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英雄,是一位影响世界历史的伟大人物,然而众多的文艺作品包括电影艺术所塑造的成吉思汗形象多数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笔者分析了电影《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苍狼:征服到地与海的尽头》、《蒙古王》中成吉思汗形象的塑造,应本着"尊重历史,挖掘内涵"的原则,在银幕上全面真实地表现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与之相对应的草原文化和游牧民族的精神内涵也必将在银幕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2.
史学界究竟怎样评价历史人物成吉思汗的千秋功罪,这不属于本文探讨的问題。但是,研究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必须探讨成吉思汗的形象。成吉思汗是《青史演义》里的主要人物,作者用五十九回的篇幅来描写成吉思汗一生的戎马生活,渗透了作  相似文献   

3.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第一次大规模地将成吉思汗家族的形象以一个群体的方式写进作品,并赋予这些形象较多正面意义。小说中的描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历史上以成吉思汗家族人物为代表的蒙古族群的想象,将一些美好的理想寄托在这个上升阶段的民族身上。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观,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民族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成吉思汗八白室系列丛书——新校勘《成吉思汗金书》、《成吉思汗八白室》、《成吉思汗八白室与鄂尔多斯人》陆续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成吉思汗‘金书’》(蒙古文 ) ,570页 ,80万字。全书共由五个部分组成 ,即序言、上卷、下卷、蓝本卷、附卷。序言简要地叙述了成吉思汗八白室的组建及制定祭奠和《金书》问世的经过 ,并且着重阐述了对《金书》进行重新校勘的目的、方法和原则等。上卷为新校勘《金书》。下卷选入了在鄂尔多斯地区安放祭祀的与成吉思汗有关历史人物的苏勒德(旗 )和白室祭奠文篇等。蓝本卷以整文收入新校勘《金书》…  相似文献   

5.
当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价值被多元、深入地重新发掘与体认之际,成吉思汗及其所代表的蒙古民族再度成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热点。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有关成吉思汗的专著开始不断涌现。大陆、台湾等各地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多种成吉思汗传记作品。从事不同学术领域研究、不同国籍的学者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密切关注着成吉思汗及蒙元文化的特性,相关文学或学术专著层出不穷。目前,这一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专著已达数十种之多,马冀先生的《成吉思汗评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部典型的男子汉文学,《三国演义》写在朝的帝王将相,《水浒传》写在野的英雄豪杰,两部小说让男人扬眉吐气,把男人的辉煌写到了极至。对女人来说却是历史的倒退,书中描写的女性形象是父系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是对父系文化最主动、最愚昧、最痴白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下称《两匹骏马》)是蒙古族一篇民间文学作品。这篇作品,在源远流长的蒙古族文学史上,以其内容的丰富、形象的生动、民族特色的鲜明而堪称一篇鲜见的上乘佳作。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群以儒家哲学为行为标准的三国英雄,如蜀国“仁义忠勇”的英雄——诸葛亮、关羽等.《希腊神话》描绘了以崇尚美、智慧、竞争和个人自由为主流哲学价值观的古希腊英雄诸神,如以宙斯为首的十二主神.分别以《三国演义》和《希腊神话》中的忠义主义民族英雄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为例,主要从哲学角度比较分析中希“民族英雄忠义主义”所蕴含的相似和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电影积极参与了现代新女性形象的构建,从《三个摩登女性》《新女性》《丽人行》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电影看来,中国现代电影从外在形象、婚恋家庭、社会工作及思想意识、成长土壤等角度入手构建了现代新女性形象。这些新女性形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在他戎马生涯的前半生中,他致力于蒙古高原的统一事业,为元朝大一统版图的实现,祖国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融合,奠定了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电影《成吉思汗》(一、二集)以宏伟的气势,悲壮  相似文献   

11.
【导读】房龙(1882—1944),荷裔美籍通俗作家,在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都有著述,主要著作有:《人类的故事》《文明的开端》《圣经的故事》《房龙地理》(又名《人类的家园》)《宽容》等。他叙述历史文化的立足点,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超越了地区、宗教、党派和种族的偏见,反对任何形式的狭隘,包括那种为了本民族形象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北朝民歌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中原和广阔的北方边境生活的历史见证,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形象反映。其中,《木兰涛》就蕴含了不少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3.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展现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全貌的"百科全书",共包含90多部独立而有联系的小说。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塑造了不同的上层妇女形象,本文对贤良型、弃妇型和反抗型的上层妇女形象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揭示女性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14.
母亲形象是文学画廊里的永恒主题,20世纪四十年代,巴金在《寒夜》和《憩园》中塑造了形态各异的母亲形象,这些女性处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时期,在各自为人母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不同于传统女性所经历的母性困境。  相似文献   

15.
越王勾践的形象在《国语》和《史记》中都非常鲜明生动,两书通过叙述勾践复国灭吴的历史大事,表现了他礼贤下士、发愤图强、忍辱负重的政治家风采。而《史记》增加了勾践卧薪尝胆、滥杀功臣等在别的史书中没有的情节,使勾践的形象更加立体、丰富。  相似文献   

16.
宗璞的《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普遍赞扬,并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精心安排的"南渡"、"东藏"、"西征"不仅意味着这部小说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地理观念,而且背后表征着中外政治文化冲突而带来的具体历史事件。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小说背后的诸多异国形象,也就成为其题中之义。小说文本是抗战历史的真实缩影,也折射出宗璞独特的文化视角,进而展现出作者对文化中的"他者"与"自我"的反思。因此,本文将尝试对以上三部作品中的日本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作家创作与宏观文化观念之间的纠葛。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读书界,余秋雨无疑已经成了“文化苦旅”的最佳形象体现者。毕竟早在十几年前,他就辞去官职走出书斋,开始了一个人的大地之旅和思想之旅,并很快掘取了梦想中的“第一桶金”,同时也与其他同行者首次拉开了前所未有的“距离”。 无论是先前的一卷《文化苦旅》,还是随后的一册《文明的碎片》,余秋雨都是以大地旅行者和大地热爱者的形象出现的。他凭借着对山水风物和人文风景的倾心观照与独到理解,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适时澄明文化人格与文化良知。对此,一些人的善意“担忧”显得多余,一些人的有意“诋毁”也显得…  相似文献   

18.
陈靖姑做为小说人物,在《闽都别记》中以三教合一、福建本土化、多功能、实用性女神为外化形象,在她由人而神的一生中,突显了儒家以求“善”为价值判断的内孕精神。这是下层民众俗文化意识的折射,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福建地域面貌和民间信仰心态,同时也体现了明代以来神魔小说对陈靖姑形象塑造的文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井上靖所写的《苍狼》既是成吉思汗的传记小说,也是以成吉思汗为中心的蒙古民族的崛起史,同时作为文学作品,也是成吉思汗精神世界。本论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作者所理解的成吉思汗及其不竭的征服欲,并与井上靖的生平相结合,进一步分析了井上靖笔下的成吉思汗征服欲的根源。本论认为,井上靖与其笔下的成吉思汗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小说《苍狼》这部作品中,可以从成吉思汗的身上看到井上靖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弃妇是男权中心文化的历史见证.《诗经》里记录了男权中心文化将思妇沦为弃妇的全过程,甚至可以说,《诗经》是男性无条件征服女性的文学记载.弃妇的形象并不是单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一种模样,而是由众多篇章组合起来演绎出的一个有机整体.弃妇的形象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弃妇被弃前后在家庭角色中所表现出的品格;二是被弃后对此一命运的态度;三是社会对弃妇本身态度的评价.这三个层面结合起来,在文学史上构成了完整的弃妇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