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太湖流域的中华鳖太湖花鳖群体和太湖鳖群体的部分线粒体基因序列,包括16S rRNA、12S rRNA、细胞色素b(Cytb)和D-loop区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华鳖太湖花鳖群体和太湖鳖群体的16S rRNA、12S rRNA、Cytb和D-loop区部分基因序列比对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97.33%,98.19%,97.34%,98.83%和0.023,0.026,0.026,0.022.结果表明:中华鳖太湖花鳖群体和太湖鳖群体亲缘关系较近,没有达到种间差异,但两者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达到亚种分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1我国主要流域水污染概况 “九五”期间,国家开展了“三河三湖”的水污染治理,使淮河、太湖等流域水污染得到了一定控制,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流域的水污染并未得到有效遏制。2000年统计结果表明:七大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58%的断面为Ⅲ类水质,22%断面为Ⅳ类水质,20%断面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各流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流域水污染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3.
佛教文化于晋代就已传入太湖。自二祖慧可来到太湖,禅宗就在这里生根发芽,直至发展壮大,并且形成具有中华特色的禅文化。唐宋时期,由于政府支持和周边民众的布施,太湖地区佛教发展比较兴盛。禅宗在太湖的传播和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太湖浮游植物与富营养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流域包括无锡、苏州、湖州等 38个市县 ,相连通河流计 2 2 0多条 ,面积为2 4 2 8平方公里 ,平均深度为 1 .89米 ,最大深度 2 .6米 ,湖泊总蓄水量 4.43× 1 0 9立方米 ,为一典型的浅碟形湖泊。从九七年暑假起 ,本人陆续参与了无锡市环境监测总站对太湖水质的监测工作 ,参与了部分工作 ,现将太湖中的浮游植物和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作一小结。1 浮游植物分析1 .1 以浮游藻类作为生物监测、评价水质污染和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 ,国内外均已普遍采用。太湖中浮游藻类共发现 97个种别 (根据定量样品 ,未鉴定到种的也按 1…  相似文献   

5.
严重的水质污染导致太湖蓝藻于近期大面积暴发. 江苏省环保检查组日前在太湖宜兴、武进一带巡视时发现:沿太湖明珠大堤的水域形成了长数十公里、宽约50米的蓝藻带.在蓝藻集中区域,湖面呈浓重绿色,散发着强烈的腥臭味.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视角下的“太湖蓝藻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湖蓝藻大面积污染事件及其处理回顾,阐述了中央与当地各级政府处理环境保护突发问题的重大措施与宝贵经验."后蓝藻时代"的综合治理,必须进行"生态补课",实行有偿排污,通过创新环保运营机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公共行政、经济增长、道德规范在环境与社会互相关系中的作用.而加强环保行政的自身建设和自身管理,以及确立环保责任制是"太湖蓝藻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给与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苕溪流域经济圈,作为一种次流域经济,形成于六朝时期,以吴兴郡的设立为标志,本文以人口集聚为动力,以农田水利建设为基线,系统地分析了六朝时期苕溪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研究,一方面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历史时期区域经济形成中水利建设的地位。苕溪流域经济作为一种次流域经济圈,它的形成与发展,对当代小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太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问题既是我国面临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也承载了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等重要的生态学概念。在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的教学设计中,通过探究太湖蓝细菌和藻类生长的磷营养盐阈值,探讨太湖水华的现状和防治措施,引导学生形成种群概念体系,发展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9.
结合太湖流域的跨区域性,认为该区域的生态补偿在理论和现实方面均存在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如缺乏跨区域的生态补偿理论,区域间存在利益冲突、补偿责任、补偿标准、模式的界定等。从当前现状出发,提出应先界定好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主体,解决一些跨区域流域内的科技难题,为科学建立生态补偿方法打下基础,最后提出了一些生态补偿政策方面的建议如:建立一个跨区域的生态补偿管理平台;加快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沅水流域是沟通西南经济圈和长江中下游经济圈的重要纽带,明清时期沅水流域沿岸发展了众多的商贸城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沅水流域的商业重镇洪江古商城为重点考察对象,从商贸城镇的布局、商业业态的分布、会馆行会的设置、吃亏是福的商道等方面从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层面对沅水流域水运商业文化进行了解析,认为沅水流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贸易体系和明晰的商业脉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运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11.
西塘寻梦     
西塘,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江南水乡女子,静静地横卧在浙江嘉善太湖东南流域的水网地带,展露着自己令人心醉的绝妙风姿。她激动着多少人的思潮,引动着多少人的遐想,更牵动着多少人的梦境!西塘寻梦,便是我新千年第一个春天的夙愿。  相似文献   

12.
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江南岸的主体部分,习惯上称它为苏南平原或江南平原。这里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湖泊众多,水渠成网,是我国有名的粮食和淡水鱼重要基地,因此早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又因河塘浦港湖荡汊渠息息相通,密如蜘网,因而又有“水乡泽国”之称。太湖流域的形成,河湖的众多,都与长江有关。古长江自安徽入江苏,并非象今天从南京城北侧而过,而是从南京城偏南的地方折向东南行。南京雨花台的砾石层,即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特别是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巳经成为制约全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流域水环境治理有成效的国家,已经开始通过税收政策来抑制流域水污染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然而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中还没有形成专有的流域水污染方面的税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流域水环境税制进行适当调整.本文试从分析我国流域水环境的现状着手,进行税收政策引入流域治理的效应分析,提出在我国征收流域水环境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诸暨市为绍兴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浙江东部偏北,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东会稽山西麓、钱塘江流域中段.诸暨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见<中国语言地图集·吴语图>),诸暨市现辖27个乡镇街道.原城关镇暨阳街道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方言可以作为诸暨方言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在山明水秀的太湖冲积平原上,从古老的原始社会开始,一种具有区域特色的人类文化,悄然形成,商代晚期,生活于陕西渭水流域的周族弟兄泰伯、仲雍,挟中原文化南来,进入了这一文化母体复盖的区域,建立勾吴。在六百年左右的历程中,发展成为春秋时期号称五霸之一的强大吴国。它的灿烂文明,在我国东南地区,闪烁出特有的光采,终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又一重要基因。历史学家把这一区域文化,与钱塘江流域的越文化,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对应,称之为吴文化。 (一)“吴文化”概念的新探讨“吴文化”这一概念,久久说不清。一种说法是:吴文化就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吴国特色文化。然而,吴国终究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的边界线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北至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太湖新银鱼的生物学特征和塌陷区水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得出塌陷区水域移植太湖新银鱼是可行的。通过研究太湖新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和塌陷区水域水质生态情况,总结设计出了一套塌陷区水域的太湖新银鱼的移植技术方案。并在流程上解决了太湖新银鱼在塌陷区水域移植的水域选择问题、受精卵孵化问题、饵料供应问题等。为太湖新银鱼在相关塌陷区水域移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太湖,我的家     
我生在太湖边,太湖的湖光山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小时候,我爱钻到爷爷的怀里昕爷爷讲太湖。爷爷总是说:“咱们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太湖边,都是喝太湖水长大的。太湖的水最甜,西山的瓜果月月飘香,这儿是苏州的花果山;太湖的水最肥,东山的庄稼年年丰收,这儿是苏州的大粮仓。”  相似文献   

18.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水下有红菱哪……”小的时候常听到这首歌,美丽的太湖印在我的心中。和无锡一场意外的邂逅,让我亲身体会了风光秀丽的太湖,震撼的灵山大佛,惠山天下第二泉,小巧精致的蠡湖……我想,我爱上了无锡这座城。  相似文献   

19.
刘秀丽 《教师》2011,(34):126-127
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特殊历史时期,许多文人画家避入山林,潜心修学创作。倪瓒隐居于太湖,日日与湖光美景为伴,细心观察与写生,根据太湖的环境创造了新的“一河两岸”平远构图法,用疏简的笔法描绘疏林、浅滩、远山,营造出平淡清旷的山水境界。他突破了前人以实物来进行创作的传统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观念,最终成为“元四...  相似文献   

20.
王船信仰是明清以降盛行于闽台地区的一种宗教民俗活动,至今仍为台湾南部地区民众所信奉。据研究表明,台湾当地王船信仰辐射圈大抵可划分为六大区域:曾文溪流域、八掌溪流域、朴子溪流域、二仁溪流域、东港溪流域、金门·澎湖等离岛。这些信仰区域在长期传承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并得以保存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