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齐海丽 《学会》2009,(7):15-18
新农村建设是在席卷全球的共同治理模式背景下提出的。从理论上看,多中心理论为农村民间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实诉求中,农村组织的缺位使其参与更具迫切性。虽然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民间组织角色发挥的因素。因此,应该从政府的扶持与支援、农村民间组织自身管理模式的创新入手,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农村民间组织,保障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发挥。  相似文献   

2.
黄浩明 《学会》2008,(4):3-7
国际民间组织与中国民间组织合作,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项目,更重要的是观念、管理经验,这对中国政府的扶贫管理具有拾遗补阙的作用。中国加入WTO后,民间组织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为应对国际民间组织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政府应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加强对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事业的研究,逐步建立民间组织支持型机构;处理好国外民间组织进入中国的问题,处理好国外民间组织与我国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强我国民间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3.
陶传进 《学会》2005,(11):30
环境保护民间组织(ENGO)以公益行为为主,不单中国的情形如此。在世界范围内,一些研究表达了人们志愿性地从事环保行为中的得失:志愿者的行动已经无法用他们从行动中所获得的利益报酬来解释,因为自愿奉献行为的成本已经超过了人们因此而获得的报酬。显然,这种与市场机制不同的行为逻辑有着它自身的价值基础。根据人们的已有研究,环境保护行为背后的动机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积极态度与价值认可;二是所谓的自我超越性价值,即更关注他人福祉的慈善与普遍主义价值观。中国的ENGO是否也是这样的呢?调查数据显示,在形式上,中国的ENGO…  相似文献   

4.
丁艳华  万江红 《学会》2008,(2):27-30
该文从农村民间组织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农村民间组织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博弈"功能、弥补"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功能、充当农村社会"安全阀"机制的功能,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合作经济性组织、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农村社会维权性组织等三类组织,最后提出了应从法律、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以及完善自身组织上加强农村民间组织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村民间组织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艳华  万江红 《学会》2006,(10):14-17
本文从农村民间组织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农村民间组织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博弈”功能、弥补“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功能、充当农村社会“安全阀”机制的功能,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合作经济性组织、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农村社会维权性组织等三类组织,最后提出了应从法律上、从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上、从完善自身组织上加强农村民间组织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孙燕 《学会》2009,(9):29-32
从农村基层民间组织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基层民间组织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博弈"功能、弥补"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功能、充当农村社会"安全阀"的功能,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合作经济性组织、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农村社会维权性组织等三类组织,最后提出了应从法律、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以及完善自身组织上加强农村基层民间组织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村民间组织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洪彬 《学会》2007,(6):7-10
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存在资金短缺、独立性差、组织威信缺失及相关法规与组织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强化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加强和扩大民间组织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合作,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胡洪彬 《学会》2008,(2):30-33
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存在资金短缺、独立性差、组织威信缺失及相关法规与组织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强化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加强和扩大民间组织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合作,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学会》2006,(10):F0002-F0002
2006年9月19日,民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民间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启动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147家民间组织,联合向广大民间组织发出倡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千方百计地开展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支持项目和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开发、管理的“民间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信息平台(http://www.chinanpo.gov.cn)同步开通。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出席了“民间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启动仪式,并点击开通“民间组…  相似文献   

10.
高镜 《学会》2017,(9):5-12
民间组织制度化是指民间组织在制度环境中规范化和合法化的过程。本文基于对武汉市Q艺术团成长过程的调查研究,发现民间组织在资源交换、合法化需求与精英(即领导者)主导三种逻辑相互作用下逐步实现了制度化。民间组织制度化使其在资源争取、长期稳定发展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制度化的不断推进,民间组织也面临着依附性增强、自主性退化、体制化严重,自治性受限的危险,因此需要政府明确自身职责范围,采取一定的方式落实服务。民间组织应正视自身社会性身份,以及与政府的行政关系,积极探索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合作,以防止陷入体制附属品(行政化)和僵死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