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报告要点     
…关于使用网络   · 对于所有年龄段的人来说,因特网已经"成年".因特网不再是一门新技术,它已经成为本报告中大多数受访者的核心经济和社会基础体系架构.6,163名普通受访公众中的大多数(89%)已经使用因特网超过4年;一半受访者使用因特网7年以上,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已经上网将近10年.……  相似文献   

2.
陈曦 《新闻前哨》2008,(12):101-102
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的普及使人们对因特网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个人电脑的销售量激增,成千上万的家庭进入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行业可以超然于“因特网”之外,可以说,现今世界,无“网”不在,无“网”而不胜。其实,受因特网影响最大的行业应当是新闻业。因为因特网本身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中心,它通过服务器与无数台个人电脑的连接,实现信息的迅速传播。从这个角度看,因特网是一部极其庞大、包罗万象的“新闻机器”,因此,它对传统的新闻记者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深远的、革命性的影  相似文献   

4.
因特网用户数直线上升 日本因特网用户增长很快。与因特网连接的主电脑1994年7月仅有20万台,1996年1月增达50万台,1997年初又增到73万台,多于德国(72万台)、加拿大(60万台)、英国(59万台)和法国(25万台),但远较美国(1,011万台)为少。目前,日本与因特网联网的主电脑已不下100万台。日本因特网用户数量1995年已增至180万人,1996年猛升为530万人,现有800万人。日本因特网用户增长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近几年来,日本个人电脑生产连年猛增,个人电脑的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000万台,个人电脑在日本企业的普及程度已很高,其中一  相似文献   

5.
刘培军 《电子出版》1997,(11):14-16
因特网诞生于六十年代末的美国,由于它采用了通用的对话语言(ICP/IP)把各种不同的电脑与网络相互联接,实现了网上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近几年,由于电脑的日益普及,特别是由于因特网上包含了丰富的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促使网络呈爆炸性成长状态。到1996处为止,因特网连通全球150多个国家,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联入了因特网,网上提供信息的主机约600万台,用户超过7000万人,每天全球有数千万人在使用这一网络。因特网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网络。目前,因特网还在以极高的速度在全球范围迅猛发展。与因特网联网…  相似文献   

6.
陈虹 《云南档案》2003,(4):45-45
<正>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因特网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它已经成了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成为我们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查找各类资料并与外界讲行联系的一种方便快捷的手段。然而,网  相似文献   

7.
因特网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论述了因特网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服务观念、服务方式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因特网的发展情况,重点研究了因特网对图书馆在观念上、自动化建设以及信息服务功能上产生的影响,并就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图书馆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特网自问世以来以惊人的发展速度风靡全球.至1998年上网用户增至1.2亿人,遍及25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2000年全球因特网的用户将超过7亿.  相似文献   

10.
因特网与图书馆信息服务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本文指出由于因特网的普及,图书馆利用因特网开展信息服务已具备一定条件;阐明了因特网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具有传统信息服务方式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提出了图书馆利用因特网开展信息服务的几种形式以及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导言电脑和通讯的结合而触发的这场革命正在不断地产生着强大的威力,当因特网将全世界的电脑都串联起来的时候,奇迹便不断发生,新事物接踵而来,现代化科学技术将个人电脑和微机工作站能够直接与因特网联网并不断推出新的服务功能,用户不仅可以在图书馆而且可以在他们的书桌前通过电脑屏幕漫游全球,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寻觅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作为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传播的图书馆员必须掌握网上查询的技能和技巧,懂得如何更快、更有效、更全面地从网上查找所需的信息。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的上网实践,探讨一下在因特网上查询信息的一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面对因特网的大潮拍岸,传统报刊在新的世纪里究竟能够遭到什么样的厄运,我们暂不去说它,就我国目前来讲,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来说仍然占据着绝对优势。中国地域广阔,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温饱尚不能得到解决,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因特网的普及和发达国家比就要滞后得多,因此,传统报刊仍然存在着相当的优势,分析起来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受传统阅读习惯的影响,一部分人(特别是年龄偏大的人)尚不习惯在因特网上阅读新闻,仍然钟情于传统报刊。 二、目前,个人电脑的价格相对较高,这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上网已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一种需要,尤其是相对于传统图书馆的人工搜索,更使人们感到网上获取资料的方便,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在上世纪图书馆是以馆藏多少为荣的话,那么现在图书馆藏的多少和馆舍的大小已不再成为竞争的优势。然而,图书馆是为读而存在的,失去读,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图书馆的竞争优势必然存在于它为读所提供的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网民们通过网络来查找资料、交流信息,上网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年,“五·一”中美黑客大战和八月初席卷全球的“红色代码”危机,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得人们不能不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人们渴望学习安全防护知  相似文献   

16.
随信息产业飞速发展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 ,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使各行业可便利而迅速获取信息资源。博物馆学研究也不例外 ,同样可以通过因特网利用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已有的资料、成果进一步研究。网络技术已逐渐成为博物馆学研究者的必备工具 ,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它。因特网是全球性信息网络 ,一个无中央控制设备 ,松散的网中网。因特网上信息传递大都遵从早期的ARPAnet网所采用的In ternetprotocol(网络互联协议 ,简称IP协议 ) :非基于IP通信协议的网络如BITNET ,DECnet,Appl…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普及和电子信息资源的不断涌人,美国国会图书馆书目控制工作组就未来的书目描述发布报告草案。最终报告将于2008年1月9日发布。美国国会图书馆负责读者服务的副馆长Deanna Marcum,  相似文献   

18.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首先从4个方面分析了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从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下载和存储等方面论述了因特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指出了做好信息资源服务保障工作的基本对策和措施,即:更新服务观念,完善服务设施,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19.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指的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迅速普及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作为继报刊、电台、电视之后的一种新媒体。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该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因特网,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特网的迅速崛起与个人电脑的大规模普及,使得网络成为大众传媒家族中发展最快的全新大众传播媒介.它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新闻受众群.这个群体不仅在数量上与日俱增,而且在索取新闻的习性上也呈现出一些全新的变化.本文从分析受众心理的变化入手,讨论与之相应的网络新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