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融入文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让学生真正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更精彩。  相似文献   

2.
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视,但许多老师将"对话"仅仅看成是一种形式,仅仅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小学语文对话教学该如何实施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心备课,确立话题;创设情境,引发对话;生生交流,生成对话;师生互动,深入对话;对话总结,价值引领。从而在平淡有味的对话中享受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以对话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活动过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分为“对话”方式的实践性和“对话”成果的实践性,前者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进行对话;后者指学生在多形式的“对话”方式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对话”实践中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促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思维的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阅读能力是促使每个学生自主性终身学习最基础、最实用的一种能力。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如何让学生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如何让爱好阅读的学生学会阅读?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在有效阅读教学方面作了一番努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师生间一种心灵的交流,情感的对话。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阅读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因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将读与悟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如何让课堂充盈着生命的活力,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享受精神、走向智慧的过程?这正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努力探索的:课堂的生命力,萌芽于有效的预习中;勃发于精彩的"对话"里;延续在生活的"点滴"间。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课堂每天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才能给孩子一片充满生命力的学习天空。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感知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享受语文阅读所带来的知识教育和精神享受,快乐中学习,幸福中成长。  相似文献   

7.
陈珊 《科教文汇》2014,(5):128+191
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阅读。个性化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行为,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点燃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质疑叩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促使学生的独特见解不断生成和升华,由此培养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阅读探究的乐趣带给学生,让他们展开个性阅读的翅膀,在语文阅读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相似文献   

8.
陈珊 《科教文汇》2014,(15):128-128
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阅读。个性化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行为,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点燃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质疑叩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促使学生的独特见解不断生成和升华,由此培养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阅读探究的乐趣带给学生,让他们展开个性阅读的翅膀,在语文阅读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教学实质是一种对话教学。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与作品情感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并会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对教师而言,阅读教学要求树立语文教学过程的对话观念,变“灌输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这是新课程教学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0.
张鸿雁 《科教文汇》2010,(17):96-97
新课改的春风为语文教学送来了对话理念。对话一度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发现阅读对话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表面热闹、实际低效。充斥课堂的,大多是由教师主宰的"假对话"、脱离文本的"空对话"、漠视差异的"零对话"、琐碎问答的"浅对话"。本人在学习实践中发现,在阅读对话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扮演不同角色来承担质量调控任务,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前,教师要备文本、备学生,预设对话;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创设情景引出话题,启动对话活动。在课堂对话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参与对话,通过点拨、激励引导对话深入,调控对话方向;还要能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拓深话题、提高对话质量。一言以蔽之,教师要做有效性阅读对话教学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言语生命的良性互动;对话,追求言语生命间的和谐与默契.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自由对话的教学.多维"对话"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如何让对话的诗意课堂犹如常青树,焕发其活力?笔者认为从民主平等、真实开放、动态生成、个性张扬等多维度对话着手,把对话视为一种生命的关怀,明白倾听是为了理解,并非只为了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堂,从而创设理想中的诗意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教学案例的描述反思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主体缺失,对话教学存在走过场,是一种"伪"阅读。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唤醒学生的经验世界与文本对话,创设情境与情感对话,开展言语实践与思维对话,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文本语言对接、情境进行比照、联想,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实践对话过程中,加深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将认识内化为能力、转化为行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落实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精心地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地进行阅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自主学习,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好,而且学得轻松;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多数成绩上不去,学得还挺苦.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陈建双 《今日科苑》2010,(11):159-159
语文教育的天地是广阔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拓展语文教育新天地,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本文阐述了课堂、阅读、生活三方面与语文之间的联系,让语文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孩子们去感受语文精华,去体会语文真谛,去享受语文魅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陈建双 《金秋科苑》2010,(11):159-159
语文教育的天地是广阔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拓展语文教育新天地,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本文阐述了课堂、阅读、生活三方面与语文之间的联系,让语文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孩子们去感受语文精华,去体会语文真谛,去享受语文魅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呢?笔者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过去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友光 《科教文汇》2007,(7S):49-50,54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言语生命的良性互动;对话,追求言语生命问的和谐与默契。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自由对话的教学。多维“对话”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如何让对话的诗意课堂犹如常青树,焕发其活力?笔者认为从民主平等、真实开放、动态生成、个性张扬等多维度对话着手,把对话视为一种生命的关怀,明白倾听是为了理解,并非只为了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堂,从而创设理想中的诗意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解读,读出自己独到的理解。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能否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教学成果的高与低。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对话不仅要求教师要将民主意识贯彻教学始终,实现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更重在强调“阅读对话”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突出“倾听”文本是实现真正对话的前提。本文主要探究“语文阅读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而使“对话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真正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指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阅读中我们可以学习前人精心构思,谋篇布局,恰当的表达,优美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可以积累写作的素材。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师应尝试以语文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方法的指导为出发点,开发学生阅读潜能,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美文,欣赏有价值的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写作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