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磊磊 《广西教育》2024,(1):110-113
文言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根据编者意图,立足儿童视角,从“朗读”“理解”“品析”“拓展”四个维度展开教学,让学生体验“读准→读懂→入味→入境”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从中探求文言之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中师生物教学中,采用检索表式观察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观察→抽象概括→实践运用”四个步骤探求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异同,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上正在实验和流行着很多教学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法改革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气象。现将目前常用的十种教学法简介如下: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促进学生自学、实践、思考、探索,以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传统教学法。它遵循的规律是“启发→自学→掌握”和“引导→联想→领悟”。它的基本环节是:“启发引导→阅读思考→尝试解答→讨论解疑→练习运用→讲评总结。”它的优点是:教学内容探求化,教学过程主动化,教学结论过程化,教学活动互交化,教学效果显示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动态几何命题的趋势是:运动对象从动点型→动线型→动图型;运动形式从平移→旋转→对称→位似→折叠;蕴涵的函数关系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来看不仅有几何代数的数形结合,还有几何坐标的解析整合,较好地渗透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有较强的综合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解决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其基本策略:把握图形的运动规律,寻求图形运动的一般与特殊位置关系,在“动”中探求“静”的本质,在“静”中去探“动”的规律.解决问题时在“动”中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静”中利用函数关系解决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式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程序是:提出问题→探求结论→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相似文献   

6.
讲读课文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总是由几部分组成。其中的每—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它们之间,又按一定的比例搭配着,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着。如果搭配和排列得合理,就能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为此,我们要探求:讲读课文教学该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之间又该怎样搭配和排列,才能形成最佳组合。通常,讲读课文教学可由“阅读面→理解点→理解面→运用点→运用面”这五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宝山路小学是闸北区的一所中心小学。该校自1992年开始,以科研为先导,开展了“活动教育”整体改革。几年来,该校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思想指导下,积极进行活动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共创氛围→探求新知→理解运用→积极评价”的课堂教学程序,并建立起与此相关的目标体系、实施体系及评价体系。该校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程序的研究,给学校教育改革带来了活力,一个教师教得生动、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的教风、学风正在形成。为了促进各校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本期,特刊登了该校模式研究的一组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经典文章我们发现:劝说、建议、主张类文章的逻辑范式,除了我们熟悉的“提出主张→正反对比→照应主张”外,还有“认识→态度→做法”“必要性→可行性→预测性”“历史现象→历史规律→现实问题”“回避事实→开始假设→走入逻辑”等.重视分歧是这类文章的显著特点,因而缘同化异就成了这类文章的逻辑出发点.教导命令、投其所好、一团和气,是这类文章的最大忌讳,因而我们仍须回到《孟子》等经典汲取营养,充实劝说智慧,进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9.
曹韧 《新作文》2004,(5):1-1
“幻”→“真”→“情”→“理”是学生作发展过程中必然经过的四个价段。  相似文献   

10.
思维型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情境→问题→探究→交流→反思→迁移”教学逻辑,依据师生“双主”互动关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巧妙设计问题链,沿着“激疑→设疑→探疑→质疑→解疑”的问题主线,按照“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的科学探究程序,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充分展开知识形成过程,在探究中凸显思维的互动、反思、迁移,力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1.
在儒学发展史上,存在着一条相对比较固定的“道统”脉络,即“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以上人物共同构成历代儒者的信仰对象,统称为圣人。但在这一传道谱系中,根据生前地位及事功的不同,这些圣人又可分为“圣王”和“圣师”两大类。事实上,圣王、圣师在后世儒者心目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圣王具有彼岸性,本质为供人崇拜的“偶像”,是“期待再现”的圣人,寄托着儒者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圣师具有此岸性,本质为供人学习的“榜样”,是“希望变成”或“始终追随”的圣人,承载着儒者的人生追求和个人梦想。厘清儒家信仰体系中的偶像与榜样,有助于今人更加确切地把握儒学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2.
“目标定向,分类指导”教学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教师:“激趣导向→点拨导思→拓展导创;过程:读→思→练;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其中“过程”中的“读”,教师将“目标”定向激发动机,学生异步自学感知质疑.“过程”中的“思”,教师将问题导引分类研讨,学生领悟反思总结规律.“过程”中的“练”,教师将分类达标反馈回授,学生拓展迁移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3.
放假了,也许你会觉得经常上网没什么新鲜的东东,其实是你没有用好网络,它可是联结世界的桥梁。用它学英语可方便了,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个好方法——听广播,学英语!Follow me! 大家看图1,一定觉得不陌生吧,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娱乐”→“Windows Media Player”,再点击“转到”→“电台”。  相似文献   

14.
1.有效合作需要掌握“有效方式”。常式:自学讨论式——尝试自学→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班级教学。变式:即变“问题→解答→结论”封闭式教学过程为“问题→探究→  相似文献   

15.
说“以”     
“以”是个极常用的文言词,它本义为动词,可引申为名词,假借为代词,虚化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其虚化的路径是;动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又通“已”;“以”还有复合用法.  相似文献   

16.
一、“六步骤”教学模式“六步骤”是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主体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全称是“一三六”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即:“一环节”,切实抓好“学案”的设计与落实环节,充分发挥“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灵魂作用;“三特点”,引领自学成果展示,注重分享中质疑,把课堂多数时间留给学生;“六步骤”,导入问题→自学活动→成果展示→精讲升华→巩固训练→归纳延伸。“六步骤”的运用是在“一环节”“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指导阅读→组织讨论→引导交流→重点启发→反馈总结”为结构的“自学导读法”,是历史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六因素”教学法是湖北大学黎世法副教授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六因素”,指的是“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这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客观认识过程,也是个比较完整的学习方法体  相似文献   

19.
张停  丁名夫  李鹏  孙一耕 《文教资料》2014,(11):143-144
本文从《幼儿故事讲述》课程性质与作用出发,提出课程教学过程应该贯穿“导→训→模→用→临→验→考→赛”8个教学环节,建立“递进式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前在上课时,同学们死气沉沉,对知识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讲,同学们似懂非懂的听,其结果可想而知,但自从“异步教学”来到了我们的学习中,我们接受了新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也都神采奕奕,投入到学习中。我们根据“六因素”学习系统:“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自学。“六因素”是根据十个学习环节中的“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自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来制定的。我们一一按这几个步骤进行学习。在课堂再也不总是老师夸夸其谈的讲课了,而是听同学们学习的笔与本摩擦声,以及同学互相讨论声。此时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