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华明 《父母必读》2012,(2):112-112
奶奶发现丹丹是个“斗鸡眼儿”。看东西的时候.丹丹的两个黑眼珠特别靠近。  相似文献   

2.
小丹丹     
丹丹今年五岁了。她长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两只灵巧的小手,可懂事哩! 有个星期天的上午,小丹丹正在家里洗自己的小手帕。“笃笃笃”,有人轻轻地敲门。小丹丹放下手帕,连蹦带跳地走到门口,小心地拉开了房门。敲门的是个拎着黑提包的叔叔。他笑嘻嘻地问丹丹:“爸爸在家吗?”“爸爸开会去了,妈妈去上班了,我在家值日。”丹丹歪着头,调皮地说。叔叔进了屋,丹丹赶忙搬来一张凳子。叔叔可乐了: “我姓李,你叫我李叔叔吧。你就是王厂长的宝贝——小丹丹吧?真懂事。”  相似文献   

3.
路畅 《内蒙古教育》2009,(17):17-17
每学期开学的时候,小学生的家长都会拥堵在校门口接送孩子,一些大众瞩目的名校更是拥堵不堪,以至于交通陷于瘫痪。在学校的铁门上,每到临近放学,就会有很多的家长扒着门往里望,如果能进入校园,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会扒着教室的玻璃往里望自己家的宝贝。我听到一位搞家庭教育的专家说,他每次看到校门口这样的景象,都觉得中国的家长特别不容易,尤其妈妈们的眼神很焦虑很可怜,这种扭曲的母爱事实上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网络上有句话:"元芳,你怎么看?"火到爆了!我细细对照了一下自己的生活。天哪!它不知什么时候早就在我身边定居了,只不过统一换成了:"丹丹,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5.
桃叶 《生活教育》2010,(1):76-77
我邻居的女儿丹丹,还在她刚刚学会比较流畅地说话的时候,问过我一个问题,令我印象深刻,永远都无法忘记,以至于从此以后也彻底改变了我对于言说或者倾听他人言说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一、爱心哺育,点燃心灵每个班上,都会有几个令老师印象深刻的学生。今年我班就有一个从外校转来的女学生——丹丹。在后来的接触中,我了解到由于丹丹从小不再父母身边,所以亲生父母对她很冷淡,只有姐姐在家的时候才能有片刻的温暖。自己虽然很努  相似文献   

7.
依凡 《高中生》2013,(13):8
妈妈,是您让我成为常开不败的何小药——何洁给妈妈的信亲爱的妈妈:见信好!作为您的宝贝闺女,我觉得没有谁比我更了解您了。我没出生的时候,时光特别优待您,没在您身上留下明显痕迹。看您年轻时候的照片,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期,我为我有如此美丽的妈妈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8.
假期的一天,丹丹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逛街。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别提多开心了!突然.丹丹发现有一截电线垂在半空中.随风摆来摆去。他们都跑过去站在下面看。  相似文献   

9.
配合单元: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幸福是什么》 [设计理念] 幸福是什么?如果用这个问题去问一万个人,肯定会有一万个不同的答案.因此,我们也就有一万个幸福的理由。幸福是一种感觉,来的时候悄无声息,离开的时候也不留痕迹.但你却能从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感受到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符新卷 《中小学电教》2009,(11):150-150
<正>一、爱心哺育,点燃心灵每个班上,都会有几个令老师印象深刻的学生。今年我班就有一个从外校转来的女学生——丹丹。在后来的接触中,我了解到由于丹丹从小不再父母身边,所以亲生父母对她很冷淡,只有姐姐在家的时候才能有片刻的温暖。自己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仍然不是很理想,而且又是借读生,花了  相似文献   

11.
丽儿是一个纤弱的女孩儿,瘦瘦的小小的,不像个高中生,极普通的长相,却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恐怕是得益于她时而清澈时而迷蒙的眼神吧,一种特别的感觉。认识丽儿,是在校园电视台的招聘活动中,纤细的她站在众多评委面前镇定自若,对答如流,只是当被问起最大的梦想是什么的时候,她顿了顿,忽闪忽闪的双眼似乎瞬间变幻了几种色彩,而后轻轻地说:“我想拥有一片蓝色的池塘……”丽儿的回答很特别,评委们都有同感,有人称赞与众不同,有人慨叹“少女情怀总是诗”,有人说文艺小说看多了,也有人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哗众取宠。我不置可否,只是隐隐觉得…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最大的快乐不是开心的大笑,而是在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而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几句话的点拔使其茅塞顿开,眼神中透出感激和信任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位妈妈对我说:“马老师,我感觉我特别失败。我儿子特别恨我们,他看我们的眼神特别凶狠。”我问:“你们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她说:“我们俩脾气都不好,孩子犯错误基本上都是惩罚,打骂一顿。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他写的日记,他说他希望我们早点死,长大了以后绝对会加倍地报复我们。”  相似文献   

14.
丹丹是个用心的妈妈,从孩子豆豆很小的时候起,她就注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堆习惯;经常和他在家玩游戏,边玩游戏边开发他的数学思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以下是丹丹和她弦子经常做的——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精巧的神秘盒子,他们把最心爱的宝贝放在这个盒子里:有个小女孩让喜欢的娃娃和项链一起睡在盒子里,有个小孩把一支舍不得用的钢笔收在盒子里……小米是个普通的男孩,他学习不好也不坏,个子不高也不矮,在孩子群里,他总是显得有些内向,只是安静地、腼腆地笑着。每次孩子们显示盒子里的宝贝的时候他都有些不知所措,他是那样地害羞,况且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宝贝要收  相似文献   

16.
丹丹爸带着丹丹从医院回来,手里提着一瓶人造补血药,进屋就对妻子说:“医生说,我们丹丹患的是缺铁性贫血病,这瓶药就是给孩子补血的,以后我要不在家,你可别忘了给她服药喽!”“好,知道了!”丹丹妈说,“孩子他爸,既然孩子贫血,我看还是给她订份牛奶,补充营养,作辅助治疗。”丹丹爸点点头。这以后,他们俩一个给孩子喂补血药,一个给孩子熬牛奶。心想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喂养和药物  相似文献   

17.
杨莉 《家教世界》2013,(9X):42-42
<正>"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在这优美的旋律中,让我联想起在幼儿中开展挫折教育带来的美好前景,进而坚定挫折教育的信心和决心。请先看三个不同国度的幼儿摔倒之后———一个美国幼儿摔倒了,母亲用鼓励的眼神说":宝贝,自己站起来!"  相似文献   

18.
我和孩子们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每每把这些小感动像宝贝一样珍藏时,我就感觉特别富有、特别幸福!  相似文献   

19.
正那时,我读高二,正是感情懵懂的时候。文理科分班后,我的新同桌是个男生,戴着厚厚的眼镜,笑起来有两个特别对称的酒窝。衣着干净清爽,看上去特别有精气神。他笑的时候我心里总有触电般的感觉。只是那感觉在一堂课之后便消失了。那是班主任李老师的数学课。只要是他的课,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当12岁的丹丹与他的同学山山一起玩的时候,山山忽然急切地用力吻她。丹丹向后缩着身子说道:“请不要这样。”她用力想脱开身去,但山山却把她的双臂牢牢地扳在身后,不肯放开。丹丹开始尖叫,山山终于沉着脸走开了。过后,山山在学校里到处宣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