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趁势,CTP市场发展也相当迅猛,CTP版材的需求量每年以较大的幅度递增2006年,中国境内已安装约1000台CTP系统。仅当全球CTP数量的3%,但中国的印刷企业却承担着全球约10%的印刷业务。因此,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CTP版材消耗市场。  相似文献   

2.
2007年对于国内CTP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据科印报告“CTP在中国之八”调查统计,截至2007年9月,国内CTP制版机保有量已达1049台,比上年增长323台,年度增幅达铂49%。这充分说明了国内CTP市场经过10余年的酝酿,已经步入了发展成熟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2003年7月,《数码印刷》杂志曾对国内CTP的安装量进行过统计,截至2003年5月,中国内地的CTP装机量为197台。今年7月《数码印刷》杂志又向各CTP供应商发函.再次统计了中国内地的CTP安装量。本次调查我们只统计了安装数量,并未涉及地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截至2004在5月底,中国内地的CTP装机量已达到333台,一年的时间增加了136台,增长率为69.4%(见表1)。  相似文献   

4.
国内前两三年,每年安装CTP的数量也不过200台左右,和爱克发、网屏、柯达、富士胶片等CTP大供应商一年在全球售出近2000台的市场规模相比,不过十分之一而已,为何全世界大供货商都把中国当成CTP最后的决战场?难道只是为了中国还有几万家印刷厂没有CTP这种长期展望的乐观理由吗?  相似文献   

5.
《电子出版》2002,(9):19-19
香港印刷企业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的步伐正在加速。1998年中,全港只有5台CTP的安装量,但至2002年2月止,此数字已多至40台,增长超过8倍,其中约有半数是于2001年安装的。虽然在这段期间,香港遭受金融风暴冲击,经济仍未好转,经营环境仍十分困难。但CTP版材价格持续下降,数码打稿效果日趋成熟,加上已经安装CTP的印刷企业,在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落幕的drupa2008上,自1995年起便大放异彩的CTP技术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强劲势头。参展的CTP设备仍然很多,技术改进也不少见,然而CTP不再是业界瞩目的焦点。本届drupe的别名很多——“喷墨drupa”、iTdrupa、“软件drupa”,但没有人称之为“CTPdrupa”。CTP技术在drupa2008上的“落寞”并不意外,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发展,CTP技术已经从充满新奇与“尖叫“的市场引入期步入成熟期,因此drupa2008或许可以被视作CTP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走向成熟与普及的一个标志。在我国.CTP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7年9月,国内CTP设备保有量达到1049台.年增长率高达445%。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印刷业出现繁荣昌盛的局面.特别是新技术CTP意味着又一次印刷业革命的到来。1994年.原克里奥公司推出的可见激光CTP设备Platesetter 3244和配套的Hoechst N90印版标志着CTP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成为可以实际应用的产业技术。drupa 1995则拉开了CTP技术发展.应用和竞争的序幕。10年来.随着国际CTP技术的成熟,中国CTP市场由混沌到清晰.由起步到发展.经历了一个略显漫长而又稳步向前的成长历程。中国的CTP从2001年的61套增加到514套.热敏系统占了350套左右.具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8.
CTP技术诞生已经10多年.在西方发达国家.CTP技术已经日渐成为印前制版领域的首选,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但是.CTP技术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推广应用多多少少还是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总结起来CTP技术在中国内地应用的阻碍主要来自设备、耗材、应用习惯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业印前系统自从激光照排系统应用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已全面进入数字化彩色印前时代。随着CTP技术(计算机直接制版)的不断发展,再过5—10年左右的时间将进入CTP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中国印刷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对富士星光来说也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得益于在对市场环境、特点和发展阶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广泛应用.同时借助富士胶片强大的技术支持体系和以上海、深圳、北京为中心的覆盖全国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富土星光在CTP设备和版材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即将过去的年里,紫激光CTP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和应用,版材销量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11.
去年在美国举办的Graph Expo和今年在德国举办的Drupa展览会充分展示了商业印刷CTP市场的现状,从中也可以看出CTP的发展趋势。总的说来.上述两个展览会展出的创新产品并不多,许多厂商只是为其产品增加了自动上版装置,或者提升了激光功率水平(可提高成像速度)。此外,免冲洗版材更引人注目。如今,紫激光CTP已发展成熟.达到两年前热敏CTP曾经达到的水平,形成热敏CTP与紫激光CTP在竞争中共存的局面。业内资深CTP专家Mlchael MitteIhaus在《Seybold》杂志上发表文章,预测未来4年CTP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CTP技术的发展将有重大的改变,未来销售及安装的大多数CTP系统将是非热敏型CTP,紫激光CTP将与CTcP系统并存。  相似文献   

12.
CTP进入中国市场近十年来,一直是进口CTP供应商上演市场争夺战,虽然国产CTP设备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引来国人无数次期待的目光,最终却是多个国产CTP项目胎死腹中。多年来国产CTP设备一直处于有雷声无雨点的状态,几经大浪淘沙,适者生存.2007年国产CTP终于有了实际性进展,业界已能感受到国产CTP的晴天。  相似文献   

13.
去年.崭新电子报(http://www.brainnew.com.tw)统计了台湾2003年4月以前CTP使用的数量,共计安装了100台CTP直接制版机。今年再统计2004年4月30日以前台湾CTP安装的数量时,发现尽管台湾连续的不景气和去年非典型性肺炎的袭击。12个月来CTP的应用还是增长了32%。以下是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CTP)如今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目前为止市场的选择明确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商业、包装以及直接印刷选择的都是热敏成像技术;报业则是光敏和热敏对半。从全球逐步上升的装机量来看,热敏的增速明显高于光敏。当然光敏CTP由于长期积累以及早期的安装量,仍然占相当市场份额(欧洲为主)。  相似文献   

15.
CTP印版是目前国内外印刷业关注的热门话题。国外有专家认为.到drupa2008.紫激光CTP将统治市场。无独有偶.英国著名的咨询专家迈克尔·米特豪斯曾在《德国印刷者》2004年第20期撰文论述CTP印版将改变发展方向.紫激光技术和喷墨系统将主宰CTP市场。而最近Luscher公司的专家对此发表不同的看法.认为免处理胶印版是CTP版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CTP及CTP版材     
从20世纪90年代,CTP进入中国市场以来,10多年的时间匆匆飞过.作为印刷生产数字化的代表技术和必然环节,CTP一直稳坐中国印刷业界最受关注新技术的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17.
CTP与照排机的市场发展趋势 到目前为止,全球CTP总安装量有3万多台,主要集中在印刷发达的北美、欧洲、日本等国家地区,这些地区几乎已有2~3年没有销售照排机的记录,甚至某些知名照排机的设备供应商已停止了设备生产。  相似文献   

18.
在做这个调查之前,有一位行业专家讲过的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如今讲CTP,再没有印刷企业问CTP是什么,就好比市场上出现一件新产品,有一两个人跟我说这个产品如何,我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当有八九个人都与我谈论这个产品时,我肯定会去关注,进而会去跟用过的人了解,再后来可能就变成了购买者。相信CTP在国内普及及应用即将进入一个高峰阶段。”的确,在广东东莞的广印展上,有许多印刷企业在参展,现场调查表明,这些印刷企业绝大部分都有CTP,有的还不止一台。这样的情况让我们对CTP在国内的应用情况也抱有非常大的信心,对2007年中国CTP应用投资意向调查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9.
《电子出版》2002,(6):3-3
只消七年,计算机直接制版(CTP)已不再是什么先锋技术。现在,全球己经安装了几千台印版输出机,每年可产生几百万块成像印版。 早期的明显趋势是,只有大公司才率先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因为这些公司一般都有财力及人力资源以成立队伍,去评估此技术及采用此技术的各种方案。由于免除菲林及人工的成本,这些公司较能从采用CTP技术中获益。然而,现在亦有不少中小型印刷  相似文献   

20.
CTP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市场的适应及技术的逐渐成熟.正被越来越多的印厂所采用。而对于刚引入CTP系统的企业来说.有许多规划工作是需要提前进行的.文件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