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2008,(6):64-64
为落实教育部2008年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工作重点要求,日前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将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期两天的中考改革研讨会近日结束,来自17个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有关负责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及“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今年6月的中考改革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并对2005年更大范围推进中考改革提出具体的建议。今年6月,在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批使用新课程的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这17个实验区在两年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探索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  相似文献   

3.
“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这是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那么,17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中考会发生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如何理解这些变化的深层含义?我们特请来权威专家为您解析“三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洪璞 《广西教育》2006,(1B):29-31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又是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因此,中考既承载了对初中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又担负着衔接初中与高中教学的桥梁作用。广西从2002年开始,中考采取各地市独立命题考试的模式,对中考进行了全面改革,并从2004年开始,根据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是按照国家教育部教基[2005]2号文件“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展开的.文件要求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3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综观全国各地数十份中考化学卷和理化或理化生合卷,强烈地感悟到试卷出现了过去未曾有过的新特点和命题的新趋势.一、2005年中考化学试卷的特点1.中考是学业考试,考试目标定位明确教基[2005]2号文件明确指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简称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4,(11)
2004年是中考改革不同寻常的一年,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将有首批初中毕业生面临毕业和升学,“课程改革”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这两项改革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将实现“两改接轨”。因此,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考试和招生制度体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组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协调人、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贺斌,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畅谈了对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构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1999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至今,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改革一直伴随着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进程,各地在推进中考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工作中,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在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操作性强的做法,基本构建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有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2008年中考实行网上阅卷、网上录取、增加配额生指标、体育成绩计入总分等改革措施。《贵阳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方案》近日出台,方案中提出四项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宣武教育》2005,(4):45-45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平遥县根据山西省《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和晋中市《关于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中加试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采取这一措施,既是中考政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初中毕业生加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两考分离势在必行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统考统招”制度已运行了10多年,在这个制度下,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并一次进行,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一次性统一录取。拨乱反正、恢复招生考试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这个统考统招制度,对于全面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办好所有初中,保障高中阶段学校生源质量,减轻部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方面曾有过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行这一制度的10多年中,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的入学率提高了近30%,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也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在郊县农村地区。近年来,上海市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整体改革都对中招中考制  相似文献   

12.
《西江教育论丛》2005,(3):57-58
根据《广东省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计划》的要求,今后我省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简称中考)进行英语口语考试,考试对象为全日制普通中学全体初中毕业生。中考英语考试制度的改革,充分体现了全面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英语的素质教育。肇庆市于2004年对报考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进行中考英语口试。笔者作为考官,参加了我市的首次中考英语口语测评工作,并对口试成绩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却难以令人乐观。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日前决定,2004年,在17个有首批初中毕业生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本次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为此,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单独命题,普通高中招生要单列计划、单独招生,以保证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就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提出的指导意见规定:1.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  相似文献   

14.
《吉林教育》2005,(3):24-24
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长春市作为吉林省课改实验区之一,在2005年实行初中毕业生考试、综合评价体系和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第一步:2005年和2006年为中考改革的过渡期.改革的重点是废止指标生制度,采取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入高中的作法。第二步:从2007年起,在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成绩将作为学生毕业与升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摘编     
《今日教育》2011,(5):39-39
专题: 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专题 2003年,中考改革出发,线路图方向正确,重要举措清晰——依据课程标准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倡导等级呈现考试结果,弱化分分计较;推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虽然出现了一些先进典型和成功做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中考改革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余杭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顺利地实施了《余杭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圆满地完成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等各项改革任务。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业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备受全社会关注的“中考”改革,即初中毕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并在向纵深发展。近两年来,人们最为重视并经常见诸报端的是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以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按比例逐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理想方案,似乎这一阶段的考试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成刚 《中国考试》2023,(10):38-45
新中国中考在1949至1965年间酝酿、形成并逐步规范,但于1966年被取消。“文革”期间,高中招生考试曾在1973年前后短暂恢复;初中毕业考试实际上可能长期存在,且基本为各地区学校自行组织。改革开放前中考改革主要形成了两方面历史经验。一是中考元属性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在现有中考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并适度淡化考试的重要性,使之成为高中招生录取、初中学业评价的合理依据之一,应是中考改革的正确方向。二是中考技术性改革理应根据国家与社会需要因势而动、积极推进,并依据主要矛盾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20.
《福建教学研究》2008,(2):33-38
2007年初中学业考试是我省新课程实施五年以来,首次全省初中毕业生全面参加的新课程学业考试。为了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初巾学业考试的评价,导向和选拔功能,推进初中毕业与普通高巾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进程,使今后的学业考试能够更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持续、有效推进。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