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藏传佛教渗透于藏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人文关怀意识成为藏族道德伦理观的核心。藏传佛教的人文关怀意识具有特定原因和内容。剖析并揭示其的社会影响对促进当前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作为藏民族文化的核心,对藏族题材电影有着极深的影响。本文从藏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精神主题、人物塑造和创作细节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藏传佛教对于藏族题材电影的影响以及藏族题材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解读与传播。  相似文献   

3.
藏族基本上是属于全民信教的一个民族,藏传佛教几乎渗透到了藏族群众生活得一切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藏传佛教是信教僧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折射,是精神世界的核心。藏区寺院把佛教教义中的转世成佛与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天国理想世界与世俗社会结合起来,把天国理想境界和世俗需要结合起来,积极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慈善救助功能。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藏族教育史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当今藏族教育的发展有着启示作用。在回顾有关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研究成果的整体状况基础上,分析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并探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藏族近代职业教育论析何波,阿显珍职业教育是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与发展的,由于它具有职业性与技术性的特点,因而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藏族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时候,传统的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弊端已暴露无遗,甚至成为藏...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路径及当代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社会全民信教以及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同一性特点,决定了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一种是包括家庭宗教经验和寺院学习的宗教教育,另一种是以强调习俗、禁忌为主的宗教礼仪规则。宗教教育与宗教礼仪在继承藏传佛教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还将蕴含在其文化中的道德伦理观念传扬下去。当代社会,藏传佛教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实地调研所获取的(白马)藏族传统服饰资料,将(白马)藏族女性服饰中的若干文化符号再一次呈现给读者朋友,并通过科学地解读服饰符号的文化涵义和象征意义,试图说明(白马)藏族的宗教信仰体系以苯教文化为底蕴的同时,曾经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渲染,并且对藏传佛教文化形成了特殊的记忆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实地调研所获取的(白马)藏族传统服饰资料,将(白马)藏族女性服饰中的若干文化符号再一次呈现给读者朋友,并通过科学地解读服饰符号的文化涵义和象征意义,试图说明(白马)藏族的宗教信仰体系以苯教文化为底蕴的同时,曾经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渲染,并且对藏传佛教文化形成了特殊的记忆方式。  相似文献   

9.
自藏传佛教形成以来,藏族高僧大德们在遵循印度佛教教理的同时,也根据自己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认知能力,对它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经过吐蕃时期佛教本土化的过程,藏传佛教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教理、教义,又具备了自己的特色。藏传佛教的神灵体系的形成就是这一过程的鲜活例证,藏传佛教中有佛、菩萨、罗汉等佛教神灵,也有世界形成之九神、十二丹玛、长寿五姐妹等众多藏族本土神灵。本文重点揭示藏传佛教神灵体系形成、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藏密大师米拉日巴在师徒关系、学习信念、知行关系三方面的一系列论述,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佛教教育思想体系,开创了藏传佛教噶举派学修思想的宗风,对藏传佛教噶举派教法思想的确立以及藏族教育传统的开拓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现代藏族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