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虫子的婚姻     
我和虫子同他的哥们儿王八在一起吃饭。王八抬头看了看我,问虫子:“你当时怎么认识你媳妇的?”虫子看着我,诡秘地笑了笑:“party上认识的。第二天她就给我打电话,说:‘虫子,今天月色不错,你约了哪个MM呢?  相似文献   

2.
委屈大奖赛     
有一位女士,孩子刚满月,她就把奶给断了,因为她要喝咖啡。她说,我太屈得慌了,为了孩子,我都一年没喝咖啡了。她表妹劝她说:咖啡对自己的骨骼也不好呀。她说:我一边喝咖啡,一边喝钙奶。刚丢了工作的表妹就觉得受刺激,以后就不再找她,而是和一个过去来往并不密切的女同学热乎起来。女同学守着一个小报摊,表妹就常常到她那里聊天,  相似文献   

3.
值此《图书馆学研究》编发第119期之际,迎来了她创刊20周年的生日,编者向我邀稿.我虽忝列刊物顾问,实是挂名,退休后一年来对办刊业务更极少涉足.这次应算破例,毕竟从创刊之日起,我就同她结了缘,为之付出过心血和精力,如今看着她长大成人,有些话自然可讲.  相似文献   

4.
前年底我家属临时来队,事也凑巧,来队的第三天,基地宣传处要我到海军报社学习,看着疲倦的妻子和刚满3岁的儿子,我真不忍心让他们回去。等我给妻子说明情况后,她却面带笑容地对我说:“永军,你去学吧,俺娘俩明天就回老家,到报社学习是领导对你的信任,俺苦点累点没有啥。”听说要回去,儿子不干了,他拉着我的手说:“爸爸,坐火车人多,俺妈和我是站着来的,我不回去,不回去!”我没法回答儿子,只是紧紧地把儿子楼在怀里,眼眶里浸满了泪水。妻子决意第二天就走。坐在去火车站的公交车上,儿子问我:“爸爸,咱今天上哪儿去?”…  相似文献   

5.
戴小萌:女,33岁,一家外企职员。 今天,我坐在你面前,和你谈论这样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说真的,我很难过。 在认识他的第二天,我就把自己给了他。而后,看着他诚惶诚恐的样子,我说,怕什么,喜欢我就要付诸行动。 现在想来,真是好笑。说心里话,事后我非常懊恼,恨自己如此草率地就放弃了守身如玉的打算。  相似文献   

6.
对我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给文章做标题,可奇怪的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我顷刻之间就想出来了:“壁障”。读完尼娜寄给青年报社的信后,我想了想:“可以写一篇批评文章了。他是个品行不端而又冷酷无情的人;她是位惊恐万状、悲伤已极、四处求救而又孤立无援的妇女。……”按我的设想,这篇文章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尼娜”、“谢尔盖”和“壁障”。在同尼娜交谈后,我所掌握的事实、数字和情况已经足够写出两部分,甚至写第三部分也差不多够了。在汇集起来的素材中,唯独缺少同谢尔盖的谈话了。  相似文献   

7.
曹保平 《出版经济》2001,(12):47-48
安然抱着枕头,挤在床边上泪汪汪地看着姐姐,眼泪掉在枕头上。安安彻底醒过来。她看着安然,心忽然一抽,抱住她。姐俩搂着,半天没动…… 安然把头埋到安安胳膊下,“姐姐——”安安惑然地看着她。 安然默默地看着安安,慢慢坐起来:“你真想知道吗?” 安然的声音很慢,她想让姐姐真切地听清并给她思考的时间:“我们睡过觉。我要了他两万块钱。” 安安被雷击了一样,半天没一点反应。她慢慢坐起来,像看一个陌生人一样:“你在外面……” “没有!是我的第一次。”安然从床上腾地坐起来。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位中年妇女,她随我走进门便搬过一把椅子端坐在我对面,默默无语地看着我。须臾,她傻傻地问我:"你看我像个淫荡的女人吗?"出于职业需要我给予了否定回答。她伤心地说:"可我的老公却骂我是个荡妇!"她接过我递过去的茶水,开始讲述她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陈迹 《新闻爱好者》2006,(11):46-47
作为记者,有着“政治采访之母”之称的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曾这样生动感慨地说过:“采访他们常常是一场消耗精力的战斗。我想采访他们的请求几乎总是受到冷遇,或者干脆被拒绝。如果他们终于同意了,我也得等几个月,才能得到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的接见。当终于见到他们时,我又不得不使尽一切心计使他们给我比半小时、一小时更多的时间。然而,一旦见到他们,采访活动就成为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①作为采访对象,中国著名演员陈道明在谈及记者采访经历时也说过:“采访就像扎针,你找准了我的脉,就能抽出血来;找不准脉,你扎得我…  相似文献   

10.
独自在家     
曾问过一位同学,她的理想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地答道:“当老板呗!能赚好多钱!”我愕然无语。又曾问过一位朋友A同样的问题。回答同样令人心痛。但我终于不能看着朋友的爱国之心就这样泯然,忍不住问:“难道你不想为祖国付出吗?”A愣住了,目光中是苦涩和无奈。A说:“毕竟,我也有自己的理想,我不想让我自己的理想化为灰烬。”我无言以对,我感到我的心隐隐作痛,在滴血。 的确,现实中的不少人为了追求时尚,追求潮流和金钱,已对祖国的前途置若罔闻。在他们思想中,已没有了生存的真正价值。他们所向往的,却是一些生命的附属物…  相似文献   

11.
口味     
想起有次在列车上,一个女孩对男孩说要吃桔子,男孩说哪来桔子,吃个苹果吧。女孩坚持要吃桔子,男孩说你吃苹果的时候想象是在吃桔子你就会吃出桔子的味道来。女孩不开心,男孩看着书也不理睬她。我被这种理论逗乐了,男孩听见了对我笑了一下。一会儿女孩吵着要吃鸡翅,男孩从包里翻来翻去只找到了袋装的鸡腿。接下来的对白又让我乐了一次,男孩对我说她就爱  相似文献   

12.
错打的电话     
前些天我接到一个电话,一个陌生女孩的来电,电话里她开口就问,你是在北京还是在香港呢?我很客气地反问,请问您是哪位?她说,你别装了,前天我们刚还见面今天就把我忘啦。我仍然客气地问第二遍,请问您是哪位?她有些气愤,说,我是谁你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没有人保护你的命,尊严还算什么?他们撤的前一天,有个美国大兵,经常在我家门口巡逻的,我给了他一杯咖啡,和他道别。”  相似文献   

14.
她站在台上,带点诡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她的意见,她就会得意地大叫一声,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你灌水了吗?"早晨我的QQ刚刚上线,就有几个闪动的"头像"朝我打了这个招呼。我告诉他们"我今天没有心情‘灌水’,倒是‘坐了几个沙发’"。"灌水"原意指向容器里面注水,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由于电子论坛BBS的出现,又多了一个"向论  相似文献   

16.
沉默的女孩     
《全国新书目》2022,(4):32-35
<正>本书讲述了女孩帕瓦娜在阿富汗内战中的勇敢故事。在帕瓦娜山脚下,住着帕瓦娜一家。可是有一天,无情的战争来临了,全家人的生活都成了问题。无奈之下,女孩帕瓦娜剪掉长发,女扮男装,勇敢担起所有的生活重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困苦……“你的名字叫帕瓦娜?”围着灰蓝色头巾的女孩没有回答,一动不动地坐在硬邦邦的金属椅子上,眼睛始终低垂着。头巾遮住了她下半张脸。她是否听懂了这几个英文单词,嘴巴有没有抽动?穿制服的一男一女瞪着她,对此全然不知。  相似文献   

17.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09,(10):28-29
女儿的担忧 刚出生的儿子对婴儿用品过敏,因此,每次洗完澡后我都给他抹橄榄油。 有一天,4岁的女儿看着我为儿子抹橄榄油,显得很不安。她忧心忡忡地问:“妈妈,你想把他煎了吃吗?”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喜欢上海文艺出版社陆震伟同志设计的书籍,他们说看了那新颖诱人的封面,不由得就想买书。许多中青年作家寄来热情的信和赠书,表达他们对这位青年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的感激之情。冯骥才在他的中短篇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一书扉页写道;“震伟同志正之,感谢你的封面设计”,并表示要专门为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写篇文章。张抗抗在她的第一本散文集《橄榄》的卷头写道:“小陆:感谢你传递了我心中的诗情。”她还在信中说:“今天收到《橄榄》,真是高兴极了。我翻来复去地把书看了好几遍,午觉又没有睡成……因为我很偏爱这些散文,这是我最心爱的一本书。果然,它的‘外套’做得十分合身,既生动又端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新闻天地》2010,(9):27-27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相似文献   

20.
文学书简     
二十二……不要迷信天才。写东西前,不必先自问:“我有没有创作的才能?”既然你有相当的生活积累,有驾驭文字的能力,有写作的冲动,那就开笔写吧。佛说:“众生皆有佛性。”我说,每个正常的人脑子里都有文学细胞,只要条件许可,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都可能写出文学作品。文学大师们可能有天才。但他们总不承认。鲁迅就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列·托尔斯泰也说:“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九分勤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