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用最少的水灭火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上至国家元首,下到黎民百姓,人人都会犯错。错误几乎每天都在陪伴着我们每个人.可是在我们某些教师的眼里却往往容忍不了这些还没长大的孩子们的错误。自己犯点儿错误是情有可愿,但是学生犯了错误,尤其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生犯了错误,那简直就是十恶不赦。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不可避免地犯各种错误。教师通常只是简单地指出错误让学生改正,效果往往不好。如果在指出“错在哪里”的同时,认真分析“为什么是错误的”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将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自我更正错误,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请看以下例子:I’llsendyoutothebusstop.(W)I’llseeyouoffatthebusstop.(R)Thepatientwasdangerous.(W)Thepatientwasindanger.(R)“WhereIshouldputit?”(W)“WhereshouldIputit?”(R)Thenewpersononthejobfeelsbetterheorshehasplayedtenniswithotherpeopleintheof…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会有意识地设下一个问题“陷阱”,让学生犯一个思维错误或解题错误,让他们在错误中反思,起到欲擒故纵之功效;而有时教师却会无意间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差错,犯教学之大忌.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现差错是难免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差错;能否找到错误的原因,让错误成为教训,使我们变得聪明,也许这样的错误资源还可能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一般要给予指出,并帮助纠正,使他们以后少犯或不犯此类错误。但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初学解析几何的过程中极易犯一些概念性及理解不全面等方面的错误,而教师讲解方式不当或者纠错不到位更容易导致学生犯一些典型性错误.如果教师能够做到授课时让学生充分参与,教会学生解题时做到“心中有谱”,就能避免一些典型性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犯较多错误,其中很多错误较为典型,教师通过“纠错”教学,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分析与理解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研究如何合理运用有效“纠错”的教学策略,以此帮助学生正确认知错误,形成有效的教学反馈,完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简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纠错”的意义,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纠错”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惯性”教学中应注意讲清的几个问题李社元(湖南隆回县教研室,422200)“惯性”一节的教学历来是初二物理的难点,学生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犯经验性错误,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概念,在教学中必须讲清下面几点.1.“惯性”的本质.惯性是...  相似文献   

8.
在高三的数学复习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在解题中犯一些“低级错误”,明明是会做的题目却偏偏做错了.而我们在总结时往往归结为马虎、不认真,下次注意就过去了,但到下次做这样的题时还犯同样的错误.其实解题错误的原因很多,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关,与教学环境、习题本身条件有关,与学生心理状态有关,它也可能是学生基本技能问题.找出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既能提高复习的质量与效率,又是提高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好的途径.那么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有哪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常把“错误”看做“不好”、“差”、“一无是处”等的代名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新审视传统的“错误”理念,已显得非常必要。传统错误观:错误是垃圾一般而言,错误分认知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和社会行为中的错误,传统的错误观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更倾向于将错误看做主观故意的行为错误,在对待错误时就往往出现以下误区:1. 未认识到学生犯错的必然性。每个人都会犯一些错误,特别是中小学生年龄尚小,诸方面发育还不成熟,犯错误是必然的,不犯错误则是偶然的。学生存在着不足和错误,正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严重阻碍了学生智能的发展。如何克服呢?我认为.对于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但有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多次强调。总有学生屡教不改.一错再错。还不如改变一种方法.通过精心设计”陷阱”。干脆把这些错误引发出来.再悉心治疗,井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也就是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在练习题中设“陷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复习课堂中.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和学生练习的认真检查.把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有意识地让学生专门进行“错例剖析”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但体现出学生恿维的簿弱环节.有剃于对症下药.而且能使学生突破性地认识到错误之所在。有利于自诊自治,提高对错误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2007年第3期)刊登了文.该文作者对该校高一学生作了一次小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请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加以推导”,分析测试结果之后得出一些结论,其中有这么一个结论“用韦达定理来证求根公式,犯循环论证错误,占7%”.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难道用韦达定理来证求根公式就一定犯了循环论证错误吗?  相似文献   

13.
所谓班级管理中的“预防针”.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在学生犯错误之前把学生可能犯的错误想到并说到,其目的是要防止“错误”的出现。所以打好班级管理的这一“预防针”.提高整个班级对某些不良习惯和行为的“免疫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疏忽大意”的错误教师都会碰到学生由于疏忽大意而犯的一些错误。比如,在考试中对于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概念问题,许多学生也会由于“疏忽大意”而出错。对于这些错误,学生和学生家长甚至教师往往都不会给予特别的重视,认为本应该能够做对,只是由于粗心而已,只要下次细心点就可以了。然而,这种错误总是一犯再犯。事实上,大学生甚至教师自己也常常会犯“疏忽大意”的错误。我们曾经用Hestenes等设计的一份“力的概念测试”对多个层次的学生和青年物理教师进行过测试。测试结果很能说明这一点。比如,对测试卷中的第20题:如图…  相似文献   

15.
错误的价值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一般要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以使他们以后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不仅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还能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些“意外”的收获。———题记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不可避免地犯各种错误。教师通常只是简单地指出错误让学生改正,效果往往不好。如果在指出“错在哪里”的同时,认真分析“为什么是错误的”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将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自我更正错误,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请看以下例子: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应忌语”和“应忌事”谢奎芳教师应忌语十条:一、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应说:“‘犯了错误,知错就改就是好学生。”忌说:“没有用的东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二、当学生来请教问题时,应讲:“这个问题问得好,老师告诉你。”忌说:“上课不听讲,这样简单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以为”这几个字,乍一见觉得没什么,其实里面蕴含的问题很深刻。“我以为”,在英语里是“I suppose”“I think”.在我们很多人的字典里可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几个字.对于学生来说,一般出现在犯了错误,老师或家长开始发问时。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我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说话、作文、答题等忘性大,常常说了前面忘了后面,有时,往往是全班大部分人老是犯同样的错误。比如教他们回答“因为”后别忘了加上“所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叮嘱一下,可仍然收效不大,“该犯”的那些小错误仍照犯不误,教师的喋喋不休面对学生的“固若金汤”全然无用,有时颇让人灰心!  相似文献   

20.
课堂作业在数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的课堂作业会反反复复出错.笔者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分析了数学课堂作业中的错题,发现学生最容易犯的是两种错误:知识型错误、经验型错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动一动,巩固数学知识;玩一玩,强化数学知识;练一练,提升数学能力”三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审题习惯,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