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材内容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欣赏>第三单元第六课<战争与和平>.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必修美术鉴赏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历了近一年鉴赏课学习,已初步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美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阶段的美术课堂主要以鉴赏为主,美术鉴赏课不仅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一般的欣赏,而且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做出判断的能力,包括作品的艺术成就、美学价值及内在涵义等,要做到这些,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和知识。本文旨在从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与现状入手,思考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3.
美术鉴赏是运用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课五大系列中第一个系列,在高中美术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欣赏、鉴别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所以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具有重要意义.怎样上好美术鉴赏课?我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而且还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鉴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本文主要论述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搞好美术鉴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美术鉴赏中,感性认识是学生以视觉为主要方式与美术作品的直接感触。理性认识是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进一步理解。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其学习美术的能力。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析并总结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所谓美术鉴赏“三部曲”。是指在教学中分为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黄庭瑜 《师道》2011,(4):36-37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用眼睛欣赏美术作品。高中开设美术鉴赏必修科目后,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都得到综合提高,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起到独到的作用。美术作品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当学生面对这些作品时,怎样才能感受美术作品的的魅力呢?美术鉴赏课如何提高其综合效能呢?  相似文献   

7.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由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五个要素组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重视美术鉴赏的教学,可以丰富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也可以让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有效落地。美术鉴赏的前提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以及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联想、判断、体验等。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了感知之后,学生必然会对美术作品作出一定的评价,这是学生的审美判断过程;美术鉴赏的过程一定不只是学生的经验与美术作品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是学生带着一定的美学知识、美术文化鉴定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因此文化理解蕴含其中。  相似文献   

8.
杨斌 《时代教育》2006,(12):42-42
作为文化教育及审美教育的美术鉴赏课,是对学生进行认识美和评价美教育的专设课程。因此,上好美术鉴赏课不但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不是通过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因此,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也就是说,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通过美术鉴赏内容系列的学习,他们不仅能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在高中美术课上,我们教师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罗秀菊 《教师》2023,(34):63-65
美术鉴赏可以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提升审美能力。为高效开展课内外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文章作者以经验总结为主要研究方法,指出教师在基于美术鉴赏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既要结合课本明确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又要挣脱课本的束缚,提供让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平台,并对照教学案例提出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美术作品传授美术鉴赏方法,结合课外作品丰富学生美术鉴赏经验,通过关联美术作品与生活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审美元素的意识,借助跨学科活动开阔学生审美视野,通过引导学生构建美术鉴赏共同体提升其课外美术作品鉴赏深度等策略,从而增强美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高中美术鉴赏课是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了解美术学科各科的各个门类,通过鉴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  相似文献   

12.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学阶段是学生绘画知识与技能、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并正确引导,使学生不断提高鉴赏能力、精神修养和综合素质。一、美术作品欣赏分类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有令人称道的技巧,也具备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行鉴赏的。下面就从作品分类和欣赏角度两方面来论述。(一)美术作品分类  相似文献   

13.
徐俊杰 《广西教育》2013,(26):93-93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侧重于欣赏,学生主要从教师的讲解中了解作品、认识艺术家,很难与艺术家产生共鸣。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美术,从情感上理解作品,对美术作品产生深入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正>美术鉴赏就是对美的一切事物的欣赏,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现在作为普通高中的选修课,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修养,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体现高中美术教育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是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主要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活动,既包含对美术作品的形式、风格、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认识与理解,又包含对主题、题材等美术作品意蕴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美术鉴赏课在美术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怎样上好美术鉴赏课、怎样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美、怎样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是我们美术老师们共同的话题。笔者在长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中,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等方面作了一点研究与总结,希望能  相似文献   

16.
王其雄 《成才之路》2020,(2):120-121
美术欣赏教学要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综合信息时代特色,实现高效的信息输入;运用大量美术素材,让学生欣赏学习经典美术作品;开展操作性强的手工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设生活化情境,让美术欣赏教学充满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17.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程度。  相似文献   

18.
林利科 《科幻画报》2023,(4):273-274
美术鉴赏能够拉近学生和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赏析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背景、作者创作思想和美术作品的核心内容。以往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往往是对美术作品进行介绍,但介绍内容较为简单笼统,这使美术鉴赏教学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学生深度挖掘美术作品中的常识、文化与情感,对于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性,探索具体的路径,旨在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的美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是一门素质课,能够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生活品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够感染和熏陶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升华学生的精神气质。美术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话语和符号形式,能直观恒久地传递文化信息;通过美术作品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认识美的东西,吸收有价值的东西,学习美学理论,进行美术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人教版《美术(选修):美术鉴赏》作为美术教学教科书,对高中学生的审美实践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美术鉴赏课是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