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六月份,《新华日报》开展好稿竞赛以来,我时时留心、处处搜寻“一人一事”的“小新闻”,扣上下关心的大主题。有意在这方面作些尝试、学习,以求自己有新的提高。一次常州洗衣机厂办公室主任老周打电话找我,要我帮忙到《常州日报》尽快登一个广告。我问:“什么内容,这么急?”老  相似文献   

2.
1991年3月11日,《常州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同天刊登了我和朱曙光同志合作采写的《枪战,即将发生》一文,此稿获得了新华日报当年首次举办的“洪泽湖杯现场新闻大赛”二等奖,同年还获得《人民警察》杂志社举办的“华东六省一市‘我在现场’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奖。  相似文献   

3.
周桂清 《青年记者》2017,(15):104-105
今年是《晋绥日报》反“客里空”运动70周年.《晋绥日报》作为当时解放区的一份区域性报纸,通过自下而上主动反“客里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肃清虚假新闻报道,创新新闻编辑手法,树立了真实客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锤炼,《晋绥日报》成为新闻媒体中的知名品牌,在全国家喻户晓.当今全媒体语境下,反“客里空”运动对传统媒体回归新闻、杜绝虚假新闻、坚守真实客观性报道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雪 《新闻前哨》2007,(12):70-71
2007年3月29日至5月15日,《三峡日报》推出“宜昌80位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的专题报道,这是该报继2005年推出《农民进城打工服务线路图》后,再次关注农民工群体的一次新闻策划,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先后被全国10余省市40多家报纸和网站进行了转载和推介。与以往的策划报道不同,此次新闻策划由《三峡日报》和三峡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首次共同实施,是媒体与高校“学”、“术”互动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我是《常州日报》的通讯员,又是特约评报员。最近,围绕着怎样搞好市、县报的新闻改革,在家乡农村——漂阳县前马乡西芮村召开了一次农民、教师评论《常州日报》座谈会。现将发言整理如下: 芮平洲(前马乡西芮村会计):我们村上连小学在内,订  相似文献   

6.
元月6日,《常州日报》在民生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武进一村治保主任失踪8天——村委希望知情者与前黄派出所联系》的新闻,还专门配发了失踪者的照片。在党报的新闻版面中,这样的新闻是很少见到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策划办报、开门办报、贴近办报,是《钦州日报》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报业传媒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力抓手。伴随着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涛声,《钦州日报》已走过22个春秋。22年来,《钦州日报》实施的新闻策划不少于200次,在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好作品。《钦州日报》先后荣获“广西十佳报纸”...  相似文献   

8.
你不仅是做新闻长春是全国新闻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上世纪90年代起,《城市晚报》《新文化报》《东亚经贸新闻》《长春晚报》四家都市类报纸“挤”在长春这个人口总量仅280万、经济总量几千亿的中等城市.“白刃战”“惨烈”……这样的词汇曾经是这四家报纸老总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1999年,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名词刚刚引发新闻学者关注,记得很多人还在研究“下水井冒水”是不是新闻的时候,在《吉林日报》的强力支持下,吉林省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报纸专栏——“杨光帮你办”出现在《城市晚报》上.  相似文献   

9.
据4月8日新华网报道:当日4时,全国首份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温州报业集团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在全国上线发行。这4份数字报与以往网络版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等最大的区别,一是文图并茂,是原模原样的报纸,可作报纸翻,而非文本新闻;二是有朗读功能,可作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第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里,我采写的通讯《各族人民为他“送行”》在《新疆日报》发表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自治区卫生厅特向全疆发出《通知》,号召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学习杜东亚同志的高尚医德、良好医风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这篇《通讯》已先后获得1990年度《新疆日报》民族团结报道一等奖、同年《新疆日报》好新闻一等奖、新疆好新闻一等奖和全国8省区民族地区报道好新闻一等奖。不少同志问我这篇采写报道的经验,我说除了新闻事实典型等客观因素外,从主观因素来讲,主要是激情,是激情使我产生了强烈的采写冲动,是激情激励我一定要把它写成佳作。新闻作品首先要有素材,有“原料”,但又不是一大堆材料的简单组合,它要受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是材料、观点和情感的有机结合。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情感、激情总是有阶级性的,我所说的“激情”,  相似文献   

11.
省新闻学会主持的一九八五年全省报纸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结果最近在西安揭晓,共有六十四篇(幅)好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十一个,二等奖十六个,三等奖三十七个。以下是获一等奖的新闻作品目录: 新闻三篇:《李爱琴三改广告见风格》(陕西日报)、《丧事中的大红匾》(陕西日报)、《省公路局“企业验收团”在安康大搞“吃、喝、拿”》(陕西日报);通讯二篇:《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陕西日报)、《张斌杰轶事》(宝鸡报);评论一篇:《年龄的紧迫感与“危机感”》(陕西日报);来信二篇:《值得深思的掌声》(法制周  相似文献   

12.
《宜昌日报·科教版》今年实施“新闻希望工程”,“一期工程”就是通过舆论引导,支持贫困山区改善办学条件,报道产生强烈的社会反映.请看一则电讯稿:一篇报道“建起”两栋校舍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宜昌日报记者田云兵、柳平)地处鄂西山区宜昌县边远山区的南家河小学,9月1日邀请《宜昌日报》总编辑熊庆文前往该校参加新校舍竣工庆典剪彩,以感谢报社对发展教育的舆论支持.南家河小学所在的栗子坪乡是宜昌市的贫困乡镇之一,去年开始拆危房建新舍,由于资金困难而在春节前被迫停工.《宜昌日报》记者今年3月采访报道了学校艰苦创业的事迹,介绍了所遇到的困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县内外近300个单位和5万多人共向该校捐助30多万元现金,使该校建起了两栋新校舍.要说这次报道是成功的话,那么,主要得益于在新闻中“加重”份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一、找准“上”“下”关注的结合部,“加”到“刀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越发成为市民的“集聚地”.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社区新闻近年来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在全国众多纸媒中,有相当一部分报纸推出了“社区新闻”专版或专栏作为湖北省市州报会长单位的襄阳日报社也不例外.2004年,襄阳日报社旗下《襄阳晚报》(原《襄樊晚报》)开始推出社区新闻专版,2008年,《襄阳日报》改版后,在社会民生版面,也推出了有关社区的新闻报道专栏.其中“社区故事”、“社区人物”、“党报热线进社区”等栏目在广大读者当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专题摄影报道上头版头条,《新疆日报》是经常这样做的。”“画刊从四版走向一版,《新疆日报》曾做过这样的编排”。这是“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执行主席许必华在开幕式报告中的两段话,他对《新疆日报》版面运用新闻图片的情况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是这次由全国77家报纸的总编辑、摄影部主任共160多人参加的“研讨会”,对全国报纸一版刊用新闻照片进行了评选后,《新疆日报》只获得“优秀奖”。一家曾备受专家推崇的报纸,在这次评选中仅获得了一份近似“安慰”的优秀奖,而在这一、两年里,全国许多报纸的一版照片选得好,编得精,用得大,用得活,走到了两年前居于全国报纸一版运用照片第三位的《新疆日报》前面。那些获奖报纸有哪些成功经验? 第一,领导重视。如果说一张党报的面貌与总  相似文献   

15.
毋容置疑,一篇好的新闻首先必须有好的决策。 1981年,《孝感日报》成功运用新闻策划,推出《杨小运超卖万斤粮,要求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的连续报道,曾在新闻界掀起过“新闻冲击波”。 也许是尝到新闻策划的甜头,孝感日报人特别重视重大新闻战役的总体策划。多年来,报社成功运用新闻策划,使一个个新闻战役漂亮而又圆满。去年9月,在孝感日报编委会领导的精心策划下,该报推出的《今年秋播种什么》系列报道再次引起强烈反响。这组系列报道以秋播生产为切入点,对“今年秋播种什么”这一农民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层…  相似文献   

16.
面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在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怎样把《新疆日报》办得更好?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是增强报纸的新闻信息量,并提高其质量,使《新疆日报》成为新疆的信息总汇。做到了这一点,《新疆日报》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更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定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以经济信息为中心的新闻信息的需求更为迫切,从量到质都有新的要求。不久前报上登了一条《何阳卖“点子”走俏》的新闻,很引人关注,不少人打听何阳是何许人,希望向他买“点子”。卖点子,就是搞信息服务。由此可见,信息市场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新疆日报》成为集体的何阳,岂不也  相似文献   

17.
名艺评论家肖云儒读《原野》(健涛、郗居正)后,写了一篇《原野上,好大一棵树》(《新闻知识》2003年第11期)。他根据《陕西日报》高级记原野的新闻实践,总结出原野是“重量级记”,写“重最级稿件”,表现出“重量级人格”,其秘笈足因为他仃双让人大开眼界的“新闻眼”,精力过人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从去年2月1日开始,襄樊日报在报纸一版上推出《记者走向(新闻报道)“空白村”》专栏.通过这种办专栏的方法,把记者赶下基层,写出了一批比较好的新闻特写:《买台拖拉机当年使》、《鱼跃温坪坝》、《红旗村里听抱怨》、《走进黄金谷》《植桑记》、《正是樱花烂漫时》、《张元村的捉鳖五兄弟》、《九皇山上种茶人》等.这些稿件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写作手法活泼,语言生动,短小精悍,一股新风扑面而来,很受读者欢迎关于办专栏的思考“抓作风,改文风,树新风”.去年刚开年,襄樊日报在新闻业务例会上提出1996年为“调查研究年”,要求新闻业务人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实干,转变作风,改变文风,树立新风.襄樊日报近两年各项事业发展很快,要保证新闻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有好的新闻工作作风和文风.但当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少数新闻从业人员作风不扎实,文风不朴实,采访不深入,满足于泡会场、抄材料,有利就上,无利就“让”,缺乏深入刻苦调查研究的精神,写出的稿件虽神内容正确,但是缺少新意,大话套话多,可看可不看.因此,报社把“抓作风,改文风,树新风”当作全年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去采访.通过新闻业务人员的集思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新闻     
西安出现“新闻招手停” 一辆写有醒目的“突发事、趣味事、颂新风、曝丑恶”字样的“新闻招手停”车,近日出现在西安街头。这辆“新闻招手停”车的主人是西安日报社的记者张波。张波是一位从事新闻摄影十多年的记者,为了能够及时赶到新闻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发现新闻,他萌发了创办“新闻招手停”的想法。在得到报社领导和交警支队的支持后,他用自己的积蓄和贷款买了一辆富康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据《中华新闻报》) 中外合编《国际日报· 中国新闻》在美出版 经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批准,由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协助美国《国际日报》…  相似文献   

20.
在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四川日报记者徐中成创作的《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获文字消息类一等奖.这篇作品是四川日报响应中宣部在全国媒体中推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中的重点稿件,是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翻越雪山深入偏远藏区抓到的“活鱼”,是一篇深化“三贴近”的新闻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