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莉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描写武汉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王安忆用写实的笔触展现上海这块神奇的土地以及上海市民的生活,从中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同为女性作家,二者的作品既有相同的特质,又具有独特的对生命力的书写。通过比较二者之小说,阐述双方生命力体现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富萍从乡下进入繁华的上海之后,从彷徨无助到开创自己的生活,这其中的辛酸和平淡构成了她的总体人格形象。这个普通的少女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树立了自己普通人的独特人生。她是王安忆笔下的又一典型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在上海弄堂里长大,富有幻想,爱慕虚荣,世俗功利,一生孤单,命运坎坷。她个性独特,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基本精神。她的悲剧命运实际上是历史变迁在都市的写照,也是在繁华都市里奋斗挣扎着的普通市民命运的集中体现。王安忆通过对王琦瑶性格的刻画,命运的书写,描绘、记录和歌咏了上海发展史和生活在其中的一代代都市人的辛酸历史。  相似文献   

4.
《繁花》在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是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部小说。它以满篇沪语及双线结构,从上海普通市民的视角,叙述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之后半个世纪以来,上海市民阶层日常琐碎的生活以及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世相百态,给人留下了人生悲凉的无尽况味,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市井人生的别样景观与上海的里巷风景。  相似文献   

5.
探视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最走红的女作家。她关注女性,同情她们的命运,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描绘了处于一个“大而破”时代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反映了男权制下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的命运和金钱欲下深度扭曲的人性。探视张爱玲笔下女性“苍凉”而又现实的人生,可看出张爱玲洞察和描写女性生存状态的非凡能力和高超技巧。这与她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和个人经验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苏青散文当年一纸风行,而今重新进入广大读者视野,主要在于她直言谈相的世俗书写迎合了当时上海市民社会的趣味,契合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热的潮流。苏青的创作动机、文学趣味、文学观念、个人经验,决定了她关注“饮食男女”,并以世俗化、平民化的审美眼光观照庸常琐碎的市民生活,以平凡实在的审美趣味,表现市民阶层独特的文化心理,以泼辣大胆放言无忌的行文,洗去了“饮食男女”的浪漫与理想,这正是苏青散文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当然,过于强调生理本能和实利考量也表现出苏青的褊狭和缺失;过于关注日常生活表象以及一些过于直露甚至粗俗的表达,也在某种程序上使其散文不够含蓄,缺少韵味,从而影响了其散文的品位。  相似文献   

7.
周炼霞的丰富性在于,她是生活在上海的古典绘画女性,同时从事文学创作。在20世纪40年代耀眼的女作家群体中,不及张爱玲、苏青以及施济美、潘柳黛等为今人关注,但她在当时市民刊物上很受重视,反映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从中可以看到20世纪40年代海派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读书与生活     
王纪铨 《新读写》2014,(10):7-7
很喜欢上海书展“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主题。不仅是因为和众多申城市民一样,一年一度的书展已成了我生活中的精神文化盛宴,还因为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读书与生活的确是无法分开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专门从事戏剧创作的丁西林是个“独特的存在”。他善于通过机智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戏剧结构、略带反讽的语气道出生活中“几乎无事的喜剧”,来写普通市民家庭中“无事的喜剧”,在看似轻松的故事中展现的却是人生的无奈和荒诞。据凌叔华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独幕剧《酒后》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徐琳 《文教资料》2012,(27):70-72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一位独树一帜的作家,儿童视角是她所青睐的一种叙事策略。她借助纯真的语言表现童真童趣,透过儿童的心灵世界来窥探人生百味,礼赞天地万物,从而在对生活本真的真情抒写中传达了她对于人生的独特观照。  相似文献   

11.
池莉立足文坛多年,是一位自始至终保持了自己独特语言风格的作家。一方面,她的小说创作追随时代变化,作品满足了消费时代大众的审美期待;另一方面,池莉始终秉持为市民代言的立场,关注市民的生存状态和情感需求,特别是她贴近市民日常的生活语言,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作为女性作家,池莉的语言充满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柔美的特色。同时,作品的字里行间又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这些特色使得池莉的小说语言散发出巨大的魅力,也使她成为了文坛的一棵常青树。  相似文献   

12.
论苏青作品的地域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青是40年代上海沦陷区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独特的取材角度,显示了浓厚的地域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苏青作品的内容,既涉及上海市民文化,也涉及宁波民俗礼仪,体现在文本内容、风俗礼仪、方言运用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弄堂空间作为上海城市精神和市民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人文氛围,是上海的象征所在。王安忆在弄堂中长大,洞悉生活在其中的市民阶层世俗生活的各种人情世故,因而弄堂成为她怀旧所依托的空间,成为其文本最为核心的意象和想象上海的经典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一、玛蒂尔德是否具备进入上流社会的条件?小说中介绍了她的情况:出生在小市民家庭,嫁给了一位书记员。虽然她自认为有美貌,但那实际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她的生活其实是略有储蓄并不富有的小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也正是因为生活的相对平静,使他们生出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玛蒂尔德幻想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对家庭生活的简单、朴素、单调充满了抱怨。她的美梦能成真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她的姿色,未必如她自己想像的美丽,即使在舞会上她觉得自己是晚会的“皇后”,但等待夜归妻子的还有“三个男宾”,可见那只是她自我感觉良好。其次,她的社交圈…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出身于牧师家庭,富于才华,有良好的教养;但她生活在较闭塞而生硬的环境里,接受着简单、古板的教育,因而性格内向。这使她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封闭,经历简单,对人生充满痛感;精神上“反叛社会”,幻想超现实的自由生活(“返回自然”)。《呼啸山庄》正是艾米莉上述人生状态与精神的自传,客观上具有超越时空的人类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埃米莉以其独特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及其天赋的才能创造了文学上辉煌的成就.纵观她的人生、小说和诗歌,我们能感受到其中无所不在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这种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既源于她的现实生活,也源于她独特的价值观.面对不幸的生活和严酷的现实,埃米莉表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采取各种应对措施,表现出敢于抗争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7.
埃米莉以其独特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及其天赋的才能创造了文学上辉煌的成就。纵观她的人生、小说和诗歌,我们能感受到其中无所不在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这种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既源于她的现实生活,也源于她独特的价值观。面对不幸的生活和严酷的现实,埃米莉表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采取各种应对措施,表现出敢于抗争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和特别魅力的女作家。她出生于上海租界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亲身感受到了她父母两大家族的没落与瓦解。家世变迁,人情冷暖,给张爱玲的刺激很深,形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也形成了她独特的审美观。她以犀利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撕开女性世界温情的面纱,塑造了一组扭曲而残缺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曾经的繁华旧梦、当下的时尚新潮,上海以其她丰富独特的经历成为了都市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摹写范式,独领风骚。在众多上海书写中,金宇澄的《繁花》联结了两大断裂的时空,在反思历史,尊重史实的同时,又能跳出日渐狭隘的宏大叙事,努力发掘日常生活、市井人生中蕴藏的真实。他的探索之笔驰骋于上海六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双重空间,在日常闲琐的生活背后,对上海做出了真切而特别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名女化学家,在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提名奖盛誉的背后,有她对科研与学术的执著和追求;她是一名大学教授,在三尺讲台的传道授业解惑间,有她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深眷恋;她更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在爱美的天性与宁静的心灵中,有她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体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