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洪 《教育现代化》2005,(12):124-124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学者的思想与观点充分地表明了自信心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有资料表明,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才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在这样一个由于缺乏自信心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的状态下,不仅正常的学习受影响.而且个人的身心活动和交往活动都受到了影响。因此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谈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洋 《教育探索》2001,(5):20-21
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它不仅是专任教师的职责,也是全体教师实施教育的重点。学校心理教育应以预防学生心理偏差、塑造积极个性为根本任务。在教育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是至关重要的。自信心即是相信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心理。具有高度自信的人意味着一个人信任和尊重自己;缺乏自信心则意味着对自己的轻视、自卑和对自己持否定的悲观态度。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从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灵力量(mental power and psychic po…  相似文献   

3.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自信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成功的生活经验是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有重要作用,而自信心的形成与个人的成功体验密切相关.老师的正确引导,会给学生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创造了一次次成功的记录,使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了,而自信心的提高又成为新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容易取得学习进步,这样就形成了自信心与成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测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哪怕遇到困难,也能直面困难,迎刃而上.自信心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形成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育和培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不同特性,通过各种培养途径,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客观的评价,帮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自信心是个体心理长期发展的产物 ,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俗话说 :信心多一分 ,成功多十分。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信心 ,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 ,制约学生的行为 ,束缚学生的思维 ,使学习有始无终。小学生年龄小 ,可塑性强 ,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 ,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建立自信心必须有两个条件 :(1)相信自己能行 ;(2)自己的能力被别人欣赏、承认 ,生活在被欣赏的环境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一、对学生以鼓励为主 ,唤起自信心教师的“评价语言…  相似文献   

7.
江可佳 《教师》2008,(20):18-19
学生的学业不良,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自信心不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尊。低自尊的学生一般都是自卑感比较重的学生,他们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处处感到不如人,不敢大胆地进取或创新,造成学业成绩不良。因此,要想使低自尊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建立自信,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  相似文献   

8.
<正>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一个人感受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信心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特征。自信心是指对自己及自己从事的事业深信无疑,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成功。自信心强的人,总认为自己的能力无穷,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一个人若经常  相似文献   

9.
柳淑慧 《中国教师》2009,(Z2):421-422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也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初中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并从爱心、自身的自信心、榜样的力量、积极暗示和其他特殊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郭艺 《成才之路》2010,(29):15-15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心是成功第一秘诀。"音乐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自己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活动,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会不畏艰难,敢于发扬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千方百计争取成功;在生活中,会充满热情,热爱生命,追求精神的欢乐,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是音乐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哀莫大于心死”,说的是人没有信心,精神垮了就一切完了。“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力量与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与评价自己的基础上产生的。众所周知,人对自我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自然也影响人们的学习。一个自信与自尊的学生在学习中必须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12.
自信心,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具体地讲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它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或性格特征,它是一个积极自我意识的体现,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对现实目标可能性的正确认识。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信心的重要阶段。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相似文献   

13.
自信心是一种性格特征,是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信心是聪明儿童必不可少的性格特征。自信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乐观、谦逊、勇敢、果断等品质;富有创造性、进取  相似文献   

14.
自信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虽会不幸被磨难所侵蚀,被恐惧所削弱,但它完全可以重放光芒。自信源于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它是对自己形象、能力和个性等所持的一种准确而肯定的态度。自信和自卑是对立的,走出自卑,需要自信。学生的自信心需要老师的培养,学生才能养成高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完美人才教育学》指出:自信心是一个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时又是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肯定。大文豪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正因为有这样的信心,他才能留下不朽的传世之作。可见,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有所成就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对幼儿来说,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不仅是激发幼儿潜能的重要前提,更是建立完美人格的基础。心理研究表明,八岁以前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因此,加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势在必行。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来源于幼儿通过环境正确告诫自己,评价自己、理解自己在环境中…  相似文献   

16.
自信心 ,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 ,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 ,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所以 ,自信心能激励一个人去克服困难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强不息 ,成为强者。对学生来说 ,自信心可以保证他们克服挫折、战胜困难 ;可以使他们养成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情绪体验 ;还能促使他们积极探索新的问题 ,从而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那么 ,一个自信的人具有什么特点以及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自信的表现形式1.正确的自我评价。自信的人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自我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既不狂妄自大…  相似文献   

17.
自信心就是一种相信自己,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人的自尊、自爱、自强之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迈向成功的彼岸.反之,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感到自卑自贱,就会自暴自弃,从而导致失败.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每天都充满信心,对未来都充满希望,相信自己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8.
残疾学生最缺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各不相同,但我认为,残疾儿童最缺的是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成才的保证.古往今来,凡能从困境中走出,自强不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无一不是以坚强的自信心为先导的.  相似文献   

19.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充分估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有所作为,相信自己有希望、有前途的心理状态。自信心是调动一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各种困难的巨大力量。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同家庭、社会和各类学校共同沟通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持久、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明显差异很大程度在于他们的自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敢于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而缺乏自信心的人,容易沮丧、灰心,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甚至逃避.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阶段,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每位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