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实现首飞。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奠基之作,长征五号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最大航天人俗称长征五号为"大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研制的起飞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大型运载火箭,它的能力和国外目前主流大型运载火箭相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外形巨大,立起来有20层楼高,箭体直径达5米,而目前我国现役火箭箭体直径最大的只有3.35米。最强长征五号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运载  相似文献   

2.
<正>过去几年间,“胖五”(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昵称)很忙。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了我国行星探测时代;同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迈出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的最后一步;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太空,拉开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的大幕;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同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的核心舱——梦天实验舱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3.
科技日报讯(记者付毅飞)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6月29日在北京成功进行了助推器动力系统试车。此次试车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的重大标志性地面试验之一,为火箭后续研制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国内速递     
<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完成重大地面试验8月17日下午16时35分,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北京成功进行了芯二级动力系统第二次试车。此次试车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重大地面试验的收官之作,为后续转入发射场合练和成功实现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个中国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5.
正回眸2015年,中国航天进行了19次发射,将45颗各类卫星送入太空,成功率达到100%。2016年,中国航天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射高峰,尤其是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将先后首飞。按照运载能力,运载火箭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重型四类。我国一般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吨及其以下的火箭称为小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20吨的火箭称为中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0~50吨的火箭称为大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50吨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日晚8点43分,伴随着耀眼的橙红色火光和浓浓的烟雾,我国最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拔地而起,像一枚利箭一般直刺苍穹,成功地飞入了太空。半个小时之后,"长征五号"完成了载荷和火箭主体分离,前者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始了一段激动人心的星空漫游之旅。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6月25日20时整,万众瞩目之下,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升级版"太空摆渡车——远征一甲上面级,将多个搭载首飞的载荷组合体送入预定轨道。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时间追溯到1970年,那一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升空。40多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突飞猛进。1971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就被提出。  相似文献   

8.
正火箭呼啸而去、飞船摇曳而落,瑰丽地球和深邃太空之间的一去一回,勾勒出一幕人类探索宇宙的壮丽图景,也开启了中国一个新的航天时代——空间站时代。椰风碧海,巨箭耸立;驯火牧天,撼山动地。看!长征火箭再度出征,中国航天以奋进的姿态走到一个新的历史坐标。这一幕,似曾相识。几个月前,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飞天,"胖五"再度叩响太空之门。这一幕,又倍感新鲜。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下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接过"哥哥"的"接力棒",带上"新乘客"——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下称"新飞船")再度出征,以探索太空的勇者姿态,扶摇直上九天。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中国的航天舞台很热闹,航天任务一项接一项,航天"模特"也是一个接一个闪亮登场,让人目不暇接。这不,这个月"长征五号"将要启程发射了。今天,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长征五号"的航天舞台秀吧!高大秀"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火箭家族中个头最大的火箭,最长身高62米,有二十多层楼那么高。矗立时,直入云霄的震撼模样,霸气十足。除了身材高大,"长征五号"的"腰围"也是相当粗壮。它的最大直径是5.2米,腰围约16米,需要十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11月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意味着长征火箭家族又增添新的成员,而且这个新成员还是个"大块头",成为长征家族中的"巨无霸"。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可以说,中国航天科技的每项成就都首先归功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我国陆续研制出的运载火箭有长征一号、风暴一号、长征一号丁、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E、长征二号F、长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就像是卫星的"大巴车",开启了卫星的"群发模式"。运载火箭由"专车"变"大巴"起初,1枚运载火箭只能将1颗卫星发射到太空。那时,运载火箭相当于卫星的"专车"。因为是坐着"专车"升上太空,所以发射卫星的成本很高。1981年9月20日,我国成功地用1枚运载火箭同时把3颗卫星送人地球轨道。1枚运载火箭同时发射3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周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问鼎苍穹50年来,一枚枚"长征"火箭飞向太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对中国载人航天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这次发射对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任务不仅考验了火箭的性能,更对中国载人航天未来的技术发展意义深远。"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为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火箭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40多年来,中国在成功研制战略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长征1号、长征2号、长征3号三个系列8种运载火箭。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300千克到11 00千克,最大可达136 000千克,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1 500到5 000千克。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胖五")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之所以选在凌晨发射,原因有五点:一是便于设计奔月轨道;二是减少太阳活动对嫦娥五号的影响;三是凌晨天气状况比较稳定,有利于火箭发射;四是凌晨环境亮度比较低,云层稀薄,运载火箭喷射着火焰飞向太空时非常显眼和突出,便于观测;五是在凌晨发射,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建设"天宫"空间站的主要运力——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已于日前运抵海南文昌发射场。长征五号B火箭主任设计师苏磊表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入发射场以来,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前期已经完成了地面设备恢复,以及箭体交接相应的工作。长度变短,起飞质量降低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珏介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五号基础上,按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思路研制的一款新型大型运载火箭,也是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的大型运载火箭,主要用于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发射,承担着我国载人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0月17日,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新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3B梅开二度,再次成功地把香港亚太二号R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大大提高了长征系列火箭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身价。随着航天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大,世界各航天大国在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的商用运载火箭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研制火箭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动态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5月5日18时0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17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探月梦中国梦"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嫦娥三号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刘建忠、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和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苏彦回应了大众对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和火星探测的关注。"嫦娥"的成功已表明探测火星的能力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嫦娥"一、二号成功后,我们就有探测火星的能力了。火星绕太阳转一圈是700多天,也就是两年时间,这期间火星与地球要交会一次,交会时它离地球最近,发射窗口最理想。我们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与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分离,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23次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重达8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通信卫星,也是我国研制的发射重量最重的卫星,还是目前中国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工程师、实践二十号卫星总指挥、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总指挥周志成院士表示。  相似文献   

20.
<正>7月25日13时0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发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将气球卫星和BP-1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是一种采用垂直热发射方式的四级小型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箭体最大直径1.4米,全长约20.8米,起飞重量约31吨,5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260公斤。此次发射是该型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