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一、问题的提出(一)戏剧单元教学实际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高中课本中有两个单元的戏剧。这个分类虽以"戏剧"为目录,但其呈现给学生的只是戏剧文本。戏剧与戏剧文本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如何让语文教学的特性在"戏剧"中体现?如何使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情趣在"戏剧"中融注贯通?如何让生活冲突与"戏剧"的矛盾冲突得到一个统一的辩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把握  相似文献   

2.
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实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我们要鉴赏的戏剧作品具有双重性,既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又可以让读者阅读的剧本。对这一具有双重身份的戏剧作品,我们该如何来鉴赏呢?一、鉴赏高度集中的戏剧冲突常言道:“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就是说戏剧冲突是戏剧的基本要素。因此,我们在鉴赏戏剧时,把握好矛盾冲突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剧本中的矛盾冲突是多样的,有人物之间的矛盾,人物自身的矛盾,甚至是人与环境的矛盾。所以,我们鉴赏戏剧中的矛盾冲突,首先要抓…  相似文献   

3.
戏剧是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很多优秀的中外戏剧作品感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了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初高中的语文课本中,选入了一些优秀的中外戏剧篇目,其目的是让中学生在此阶段感受戏剧的魅力,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4.
“华文戏剧”观念意蕴深厚,它使新世纪民族戏剧获得新内涵,也以华人戏剧一体化探索的独异性,显示出戏剧文化史观的突破。尽管它当年的命名是仓促的、带有某些权宜性,但是,它表明在90年代市场化带来的艺术乱象中,戏剧人最先预感到了全球化思潮涌动带来的文化变局,断然开始破茧而出,尝试区域的、跨界的联合、联制,逐步在确立一种真正国族戏剧的视角。“华文戏剧”以若水的流动性,冲破历史冻土层,撬开各中华文化遮蔽区的疆界,追求着戏剧观念、美学、艺术和方法的鲜活流动,多地分享,它所建构的是一种动态选择的有可能与“世界戏剧”重叠的全新的“文化戏剧”,其三个最具价值和最具有标识性的特征是:由多地性、多音性聚合的和声形态;华人故事的世界表达;呼唤和生成强烈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应该以一种动态的、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因为它是一种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因此,我们需要对语文的教学进行改革。众所周知,戏剧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它能够把人们的生活展现的方式多样化。我们希望把一些戏剧元素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这样将会使阅读教学变得丰富多样化,使孩子们学习到戏剧的同时,也提升对儿童阅读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幼儿戏剧的特点与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戏剧是戏剧的一种。它具有一般戏剧的性质、特点,又有自己独特之处。孩子爱看戏,也爱演戏,戏剧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教师,怎样依据戏剧的特点和幼儿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教育呢?本文就此谈些看法。一、了解幼儿戏剧的性质与作用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汇了文学、音乐和美术等艺术因素,通过直观的舞台形象反映生活,给人们以教育。幼儿戏剧是以幼儿为对象的,他们往往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所以有人认为,幼儿戏剧是经过组织训练和艺术加工后的高级游戏,这不无道理。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  相似文献   

7.
<正>在古代戏剧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看似悲剧却有着大团圆结局的现象。那么,这类作品是悲剧还是喜剧呢?笔者认为,这类作品仍旧属于悲剧。这种现象是我国汉民族社会、历史条件独特性的反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中国悲剧理论到了晚清时期才在部分文论中出现。从悲剧理论引入中国以来,很多学者都开始对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进行研究,但是很多对它持怀  相似文献   

8.
袁丽 《现代教育》2021,(2):61-64
将戏剧元素融入统编版小学语文叙事文教学中,主要是借助戏剧游戏、角色扮演和戏剧范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探究、肢体运用、认知行为、情绪管理、多元智能等方面的能力予以协助提升,从而提高学生表达、情感、沟通及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达成阅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表演素养,而是借助它的“趣味性”“体验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特性和价值,注重引导学生在戏剧活动中去想象、去扮演、去体验、去学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戏剧元素,使学科教学与课本剧实践这两条路径在相互依存、互补共生中发挥作用,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之余,为语文教学带来艺术与人文的向度升华与拓展。  相似文献   

9.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进行戏剧的鉴赏学习。如何进行戏剧鉴赏教学是教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实践的重要问题。戏剧鉴赏的内容层面需要重视戏剧鉴赏的基础起点,把握戏剧的核心要素;重视鉴赏戏剧的艺术特征,把握戏剧最本质的特点;戏剧鉴赏的方法操作层面需要重视戏剧鉴赏的课堂教学,把握戏剧鉴赏教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育长期处于平面化教学模式中,即教师通过书面形式、文字形式或语言形式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学生的知识来源非常单一,教师的静态化教学很难引起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法实现学生积极性的有效调动。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知识是学生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它既是中国人交流及沟通的主要工具,也记载和传承着中国文化与艺术。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充分利用了语言、音乐和表演等多种表达方式向我们传递情感,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教育戏剧是基于戏剧艺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教育形式,用非常直观的戏剧表演向学生们传递知识,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并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本文主要对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一般意义上的戏剧文学,指供表演使用的剧本。这里所说的戏剧的鉴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鉴赏。其鉴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反复阅读剧本阅读剧本是整个戏剧鉴赏中最基础的工作。因为戏剧是不能在演出过程中停下来让我们细加品尝的,所以借助剧本特别重要,它对进一步了解剧情,体会戏剧艺术很有帮助。阅读剧本,首先要理清剧本结构。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理清了剧本结构,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剧本的内容。其次要了解剧中人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戏剧艺术是人类文化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它有着电影、电视无法拥有的独特魅力。戏剧在俄罗斯有着悠久的历史,俄罗斯作为戏剧艺术的沃土所散发出的文化热情和底蕴值得我们注目和思考。本文简述俄罗斯戏剧发展历史,对中俄戏剧发展现状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13.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高中教材中的戏剧,大多是从长篇戏剧中节选的,如何让学生在整部戏剧的视野下审视选文,如何加深学生对戏剧的了解,培养学生感知鉴赏戏剧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其中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14.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高中教材中的戏剧,大多是从长篇戏剧中节选的,如何让学生在整部戏剧的视野下审视选文,如何加深学生对戏剧的了解,培养学生感知鉴赏戏剧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其中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且成果斐然。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新课程改革板块化现象严重,各个板块明显存在冷热不均的情况,如诗歌教学、作文教学已然成为热板,而有些板块却应者寥寥,比如,戏剧教学。戏剧教学到底怎么了?造成戏剧教学日渐式微的原因又有哪些呢?我们又可以为戏剧教学的改革做些什么呢?这都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深入思考。一、戏剧教学的现状1.戏剧教学边缘化这种边缘化自上而下,体现在方方面面,而最关键的表现就在于教材编排方面的弱化。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五册必修教材共计二十个单元,而戏剧只有一个单元,仅仅《窦娥冤》《雷雨》和《哈姆雷特》三篇课文,无法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让人遗憾的艺术,每节课从授课和学生获取知识的情况来看,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也有许多缺憾和失败之处。尤其是初一课改实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其教法较难把握。若能在课后及时反思、剖析,以记促思,以思促教,对我们科学把握教材,了解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搞好课改实验课的教学,无疑将是有益的。 那么,怎样写教后记?教后记主要记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戏剧这一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教师要借助教材,展开话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通过专题讲座,整合课程,学演结合,激发兴趣,渗透艺术,引领学生走进戏剧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杜茂进 《语文天地》2012,(11):17-18
高中语文第四册共有两个戏剧单元,可以分为中国当代戏剧、中国古代戏曲和外国戏剧,这些作品都是品位极高的戏剧名作。然而,越是名作越不容易讲授,怎样才能完成这一戏剧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好戏剧,做到以情动人,以意感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能不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听课者变为主动的表演者,变课堂为舞台,寓教育教学于娱乐之...  相似文献   

19.
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有戏剧文学这一单元,课文有《雷雨》、《威尼斯商人》、《龙须沟》、《窦娥冤》,还有语文知识《谈谈戏剧》。大家对这类教材感到很棘手,不知如何教才好。怎样才能上好这类教材呢?我的体会是,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正确理解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由于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就给戏剧文学——也就是剧本,提出了独特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为什么会产生诗歌?那是来自心灵的震荡。我们为外物的景、人或事所感,一种无法阻止的汹涌澎湃的情感在我们心中酝酿、发酵,如此我们"发言为诗",如此我们抑制不住地要歌唱、舞蹈。所以,诗歌是来自人类灵魂最纯粹、最美丽的语言。然而现在,"最美丽"的古诗词却吸引不了学生,反而成为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既要探寻造成它的原因,又要重新去寻找古诗词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