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在英语中,metaphor(隐喻、暗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来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一词,其意为“carry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它在英语口语和文学作品中都广为运用,而且极其丰富多采。名词或名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介词短语以及句子均可用作隐喻,它可以是句子的主语、谓语、表语、定语、同位语、宾语或状语,有只出现喻体的隐喻,也有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的隐喻。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遇到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将一些词拆开加进别的词则出现一种新的语境,如“清白”一词拆开加入“一”、“二”就形成“一清二白”的新词语,这类词运用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会使抽象枯燥的表达变得生动形象,富有韵味。这种语言现象就是“镶嵌”修辞格创造的语言奇趣。   “镶嵌”又名“镶字”、“嵌字”,顾名思义是把词拆开镶进别的词来表达某种意思,或者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而故意把几个特殊的字词嵌入几句话中的特殊修辞格式。   “镶嵌”修辞格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词内嵌字。这种情况常见于成语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X客”族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最初的“黑客”到现在“客”已经逐渐被固定成为一种新语素,“客”组词的群体不断壮大。隐喻作为人们在与自然界互动中使用语言时所涉及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与新词语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就“X客”产生泛化的阶段,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本文以“over”一词为例就隐喻的运行机制及其在英语一词多义性中的应用进行阐述,讨论了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名量式合成词的大量出现应在量词和双音节词都发展较为成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类推方式产生;但个别用法可能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通过“名十一量”省略“一”词化而成.“车乘”在先秦已成词,“车两”在汉代成词,之间经过了“车乘/车两-车乘-车辆”的用法演变过程,现代汉语中只用“车辆”。  相似文献   

6.
“常常”、“往往”是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副词。“常常”表示(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往往”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由于二者词性相同,且都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特定的时间、地点、对象中总是出现某种情况,所以不少人使用时往往很  相似文献   

7.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以他提出的八项判断智力准则为基础的。英国学者利特尔莫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开创性地提出了“隐喻智力”的设想。文章在论述隐喻智力内涵的基础上,回顾了加德纳的智力判断准则,对“隐喻智力”成为多元智力家族中的一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隐喻普遍存在。从本质上来说,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概念体系。概念隐喻就是将具体的、熟悉的始源域概念映射到抽象的、陌生的目标域概念上,以理解抽象的、内在结构欠清晰的事物。概念隐喻主要研究隐喻概念中一般的、常规的模式,即常规隐喻,从而揭示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人类的认知始于身体经验的物质基础,因此,本文根据隐喻概念理论,以英汉身体部位词“脸(face)”、“限(eye)”为例,探讨身体部位词的常规隐喻,旨在对常规隐喻的研究作一补充。  相似文献   

9.
燕南 《英语沙龙》2010,(2):15-15
隐喻 隐喻(metaphor)即以一事物直接喻另一事物而不用“像”(1ike,as)这类比喻词。翻译英语隐喻不可太字面化,否则难以达意。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受教育者”一词已经不能较好地体现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形,用“学习者”代替“受教育者”不仅是对学生主动性强调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信息爆炸情况下师生教学关系的某种必然选择,在此情况下,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信任、接纳、尊重与多元沟通的关系,使学习者和教育者都能获得各自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认为”连用最早出现在宋代,但最初是短语,意义是“认(和没有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分辨、识别;承认)O1为(作为、做、当、担当)O3”;明代是“认为”词汇化萌芽期,意义是对人或事物有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清代词汇化程度较高,一直到现代汉语早期才彻底词汇化,之后“认为”一词的使用越来越灵活.  相似文献   

12.
隐喻从语言层次上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规隐喻和文学作品的诗性隐喻。布莱克的“The Tiger”一诗的隐喻历来被津津乐道,文章旨在用诗性隐喻来解读“老虎”一词的多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观察流行词汇的演变,对研究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隐喻的角度,结合大型语料库,通过对“纠结”一词的用法和词义的实证分析发现:该流行词得以进入主流媒体主要是由于其现代用法呈现语义固定化,用法隐喻化,应用领域扩大化.  相似文献   

14.
在“A×B-样Y”中,“一样”有三种语用含义:一种是对A和B的某种共同因素进行是非判断。我们叫做“是非比较”;第二种是对A和B的某种具体的共同因素进行程度上的比较,我们叫做“程度比较”;第三种是对具有某种具体的共同因素的A和B进行范围上的整合归并,从而与其他不具备这种因素的事物区别开来,我们叫做“范围比较”。在“A×B-样Y”中,“一样”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后面往往跟一些词或句子。然而在这种句型的肯否定形式中,“一样”与“不一样”对后面词或句子的选择限制条件是不完全对称的。留学生由于认识不到这种“不对称”,常常出现类推性错误。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它是利用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借助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即人们认知过程中从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但是,世界上的语言不同,各民族对世界的理解也不相同。因此,根植于文化土壤中的隐喻认知,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隐喻思维模式的共性,但有时也不可避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所以,汉英民族对颜色域中的红色和red的隐喻认知也不例外。基于此,本文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之文化非同性理论出发,试图探讨汉语颜色词“红”和英语颜色词“red”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不同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了”是助词,在汉语中它常附着于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或语气。《火烧云》一文中,“了”竟出现了22处之多,给课文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7.
隐喻翻译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是跨文化的交流。作为隐喻翻译的中介,译者必须熟悉和了解“多元文化”的因素,才能做到对隐喻翻译的“忠实”和“通顺”.本文从隐喻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入手,着眼于隐喻翻译中的多元文化制约因素,以期探讨跨文化视域下隐喻翻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眼”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现代语文》2006,(6):27-29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本文将秉着认知语言学的这个信条,来观察汉语中一些涉及到“眼睛”的词或成语以及熟语,从“看是接触”及“看是理解”这两个潜藏于概念中的隐喻,意在探明我们概念系统的隐喻性,探明“隐喻是无所不在的原理”(Richards,1965:92)并进一步探索隐喻的激发机制——是什么使我们选择一个相异的领域来操作和理解原域。  相似文献   

19.
“东西”一词出现在唐朝以后。在元朝的白话作品中大量使用,一些被指认为“(南)宋话本”的话本中也有“东西”一词,很明显,“东西”流行于元代,但或许在南宋时已经出现。因此,“东西”一词最早只能出现于五代至宋之间。  相似文献   

20.
在日语口语中,有一个无法忽视的“无助词现象”。这种语法现象在日语中古来有之。日语中的“零助词”,区别于一般的“助词省略”,是一种可以实现某种积极的机能作用的,没有助词更自然的独立的语法现象。“零助词”在助词体系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信号性”与“柔和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日语口语中自然出现的“零助词”句子。同时,也越来越迫切需要把零助词语法列入日语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