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考问题时,所选择的一种思想的加工方式和内隐的思维程式.整合思维方式是以思维目标为引领,以整合为运作的内在机制,进行的思维整合和加工过程.作为职业教育应然的思维方式,它是由职业教育整合的本质和实践的特性决定的.但当下职业教育领域依然是二元论思维的天下,需要我们走出二元论的“思维陷阱”,确立整合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和创新建构.其转换路径为:实现二元论思维向整合性思维转换,实现离散性思维向系统性思维转换,实现预成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换,实现常规性思维向创新性思维转换,实现单向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换.  相似文献   

2.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能控制的认识活动,是人们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方法。可是人们的思维容易形成定式,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上会显得很无助,若转换思维方式,则结果截然不同。在中职教学中,让数学思维运用与地理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地理和数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能力有这样一个要求:在给定的时间内,学生必须要完成相应的地理逻辑推理过程以及地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严密、条理清楚的表述。这也意味着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数学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寻求众多解决问题方法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物理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人们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就其总体而言,是  相似文献   

4.
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当人们思考某一类问题时.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指引人们从熟悉的角度思考问题,采取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影响当前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思维定势”。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思维定势是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性的倾向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它直接影响着后继思维活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思维方式与思想工作辩证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的理论,它为人们的各种认识活动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教育既是一个行动过程,又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为了认识辩证逻辑在思想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明确思维方式与思想工作的关系。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现实、思考问题的相对稳定的特有模式。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实践经验、文化知识和心理习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由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规律有机构成的整体性范畴。人们在认识对象和表达思想的过程中,既要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也要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并遵守一定的思维规律,使思维过程有序地开展,合乎逻辑地进行。人们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当思想对象的信息传入神经系统,人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一、发散性思维的特征面对事物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人们的思维方法仅仅用逻辑推理的线性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十分有价值的思维方法。它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沿着一个方向去钻牛角尖是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良好的●陈桃仙未来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问题不断出现,它需要人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则是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主要渠道之一。一、转换角度,培养思维的灵活性1.转换思考问题、表述问题的角度。如:“红花比黄花多5朵”,可表...  相似文献   

8.
周标 《教师》2015,(16)
定向思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形成的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在思考问题时常常采用死板或者是固定不变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习惯定向思维,思考问题的方法单一,不懂变通,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思维创造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定向思维方式会根深蒂固,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开发学生多向思维为目的,鼓励他们勤于动脑,挖掘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克服定向思维,使教学质量上升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9.
思维品质是人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点的体现,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在工作和学习中,人们习惯于正向思维,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定势,往往压抑了自身聪明才智的发挥。而逆向思维使用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方式来研究和思考问题,是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成就和不足,乃是一个历史跨度大、涉及范围广的极其复杂的问题。任何人思虑问题,必有一定的运思或致思的方法。所谓思维方式,“是以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习惯和方法等因素所构成的人们思考问题的程式和方法。每个人在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时,都必然遵循一定的思维方式,但有自觉与不自觉的区别,并且不同的人所据以思考问题的方式又是各个特殊的。”  相似文献   

11.
邸萍 《青海教育》2010,(9):64-65
“思维定势”是心理学名词,是指人们受先前经验影响形成的一种用固定思路去分析、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在教学上既能起积极作用,也能起消极作用。思维定势对解决同类型的问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直觉思维是人类一直应用于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思考方法,是人们普遍应用于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不受教师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实例对直觉思维在初中数学中的作用和培养策略两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从哲学产生伊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一直在哲学思维中居于支配地位,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惯用思维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我们需要追溯它的历史传承,总结它的根本特征,研究它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民族由于各自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种族渊源、历史变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的个性化造成了语言形式上的差异,妨碍了民族交流,构成了翻译的障碍。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也是两种思维模式的转换,因此加强思维方式的差异比较,寻找其规律性是尤其要注重的。  相似文献   

15.
杨丽群 《考试周刊》2011,(74):46-47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采取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总称,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思维方式。低年级学生思维灵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时极少受原有知识的束缚。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途径,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情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诱发创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思维活动就其途径和程序而言,可分为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顺向思维是每遇一个问题,就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如果凡事都顺向思维就会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按一定的模式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导致呆板的思考.若遇到困难时,我们应注意转换思考问题的角  相似文献   

17.
辩证思维方式以它特有的实践性成为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按照事物的矛盾本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通过介绍辩证思维方式的内涵,阐述其理性、批判、实践等特点,详细探析辩证思维方式是人把握自身和世界、构建全球化时代新世界、人们提供批判和反思社会的工具,从而印证其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必然和最高形态。  相似文献   

18.
<正>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路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都有一定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认识能否符合实际、主观能否符合客观。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思维方式是否正确,又关系到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活动的成败。 我国十年改革的实践表明,思维方式的变革,对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变革思维方式的关键在于树立生产力标准,进一步破除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消极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或拓展新领域)时,受到原有思考问题成功的局限而处于停顿的心理状态,不自觉地用某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已经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消极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或拓展新领域)时,受到原有思考问题成功的局限而处于停顿的心理状态,不自觉地用某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已经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