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加分乱象丛生,使其逐渐偏离政策制定之初所追求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理念。高考加分政策逐渐异化为权势阶层子女获取高等教育资源的"敲门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异化为制造和加大东部、西部地区教育差距的"帮凶",高考加分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规范高考加分政策,提升政策的权威性;建立高考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积极推进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是对现行高考加分政策进行完善,使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初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灏 《广西教育》2014,(27):1-1
正2014年高考录取工作已趋近尾声,但河南、辽宁曝光的高考加分造假事件,使得"高考加分政策"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高考加分政策从高考制度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便如影随形,其初衷是为照顾特定群体、鼓励特长、表彰优秀。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得从宽录取"到"奥赛冠军",再到现在的"道德标兵",加分项目在政策更替中增减。目前,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14项,而各地自主制定的优惠政策多达192项。  相似文献   

3.
为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新一轮改革,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新高考加分政策大幅削减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引发广泛热议,公众认为大幅削减鼓励性加分项目有可能导致新的高考不公平。大幅削减甚至取消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将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特殊人才选拔、不利于高考招生公平。据此,提出高考鼓励性加分政策的调整策略:政策制定应发挥加分导向作用,政策执行应坚守人才选拔初衷,政策监督应完善监督制约体系。  相似文献   

4.
谭敏 《教育》2015,(1):15
谭敏在2014年12月18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备受关注的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新政终于"揭开面纱"。近日,教育部对外正式发布了《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近年来,所有的高考改革举措,无一不是为了公平。加分和自主招生政策,一直是高考的焦点问题。此次明确取消所有的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了"烈士子女"等5类扶持性加分项目,不仅是对民意的有效回应,也是对高考的纠偏之举。要知道,高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据9月5日人民网)高考加分政策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从最初的"根正苗红"加分,到"奥数小能手""X级运动员""道德标兵"加分,再到各地出台"土政策"加分,一路走来,高考加分乱象丛生。作为一项临时性的、照顾性机制,加分政策在弥补高校招生制  相似文献   

6.
叶铁桥 《山东教育》2006,(12):61-61
2006年年初,教育部公布了调整后的高考加分政策,十多个条目涉及数十个类别。按照规定,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制定出的地区高考加分项目不能超出教育部规定的范吲。不过,各地区的招生委员会也有权制定本地区的政策性高考加分政策(加分仅在本地区认可)。因此,打开各地区的招生考试踟,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加分政策旱现出“大项基本一致,小项五花八门”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考加分政策出现的某些加分项目不合理、加分制度缺乏公信力、各地加分政策不一等问题,正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考的公平性。本文建议采取建立加分政策的民主决策机制、规范高考加分的对象和范围、加强高考加分政策的法律法规建设等有效途径,维护高考加分的公平性,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8.
高考加分政策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今年1月21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惊曝群体作弊丑闻,把高考加分政策推向风口浪尖。为何高考加分丑闻,诸如孝女、"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造假等事件延绵不断?本文通过案例回顾,分析得出产生争议的原因:一是高考加分对象、加分项目、加分衡量指标随意性大;二是高考加分政策程序不透明,从而导致权力寻租。笔者认为,由于高考加分政策本身具有合理性,不主张将其取消,而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趋于完善,使之回归公平。  相似文献   

9.
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胡博 《考试》2014,(12):4-8
<正>随着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机制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随之而产生的是大众对教育公平、公正、公开的渴望逐渐达到迫切的程度。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二十多年来,伴随着高考公平的呼声,这一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2014年高考执行新的加分政策,这一举措看起来只是取消了一些照顾加分项目,降低了一些项目的加分分值,却关系到每一位考生的切身利益,备受考生家长和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2.
张永飞 《教育》2011,(9):41-41
早在2010年两会期间,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倪乐向人代会提出建议,呼吁取消或者改革高考录取过程中的加分政策,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高考加分政策本是为弥补中国招生制度中的缺陷而设立,政策规定对一些有特长的高考学生实行必要的照顾。然而由于高考加分制度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在其实施过程中,对一些较弱势的考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呼吁改革和取消加分制度,挤掉高考水分,已经成为教育界近几年一直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0号)文件,对现行的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统一调整,并规定新的高考加分政策从2014年开始实施。新政策实施在即,本文通过对比全国30多个省市区2013年与2014年的高考加分政策,探讨高考加分政策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文章尝试对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进行了整体性分析.研究发现:高考加分项目、分值的混乱以及由此引发的加分腐败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源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策源流;强烈的国民情绪和教育公平的制度诉求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辽宁和河南两省高考加分造假事件催化了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软化”助推下,实现了三大源流的耦合,最终达致高考加分政策改革议程的设置和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而提出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荣誉造假、城乡差距拉大以及谋求他利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新思考。将高考加分政策概括为以下几类,进而提出了细化补偿性加分政策、缩减鼓励性加分政策以及取消照顾性及政策性加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考加分丑闻暴露出高考加分政策背离了教育公平理念,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既侵占了弱势群体和特殊人才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该政策的信任危机。为治理加分政策异化现象,要控制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的不利影响,可采取扩大决策主体范围、施行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制度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唐子惠 《教育》2011,(6):43-43
教育部最近要求各地高招部门重新梳理和评估本地区现行高考加分项目,随后,各地2011年高考加分各项重新进行了调整。这是全国各地高考加分政策的一大新气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10年11月14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签发《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0号)的下发,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拉开了新一轮帷幕,社会对高考加分问题的关注掀起了又一波高潮。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高考加分政策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拓展对该问题的研究深度,进而完善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有效提升高考加分政策的执行力和实效性,需要清晰判断出制约高考加分政策的三个基本问题,把握政策改进的三条基本思路。高考加分政策的根本性问题,即高考加分政策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现行高考制度的体制性弊病以及相关利益者非合作博弈关系引起利益配置失衡。高考加分政策改进的三条基本思路是:构建完善的高考加分政策监督体系,理顺高考加分政策的管理体制,建立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协调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了该政策出现异化,产生诸多不和谐现象,成为高考制度追求公平和效率的绊脚石。鉴于此,高考加分政策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近年来高考加分项目的调整是对高考加分政策回归理性的实践探索,是改革高考制度、推进高考公平和效率相协调的重要一步。高考加分项目的改革应基于现有的试点作出诸如去除"软标准"、保留"硬条件",保持上下一致,规范高考加分操作等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