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焕梅 《内江科技》2013,34(1):188-189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职新生入校后,班主任的工作极其重要。良好的"新生报到"开端,为班级管理打下基础;良好的"新生军训"开端,为班级管理奠定基础;良好的"班级发展的初期阶段"开端,培养新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良好的纪律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新生良好的班级氛围,为新生及班级管理夯实基础。抓好开端,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没有目标的班级缺乏竞争力,没有纪律作保障的班级就缺乏凝聚力。因此,塑造良好班风,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就要把班级班风,学生学风搞好。  相似文献   

3.
唐凡斯 《内江科技》2010,31(8):84-84
本文针对如何加强班级学风建设阐述了辅导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达到有效的教育方式:同时,加强班级体的纪律管理以及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才能促进学院的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4.
方学云 《知识窗》2013,(12):70-71
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受教育的一个群体。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实施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班级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班集体的领头雁,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教育和管理班级,是班级建设的掌舵人,也是联系校长、家长、学生三方的桥梁。班主任应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教育、指导、管理。可以说,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和纪律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贾京华 《科教文汇》2008,(13):28-28
本文重点叙述了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激励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从高三班级的环境,活动以及关注学生心理出发,通过软管理的形式,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有效提高班级文化纪律建设,切实提高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高三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班级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风气、纪律状况和课堂氛围。本文从班主任的自身方面、班级建设方面为缺乏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新教师提出了一些班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郭洪玲  王利 《科教文汇》2012,(15):53-54
分级管理制是指班主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在学习、纪律、卫生等班级管理上采用包括监管、学习、卫生、纪律等四种管理模式。在管理中我坚持做到三点:打造卓越的管理团队、有效的宣传管理制度、到位的贯彻执行。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这一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做好起始年级的班级工作最重要、最困难的是培养新生良好的学风。学习可以说是德智体诸方面的综合体现。学习的因素亦包含思想状态、身体素质、毅力决心、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因素。没有良好的学风,就不会有长期稳定的纪律,也就不可能形成优秀的班集体。另外,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的思想问题也大多和学习紧密相关。所以,班级德育工作应把学习志向的培养、求实精神的树立、勤奋品格的形成、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个性特点的发挥等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我对高一新生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黎冬平 《科教文汇》2014,(18):149-149,162
班级量化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班级管理秩序和学生日常行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班级量化考核是将班主任的可见工作量部分(如例会、出勤,布置的任务完成情况等)直接用分值考核记录;将班主任不易发现的工作量(如教育、关心学生,组织班级活动等),通过学生的出勤、仪表、两操、纪律、卫生、文明行为、获奖情况等方面的表现,间接用分值加以考核,进行每日量化公示,每月总评学期末汇总。目前各类学校普遍开展班级量化考核,它是评选先进班集体,班主任评优和聘任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班级量化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班级管理秩序和学生日常行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班级量化考核是将班主任的可见工作量部分(如例会、出勤,布置的任务完成情况等)直接用分值考核记录;将班主任不易发现的工作量(如教育、关心学生,组织班级活动等),通过学生的出勤、仪表、两操、纪律、卫生、文明行为、获奖情况等方面的表现,间接用分值加以考核,进行每日量化公示,每月总评学期末汇总。目前各类学校普遍开展班级量化考核,它是评选先进班集体,班主任评优和聘任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我,一名初三学生,还是班级里的班长。作为班长,我很想管好班级纪律,可是又时常做不到。可能是因为初二时,我在管理班级时与同学发生了争执这件事,在我心里留下了比较大的阴影。另外,可能是大家都知道我性格比较好,不容易发火,总是笑嘻嘻的,所以大家也从来不愿意听我的话,让我对管纪律这方面失去了信心。但是,我真的很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乱班"?顾名思义,就是普遍存在学生纪律意识差、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且班级凝聚力不强的班级。相较于"优秀班"而言,接手"乱班"更加考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忍耐力。笔者"有幸"接手了一个全校闻名的"乱班",在和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有效管理"乱班"的三个策略。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14.
出操是学校开展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一个班级参与学校组织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出操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也可以提炼班级精神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毕业,生理、心理处于快速变化期,从七年级就开始加强出操纪律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从班级出操文化的构建入手,从七年级出操现状出发,通过"制度引领、榜样激励、多元评价、活动建设"等出操文化要素的综合构建,对于改善七年级学生出操活动的精神面貌,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进而优化育人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从班级纪律、道德教育、问题处理等方面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改进方法,提升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树立全面为学生服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施教不好的老师"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6.
顾敏洁 《科教文汇》2013,(26):15-16
面对伴随着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独立而叛逆的中学生,作为今天的班主任应该是个与时俱进的入。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制定严明的纪律,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能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发挥学生的才能;通过励志歌声,挖掘学生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弱势班级是相对重点班、实验班而言的,是学习、纪律、劳动、卫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很欠缺的学生的集合群体。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在追求高升学率的今天,“弱势班级”的现象是见怪不怪的,存在就是合理。做好弱势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意义深远,能带好弱势班级的班主任才是真正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8.
张静 《今日科苑》2010,(10):211-211
我接的五年级,班级纪律涣散,班干部威信不高,平时班级卫生无人打扫,教室环境卫生脏、乱、差,桌椅、门窗损坏严重。有的同学还染上了小偷小摸的行为。大多数的同学集体意识淡薄,责任心、荣誉感都比较差。如何治理这个乱班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首先重视“第一次”的工作。并注意循循善诱,做到言之有理,言出必行。这样班内正气不断上升,学生中的积极分子不断踊现。其次,认真调查,仔细分析。发挥“小群体”的积极作用。采取顺水推舟,积极诱导;展开竞赛,激励先进等措施,达到了通过小组建设过渡到班级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班级学生在校时间越长,班级整体会出现懒散,在纪律方面松懈,不服从管理等现象。这些都是令高年级班主任比较头疼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班主任实行严厉管教或者是听之任之的态度都非适宜之举。班主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把握住高年级学生的一些特点,抓住教育时机。引导学生良好发展。1高年级学生的特点(1)自以为成熟,滋生当老生的优越感。三、四年级的学生因为在校时间长,对学校熟悉,当面对年龄比较小的低年级  相似文献   

20.
社会大熔炉离不开法治,班级体相对来说是一个很小的概念,但是没有制度的约束,必然无法踏上正常的轨道。笔者就高职院校班级制度化管理进行了几点思考,如何运用"法治"将班级管理制度化,保证纪律的执行,真正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其次运用"人治"并非字面上理解的冷面人治,不是班主任独断专行,而是严而有爱,用心融入学生的心灵,以心换心。最终探讨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做好班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