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刊集萃     
我曾向一位从事哲学研究的中山大学老教授提出了个很俗气的问题:"何为幸福之道?"老人没直接回答我,却递给我这句话:"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将遇到三种人。一种是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2.
我认识一位老教授,带着五名研究生。按照规定,每名研究生每学期可报销二十元的买书费。有一次,老教授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报销书费这个制度不错哩……发票就可忠实地告诉我,我的学生这学期究竟读了些什么书……”。学期将尽,老教授把学生的发票拿来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原来在发票的“书名”一栏里,千篇一律,不是写着“新书”,就是写着“旧书”。老教授气得两手发抖,不断地重复:“岂有此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弹道专家、南京理工大学浦发教授于2002年8月与世长辞。在老教授去世后的第二个星期一,他女儿浦柯华捧着一个大盒子来到校档案馆。她说:“遵照爸爸临终的嘱托,现在我把它交给档案馆。”她把一道道绳子解开,盒子里第一页纸上是老教授的亲笔字:“本盒内关于各种弹丸的研究相册全部请交校信息档案中心……”这是浦发的临终绝笔。盒子里面有十多本图集,每一本都有记录名称、照片、说明、实验结果、设计思想……此时此刻,大家百感交集。浦教授女儿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泉涌而出,在场其他人眼睛也都湿润了,仿佛老教授就站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这是…  相似文献   

4.
教授读报     
《今传媒》1995,(1)
教授读报文军破破烂烂的门房里,半明半暗的墙角里,土墙上插了很木楔子,楔子上挂了个"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旧挂包.埋汰得目不心睹.这就是大门里唯一的老教授的信箱"。老教授每天下班以后,就在这里取自己的信件和书报,然后就站在这里,浏览一下当天的报纸.而后才回...  相似文献   

5.
怀化学院档案馆和易图境美术馆珍藏着该校退休老教授、著名国画大师易图境老先生的艺术作品和出版的作品集,这一做法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回顾易老作品收集进校的历程,我们对这位艺术老人更多的是敬意和感谢,对学校和学校老师为完成这一工作所做的努力更为钦佩. 专馆筹划与建设 国画大师易图境是怀化学院退休老教授,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怀化人,也是一位功成名就、德艺双馨的大家,是全国著名中国画写意花鸟画家,从事国画创作70余年.  相似文献   

6.
一本由老教授和科学家撰写的小书《科爷爷讲故事》,最近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老教授协会邀请资深专家学者为青少年撰写的首集科普读物。 《科爷爷讲故事》首集26篇作品,全部是出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和资深老教授老专家之手的新作,它立足于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富有情趣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作者在人生旅程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经历或科学见闻,用来启迪与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观念、思辨能力和探索真理的优良品格。同时它通过讲述古今中外的科学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钟允若同志在老教授协会学术会议上所作报告整理而成,由本刊编辑曹书贤同志整理 一、当前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 1、国内情况及预测 移动通信在我国发展异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图书馆上演了特殊的一幕,活跃在国内图书馆领域学术前沿的老专家、老教授却参加起遴选答辩、接受点评,他们为何参与答辩?又在竞争什么?  相似文献   

9.
张卓群 《浙江档案》2008,(12):36-37
2008年10月12日,浙江大学最长寿的一位的教师,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108岁的老教授陈鸿逵因病辞世,浙江大学失去了一位与之相伴时间最长的科学精英、人师楷模。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6日至10日,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研究所第六届学术年会在大连市召开。与会者一致认为,参加这个研究所的老领导、老教授、老学者、老专家所具有的肯于学习的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非常……  相似文献   

11.
记得是在 1994年秋天,厦门大学外语系的老教授孙迁带着一部厚厚的书稿找到了出版社。当我面对这位长期从事法语教学和翻译工作、已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翻译作品和论文的知名学者,面对他带来的这部历经十几个春秋并几易其稿的《新编汉法成语词典》书稿时,我不禁深深地为之感动。在与作者作了一番长谈之后,我对这部书稿的内容和成书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决心要尽自己最大力量编好这部分量颇重的书稿,并让它早日出版。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这位穷十几年精力而不悔的老教授,也才能问心无愧。   然而,此时我的心里仍不踏实,原因有二:其一是…  相似文献   

12.
9月15日,省档案局副局长齐丽华出席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召开的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并受谢波局长委托在会议开幕式上代表省档案局、省档案学会向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老领导、老教授、老专家致以诚挚问候。  相似文献   

13.
当你步入沈阳军区第三疗养院,便可看见神态呵掬、鲜活可爱的“三灵童”捧月的《童趣》。然而,谁人会料到它的作者竟是一位娇小瘦弱的女护士李敏。李敏,整天风风火火,有一股倔强的男人性格,她要想干的事非得干出一个样来。这不,她画画时,画获奖;她搞雕塑时,雕塑也获过奖。李敏是个事业型女子。1969年16岁的她,抱着青春的幻想,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军营。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敏学起了雕塑,并得到了沈阳鲁迅学院一位教授的热情指导。她被老教授那双神奇的手陶醉了,老教授被她的痴迷感动了,一点点向她传授雕塑艺术。没成想她干的那么着…  相似文献   

14.
2002年4月29日,甘肃通渭县档案馆迎来了建馆40余年来第一次珍贵档案捐赠仪式。81岁高龄的原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老教授陈守忠先生怀着对家乡故土的浓浓热情,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专程从兰州来到通渭,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清代档案一件和自己  相似文献   

15.
初看书名,以为是与新闻有关的严肃著作,翻了两页,发现完全是一本小品文集,出乎意料。书中关于时事的文章,态度很宽容,针砭得直接却温和。关于个人喜好的文章,更是体现了作者的气质——文人。作者董桥自小生活在南洋,说荷兰话,而后到台湾,再到香港,又在英国留过学。英语和粤语好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中文也能这样流畅熨帖,处处透出遗老的感觉,这是让我意外的第二点。香港媒体人古剑先生说董桥的书:"香港卖得,大陆卖得,台湾卖得。"此书的特点,正如董桥在此书《老教授那本小册子》一文中极力强调的:简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教授协会组织老教授老专家撰写的《科学家谈21世纪丛书》首卷《未来战争武器》一书,最近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由几位军事专家学者集体编写,国防大学崔长琦教授主编,是向广大青少年和兵器爱好者畅谈当代战争武器装备新发展的科普读物。 《未来战争武器》是《科学家谈21世纪丛书》率先出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联合发起的全国清史讨论会,于1982年9月17日至23日在北戴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63个单位的120多位史学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他们之中有不少著名的老教授老专家,也有许多知名的中青年清史专家和学者。这次学术讨论会主要有两项内容。第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大会主持人,同志们。出席今天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中,有来自我国最早成立图书馆学专业的武汉大学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有来自祖国南方的著名专家,以及来自首都的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的知名学者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汪长炳、钱亚新先生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不仅是江苏的,也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新闻战线在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业务研究方面,近一年来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于一月二十九日召开的北京市新闻学会第二届年会,收到新闻学术论文三十一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一年前召开的首届年会有所提高。这届年会的论文作者中,既有老专家,老学者,老教授,老编辑,老记者,又有  相似文献   

20.
千帆 《出版史料》2003,(3):26-33
迎“难”而上20世纪80年代。“买书难、卖书难、出书难”的呼声甚嚣尘上。小读者买不到心爱的课外读物;老教授摆地摊儿推销自己写的书;排好版的学术著作收不到订货数;多卷集必须成套征订的“行规”,使一些好书不能及时和读者见面……图书流通渠道不畅,发行体制改革的方针亟待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