘迫"这样的词语,只有"理想"、"未来"。那时候我未来有着无限可能,远远无暇顾及生活坚硬冰冷的一面。1那是我第一次去广州。高考之后,和同学去所谓的毕业旅行,分别后我去我哥的住处找他。正巧那几天他有事外出,便叫了一个表哥来接我。我有很多个表哥,我并不清楚他们具体做些什么,只知道他们大部分都在那一带工作。之前隐约听说过那里的环境,一路上也做足心理准备,但之后还  相似文献   

12.
汪发 《宁夏教育》2004,(1):68-68
《宁夏教育》什么时候创刊我还真说不清楚,只知道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除了教科书之外,也没什么书可看,全校惟一的一本杂志那就是《宁夏教育》,从校长那里拿来随便翻翻,也还真看不出个什么名堂。后来,随着自己工作阅历的加深以及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宁夏教育》已经成了自己常翻必读的刊物了,这时经常有自己熟悉的一些学校、同事、同学的文章登载,我总是怀着喜悦的心情认真阅读、细心体会并想像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有文章发表,也去指导别人,也让自己的同事、同学羡慕。现在想起来好笑,如果真抱着这样的目的,那能写出来有价值的文章吗?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老师总是对我们说: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那时候我是个很乖的小女孩,非常听老师的话。老师赞赏王刚同学,说他不仅学习好,还守纪律,放学后还去学英语,  相似文献   

14.
我的起点很低,中专。 1992年毕业后,进了一家建筑企业做会计。好在我还有些上进心,准备参加自学考试,于是就报名英语专业的专科段考试。然而,不巧的是,1993年9月单位去上海进行工程施工,作为会计,我需要随行。谁知这一去便是两年,直到1995年9月底才返回。原来报考的自学考试已是彻底耽搁下来了,加之对英语专业中的某些考试课程实在头痛,于是便放弃了英语专业的自学考试。我又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了当时刚开考的公共关系专  相似文献   

15.
刚刚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的新生,由于对自学考试缺乏了解,在报考中会遇到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连什么是自学考试,怎样报名都不清楚,对自学考试的政策、性质和特点,自考都开设哪些专业,每个专业都设置哪些课程更无所知。正如有的自考生说,我还不知自学考试为何物,就糊里糊涂地报名参加了自考。结果走了很多弯路。  相似文献   

16.
如果仅仅是为了拿文凭,为何不去参加成人高考?上函授?上夜大?同样是国家承认学历,相对自学考试来说可容易得多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依旧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呢?我想不仅仅是为了一张“所谓有用其实无用的自学考试文凭”吧?众所周知,自学考试是宽进严出,没有参加过的朋友也许不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的苦与乐。自学考试不仅仅是一张文凭,更  相似文献   

17.
我还没去圆明园的时候,以为里面又大、又宽敞,有许多盛开的鲜花,非常美丽。可是我进去看到的是一堆堆的大石头,是一片废墟。妈妈告诉我,圆明园在清朝的时候又叫“万园之园”,说明它非常壮观、非常美丽。可是,那时候我们的国家很穷,总  相似文献   

18.
还在我上学的时候,身边就有些朋友一直在说“以后要去日本,奋斗个十年成为漫画家!!”那时候也是觉得热血沸腾,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就也一定能像那些成功的漫画家们一样,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还能名利双收。但是等稍稍接触到了社会,就发现那时候的的幻想完全就是小孩子不成熟的表现,原来世界是那么的大,那么的难以让一个人有所作为。在自己的祖国都那么难,何况在异国他乡呢?  相似文献   

19.
“我解放了,再也不用参加自考了,自学考试拜拜!”我打开毕业证书大声地向妻子夸耀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姓名:郑胜永。汉语言文学本科。”我故意加重了“本科”二字。以后,我每天都要看一看、摸一摸自己心爱的宝贝———毕业证书,百看不厌。“我以后要活得潇洒些!”我得意洋洋了。后来的日子可想而知,不是找朋友聊天、打扑克就是到饭店吃喝,来个一醉方休。“吃喝玩乐”成了我生活中的主旋律。别人说我“真潇洒!”,妻子说我“把钱洒!”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自己的“潇洒”换来的只是领导的批评,同志的规劝,父母的埋怨,妻子的白眼………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收到一封求助的匿名信。信是一名男生写来的。信里主要讲了他被自己的偷窥心理所困扰的情况,他希望能尽快摆脱这种困扰。以下是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林医生:你好。我是高三文科班的一名男生,性格比较内向。最近,我总有一种想偷看别人隐私的念头。当我一个人在教室的时候,我就会去翻看同学的书包,但从不拿他们的东西。我还喜欢偷看同学的信件、日记、短信等。为此,很多同学都很烦我,对我也比较警惕。有几次我被同学发现了,他们指责了我好久。我心里难过极了。每次当这种念头出现的时候,我就暗暗发誓,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但是我控制不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