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松树的风格》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作者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共产主义风格的特点,热情地赞扬了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歌颂他那种“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艰苦卓绝、不怕牺牲、乐观自信的崇高品质,并鼓舞人们学习这种品质。这篇文章也正是陶铸同志的自我写照。陶铸同志长期经受过革命烈火的严峻考验,所以他能从松树挺拔苍劲的高大形象产生丰富的联想,给予人格化的描写,借物寄情,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自己革命的情怀.后来他在同“四人帮”的斗争中,虽然身受百般摧残,可是铮铮硬骨,宁死不屈,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的忠贞气节,也正是“松树风格”最好表现.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若干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交织在一起的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心理活动。它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辐射思维、灵感思维,教学中有目的地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扣住教材的相似点进行相似联想训练。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奥多W·海波教授说:“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扣住教材的相似点,进行相似联想训练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教学《松树的风格》一课,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从松树的风格联想到了共产主义风格?同学回答,松树的风格和共产主义风格是相似的,这两种风格有着内在的联系,都具有“要求于人甚少,而给于人的甚多”、“从不知忧郁畏  相似文献   

3.
“去年冬天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寒冷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这沿途的松树无疑打上了现实生活的烙印。这对松树的敬意来自现实生活,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礼赞。陶铸同志的这种感觉,一九五九年新春,在虎门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座谈时,首先唱出了这首赞歌。他希望青年同志们能和松树一样,成长为具有松树风格,也就是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相似文献   

4.
咬定青山不放松──记彭阳县沟口中学回族青年教师张治乾杨治安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成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那样的崇高品质,人...  相似文献   

5.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对白杨树的礼赞,也是对“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然而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的北方农民的礼赞,是对抗战时期“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的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是对生命力旺盛,自我牺牲,乐观主义,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松树的颂歌,也是对于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不惜牺牲、埋头苦干的,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们的颂歌。这两篇文章直接描写的是自然景物,实际上写景是象征性的,目的在于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看出,作者对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白杨松树是热爱的,对于自然景物所象征的人更是热爱的,作者把这两种热爱的感情融而为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提取信息。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一段少先队员春季植树的镜头,并由此给出一条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松树棵数是柏树的4倍”你能联想到什么?并让学生把自己的联想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交流……〖点评〗由于教师提供的信息具有开放性,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因而彼此间就有了交流的需要。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生a:我们小组根据“松树棵数是柏树的4倍”联想到了“柏树棵数是松树的14”、“松树与柏树的棵数比是4∶1”、“松树与总棵数的比是4∶5”。生b:我们小组不仅想到了以上三点,而且联想到了“可以把柏树的棵…  相似文献   

7.
联想为形象感觉所唤起,是中枢神经系统因刺激产生的条件反射。人们看到瑞雪想到丰年,看到乳燕想到春天,这就是联想。联想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之一。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表象重新结合构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能使脑海中出现不在眼前的甚至从未见过的事物形象c联想与想象对艺术创作十分重要。自古以来,许多学者、作家、艺术家都巧妙地利用联想与想象来深化作品的意境。如绘画上的“神似”,诗词上的‘意韵”,文学上的“言外之意”、“弦外之子’。既然联想和想象这么重要,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呢?我建…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写作时,会将自己的情绪与想法移植到作品中来,写人、叙事、说理等等,都会或多或少地沾染着作者的主观情感,而联想与想象正是表达这种主观愿望的最佳载体。"联想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而想象则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从而建立起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思维大厦的基  相似文献   

9.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需要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这就构成了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因而人们又把语言艺术称作“想象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某校初中三年级两学生课余的一席谈话,对如何读懂《松树的风格》很有帮助,现摘录于下,供自读参考。甲:听说最近你们热热闹闹、痛痛快快上了一堂语文课,讲得是《松树的风格》,据说你们那天几乎每人都有东西在全班交流,是不是?乙:这节课上得不但很热烈,而且收获很大。课堂上同学们不仅交流诗、文、书、画等作品,而且还有朗诵、演唱等节目。不信请看我当时的速记。  相似文献   

11.
人们欣赏音乐并不是“为音乐而音乐”,总是力求从“音乐形象”的感受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人们之所以感受到音乐美,是因为他们通过有限的音乐形象感受到更多的无限的东西,而这种无限东西的获得,则是要靠音乐欣赏者的联想。一、音乐联想的主观性联想当然是有主观意味的。尽管这样,  相似文献   

12.
时至今日,人们对世界文豪家族勃朗特姐妹在绘画艺术方面的造诣很少有人了解,其实他们作品的语言表述都具有像绘画一般形象鲜明的风格,而且作品里的人物和内容也常与绘画有关。本文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分析艾米莉的诗歌风格受其绘画风格的借鉴和影响,通过虚实对比的构图艺术、速写式的线条艺术和色彩的冷暖对比艺术三方面分析其诗歌风格中独具一格的艺术粗犷美。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人们对世界文豪家族勃朗特姐妹在绘画艺术方面的造诣很少有人了解,其实他们作品的语言表述都具有像绘画一般形象鲜明的风格,而且作品里的人物和内容也常与绘画有关。本文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分析艾米莉的诗歌风格受其绘画风格的借鉴和影响,通过虚实对比的构图艺术、速写式的线条艺术和色彩的冷暖对比艺术三方面分析其诗歌风格中独具一格的艺术粗犷美。  相似文献   

14.
联想与想象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是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作文教学与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联想和想象,就是由一个形象想到相似或相关的另一个形象,由一个形象创造出另一个形象。它根据人们对现实的记忆或经验,把事物联想、想象得更加逼真形象。  相似文献   

15.
舞蹈的视觉节奏是以空间营造结构时间流程,舞蹈构成的视觉节奏感是舞蹈演员的非律动性表现,直接刺激欣赏者的大脑神经中枢所产生的感知。强调视觉节奏,从既往关注动态形象的构成到当前关注视觉心理的构成,这样的作品能引发人们的艺术联想,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意与是意与境完美统一的文学形式,诗歌的意境是作家在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中具体可感的形象,及作家在作品中,通过这些形象传达的思想感情,作为诗歌的鉴赏,就应该从整体艺术形象、把握关键词语、展开想象与联想上着手。  相似文献   

17.
音乐灵性的缺乏,是我们在学习和演奏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钢琴演奏中要想诠释好一个作品的音乐内涵,那就必须理智地看到作曲家的意图、思想,和掌握他的风格、写作手法.钢琴演奏属于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因此,演奏者不能随意将作品的风格、情绪、形象都重新创造,而应该将作品原有的风格、情绪、形象等与演奏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想象结合在一起.这样演奏者既把握了作品的风格和作曲家的思想意图,又能让自己的演奏不丧失个性.  相似文献   

18.
《艺术百科全书》中,抽象艺术的定义是:从作品形象与自然形象的相似程度上去界定作品风格的概念,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抽象绘画作品的赏析、理解都懵懵懂懂,甚至固执地认为抽象画就是随意画。在他们心目中,看不懂表现什么就是抽象画。在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几乎每册都有抽象画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中,我经历了许多无奈与迷茫;很多学生拿起笔来毫无顾忌涂鸦就算完成抽象画,在欣赏大师抽象作品时大言不惭地高呼“不就是随便画嘛”。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以巧设联想为主线,引导学生摆脱对抽象绘画的误解,学会有意识的创造抽象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标题、头尾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标题,比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反对自由主义》,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意思最精练的概括。有的标题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旨,但为我们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指明了方向。例如《松树的风格》,“松树有什么风格?”“这些风格象征着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中心意思。有些文章的头尾提示或隐含中心意思。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句话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这是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二、抓住主旨语句主旨语句直接揭示作品的中心意…  相似文献   

20.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文学欣赏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作品中提供的形象进行再创造。空白手法的使用恰恰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本文结合文学创作中空白手法的具体使用,论述了如何导引读者参与对作品中形象的再创造,以丰富作品的内含,使作品保持长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