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北五味子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样品采用HNO3-HCl O4湿法消化,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元素的含量。结果:北五味子药材中均含有Cu元素,在2μg/m L-6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9),回收率为:99.57%,RSD为:1.16%。结论:南、北五味子中均含有铜元素,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精密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不同温度下结合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北五味子种子进行层积处理,探索北五味子种子的发芽特点。结果是低温、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北五味子种子的发芽率,但表现出发芽不整齐的野生特性。  相似文献   

3.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南五味子属Kadsura 11种植物36个样品的种子宏观形态及种皮微 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种子形状为肾形、椭球形、心形或肾状扁球形。在扫描电镜下种子表 面特征有种间差异,其纹饰可分为3种类型,即近平滑型、负网纹型和网纹型。短梗南五味子K. borneensis和披针叶南五味子K.lanceolata为近平滑型,其种子表面近平滑;黑老虎K.coccinea和柄果 南五味子K.verrucosa 为负网纹型,其种子表面具负网纹,网眼凸起,网脊凹陷;异形南五味子K.hetero- clita、毛南五味子K.induta、南五味子K.japonica、冷饭藤K.oblongifloia、狭叶南五味子K.  angustifolia、 南洋南五味子K.scandens 和大叶南五味子K.marmorata为网纹型,其种子表面具网纹,网眼凹陷,网脊 凸起,此类型在南五味子属中最为普遍。种皮微形态特征在种内相当稳定,在一些种的划分上具有较重 要的意义。南五味子属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多子南五味子K.polysperma和凤庆南五味子 K. interior 归并入异形南五味子以及将长梗南五味子K.longipedunculata归并入南五味子的分类学处理。本文还对南五味子属植物种皮微形态的各种类型的演化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23种、6变种和1变型的91份花粉的形态。其 中5种、4变种和1变型的花粉形态为首次报道。该科花粉为单花粉,异极,辐射对称,扁球形至超扁球 形,其萌发沟的排列格局在被子植物中是独一无二的。若按萌发沟的数目划分,该科花粉可分为3沟型 和6沟型两个类型。外壁为网状纹饰,网眼的大小和网脊的宽度与花的形态有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 不支持Praglowski对该科花粉用网眼大小来划分类型的作法,认为对他关于3长沟汇聚的一极即花粉的 远极的结论应作进一步探讨;不支持一些学者认为南五味子属Kadsura比五味子属Schisandra原始的观 点。根据研究结果可认为,南五味于属的总体演化水平高于五味子属,它们可能是源于共同祖先、沿两条不同的路线平行演化的两个近缘类群。  相似文献   

5.
北五味子栽培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近几年在东北发展呈迅猛态势,随之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也日益显现。北五味子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病,呈蔓延趋势。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就病害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技术进行论述。供各位在生产实际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L9(34)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探讨了超声波法提取北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050W、料液比1:20、温度70℃、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提取北五味子木脂素的得率为6.25%。  相似文献   

7.
五味子果实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检测波长为254nm,标准曲线线性关系R2是0.9907,相对标准偏差是0.48%,平均加样回收率是99.14%。研究表明,这样的方法比较准确,是五味子生药及成品药中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南五味子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五味子主要含有三萜类和木脂素类两大类成分。南五味子具有避免肝脏受损、促进肝脏细胞再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作用、抗氧化作用等活性。本文对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五味子多糖具有保肝、增强免疫、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五味子多糖主要测定方法有空间排阻色谱法、分配色谱法、衍生检测法、比色法、配位体交换色谱法、阴离子交换色谱法、紫外、示差、传统的滴定法等。本文对五味子多糖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北五味子人工园建立时园地的选设、区划及苗木移栽技术,并着重介绍了北五味子人工园的各项丰产栽培技术,对生产应用单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滕本。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亦产。吉林、辽宁所产者质量最佳,素有“辽五味”这称。以成熟果实入药。五味子在我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以南各林区,甚普遍,常生于次生阔叶林中,缠绕在乔木或大灌木的树干上,直达树顶。果为著名中药,又可酿果酒。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很有帮助,主要分析了五味子的基本习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五味子的育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糖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的性质,用乙醇作为沉淀剂对北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所提取的多糖总伴有蛋白类物质的存在,可用Sevage法将其除去,结果表明提取的平均含量为6.57%,且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滕本。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亦产。吉林、辽宁所产者质量最佳,素有“辽五味”这称。以成熟果实入药。五味子在我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以南各林区,甚普遍,常生于次生阔叶林中,缠绕在乔木或大灌木的树干上,直达树顶。果为著名中药,又可酿果酒。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很有帮助,主要分析了五味子的基本习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五味子的育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肝益脾颗粒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C18柱(5um, 150X4.6mm),以乙腈-甲醇-0.1%磷酸(39:16.7:44.3)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五味子醇甲线性范围为0.11792~0.5896μg,r=0.9998,回收率为98.22%,RSD=0.6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北五味子、胡萝卜为主要原料生产复合保健饮料的工艺。本研究通过对胡萝卜去皮方法的对比试验、原料配比的正交试验以及稳定剂的对比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生产工业。开发出了一种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北五味子和胡萝卜特有香味、稳定性好的新型功能性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6.
报道南五味子属Kadsura的黑老虎K. coccinea (Lem.) A. C. Smith在印度尼西亚的分布新记录,毛南五味子K. induta A. C. Smith在中国贵州的分布新记录,冷饭藤K. oblongifolia Merrill在中国福建和台湾以及越南的分布新记录,补充或纠正了前人对毛南五味子的形态描述,取消了Saunders对海南黑老虎K. hainanensis Merrill和冷饭藤所作的后选模式。  相似文献   

17.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采用YMC-Pack ODS—A C18反相色谱柱(5μm.4.6mm×150mm),流动相甲醇-水(6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五味子醇甲在0.164μg-0.65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五味子醇甲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2%。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此次分析的目的是对单味药北五味子进行血清成分研究,寻找给药后血清中存在的活性成分。方法是通过HPLC建立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空白血清、给药血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现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护肝片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固定相为USAAgilentZORBAXSB—C18柱(5μm,4.6mm×250mm),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五味子醇甲在30.5—274.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五味子醇甲的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为0.91%(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护肝片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子含有五味子素、维生素C、五味子醇、五味子酯、五味子素C、五味子醇A、华中五味子酯D、橙花叔醇、五味子素B、华中五味子酯E、五味子醇A等成分。五味子具有提高机体活动机能、减轻和解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抗衰老、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改善肺功能、调节胃液分泌、保护肝脏、抑制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繁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