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化资源大国并不意味着是文化创意产业大围,而后者往往将前者的传统文化巧妙包装后反销往该国,取得经济上的巨大利润。英美日等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环境都不堪相同,因此其文化创意产业也各有特色,但其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要解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必须优化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养创意人才,加速科技进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2.
当代齐鲁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文化品牌建设应积极顺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潮流,实现从单纯依赖物质、地理、名胜、生物资源的传统文化产业模式向偏重精神资源开发、文化创意、高科技的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模式转变。目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等因素正制约着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以,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文化自身的瓶颈问题,而充分利用网络传媒技术加大地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开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因素,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不仅远远超越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层面发展的意义,而且颠覆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文化强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鼓励、倡导文化创意产业。诸多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出口已经超过汽车、钢铁、计算机等传统优势产业。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我国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国,却是文化产业相对弱势国家。随着"文化"的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的更加突出,文化产业也成为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4.
赵星 《考试周刊》2012,(64):160-160
设计教育与创意产业相结合是大趋势.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文化创意产业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成为全球创意产业成长速度较快的一个国家。与文化市场的逐步建立相适应,中原地区一大批高校的设计教育也初具规模,但是培养的人才却对市场和工作不太适应.设计产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也进入瓶颈期。  相似文献   

5.
目前,境外文化产品充斥国内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长此以往,外国生产商将垄断国内文化市场,我国也将沦为文化贸易的逆差大国。同时,中国消费者在不断消费外来文化产品时,不断受其的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使之弱化了民族主体性。在此背景下,该文提出文化生产力的两项职能,并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在科技创新和彰显民族主体性两方面的现状,最后提出发展我国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外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应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大其以人为本的社会效益。让其在创意文化反映民情、民意角度,在带动社会正能量角度,在提供长久文化造福子孙角度,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角度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为大众服务的热情和力量。在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方面,采取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开拓市场和建立品牌等措施使文化创意产业在服务我国人民的基础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创意产业是一种"文化+创意=财富"的产业类型。文化在创意产业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形中为中国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创意产业中的传统文化传播呈现出哪些鲜明的特点呢?从传播学、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媒介化、市场化和强制性的特性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的市场基础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对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市场基础进行分析,探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分为政府引导、文化创意企业聚集、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公共休闲空间5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福建传统文化资源及创意产业相关资源的分析与梳理,探讨利用福建民间工艺品等传统文化资源为闽台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新思路;阐明将现代设计与福建传统工艺技艺文化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途径,从而构建闽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运用台湾较为成熟的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牵手福建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必将形成双赢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0.
王永晖 《留学生》2010,(2):60-60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一种世界风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需要海归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必须以文化创意的视角去审视文化产业,使“文化”与“经济”、“科技”相结合。对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民族文化从传统的、单一的保护提升到文化创意的层面上来,有利于加快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认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环境下,辽宁省必须找寻新的软实力增长点,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契机,发挥独到的优势与潜力,改革自身发展局限,通过重视文化创意人才资本培育,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设,来展现文化基础,提升竞争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创意与产业三个要素,成功结合成"文化资本财"(cultural capital goods)。东势大茅埔客家庄的"东势客家美食生产合作社"之文化创意点子,就是合作社理事长刘桂心女士凝聚了庆东小区的客家妇女与外籍新娘的客家族群认同意识,结合了大埔腔客家文化、旅游与网络营销创意、改良的桂花美食产业等三个元素,将桂花妈妈的"桂花小铺"经营成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资本财"之文化创意产业机构。  相似文献   

14.
以科特勒教授的营销3.0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比分析"传播"与"营销"两大概念的联系,并经过论证指出,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的载体,做好传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营销将是推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一条新路。在此基础上,根据妈祖体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从定位、品牌、差异化三个方面对妈祖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以来,随着《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的颁布,文化创意产业被列入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然而,任何发展的动力都来自人才,当今时代的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不断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抓住文化强省大建设这一有利时机,推动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界定及发展模式,进而分析了政府引导型与传统文化保护型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结合邯郸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与特色,提出了邯郸市在依托自身优势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型与政府引导型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文化创意人才数量和质量都难以跟上产业发展的脚步。要满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局部措施,而要构建交互式的高校创新生态系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创新创意类人才培养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集文化性、原创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高端服务业,目前在我国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在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才和高新技术为支撑,在资本投入、传统文化挖掘的基础上充分激活创意产品的市场,需要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前提,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成为无界限产业,是因为其独特的价值创造机理,即:价值链的横向化增值、持续重复出新、获取异质竞争利润、促使产业转型从而创造新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新的机遇。作为文化的传统基因,需要不断地传承和保护,"非遗"类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各地文化创新发展的潮流。立足于皖北美术类"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非遗"类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针对性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以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的准确定位、政策引导、跨越发展,不仅需要实践的探索,更需要深入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指导。为了直观地展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中国知网(CNKI)2000-2014年的文献记录为数据源,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2004年前后,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逐步突破了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框架,迅速进入了一个文献爆炸的阶段。研究的内容逐步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分析转向与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结合。同时,结合这一知识谱系分析,对宁波儿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