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哲学在20世纪的蓬勃发展中,形成了逻辑经验主义、批评理性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和后历史主义众多流派,先后经历了“语言转向”、“解释转向”、“修辞转向”[1]。“修辞转向”之后,科学哲学似乎走到了尽头,清晰的思想发展脉络模糊了,研究趋向不明显了,难怪费耶阿本德悲观地说,科学哲学只有伟大的过去而不再有辉煌的未来。认知科学在70年代末的兴起,使科学哲学再度焕发了青春。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国际权威刊物PhilosophyofScience近20年来关于科学认知问题研究的论文数量在不断增加(70年代17篇,80年代41篇,90年代54篇),更多的科学哲…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术思想领域的著名刊物《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已走过了2 0年的历程。2 0年筚路蓝缕,化育学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对我国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她2 0华诞来临之际,笔者想谈谈对刊物“自然辩证法理论”栏目的一点感想。笔者认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最具特色的栏目是“自然辩证法理论”栏目。说这个栏目最具特色乃是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辩证法”一词就一直处于被解构的状态,主张把“自然辩证法”肢解为“科技哲学”、“科技史学”和“科技社会学”等规范性学科、主张以这些学科取而代之并进而主张取消“自然辩…  相似文献   

3.
科学哲学中非理性主义思潮兴起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科学的理性主义传统造就了科学哲学的理性主义 ,但是 2 0世纪 6 0年代以后兴起的非理性主义科学哲学思潮说明 ,科学哲学中非理性主义产生是传统理性主义科学观的固有矛盾所致 ,是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自然结果 ,具有某种内在的逻辑。  相似文献   

4.
S&TS ,是英文“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的缩写,即关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或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2 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欧美诞生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将传统的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学史、技术史等学科整合在一起,形成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内学者普遍将其翻译为“科学技术学”。近年来,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已在我国学术界逐渐兴起。值此《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 0周年之际,我要予以高度评价的正是这一刊物有关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导向。首先,《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科学哲学曾是20世纪最重要的学术思想源之一,也曾是推动20世纪人类思想文化进步的强大动力之一。胡塞尔、罗素、卡尔纳普、波普尔、奎因、库恩这些20世纪最具影响的哲学家,无不是从求解科学的哲学难题展开其哲学思想的探索和创造。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科学哲学却日益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扰之中,以至于费耶阿本德干脆宣布科学哲学是“有一个伟大过去的学科”。[1]此后,随着后现代极端泛文化主义思潮指向科学的强势攻击,随着对科学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勃兴,科学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一度几近四面楚歌的处境。学术思想领域的这一状况甚至…  相似文献   

6.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0世纪 2 0年代末产生的斯大林模式曾被奉为社会主义的经典样板 ,这一模式实行思想垄断 ,根据“左”的方针处理科学技术与政治、与意识形态、与哲学的关系 ,使苏联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走入歧途 ,哲学被扭曲为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宗教信条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然科学哲学历史上的这场噩梦是从反机械论和反德波林派开始的。半个世纪过去 ,这两桩公案已经被淡忘 ,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 ,至今仍然有许多隐晦不明之处。由于我国曾经走过类似的道路 ,研究自然辩证法史上的这两桩经典案例 ,澄清历史迷雾 ,汲取历史教训 ,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仍有重大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以21世纪的目光理性地审视与回顾20世纪科学哲学异彩纷呈的发展时,不难看出:科学哲学的理性发展有着其显然的、清晰的脉络,即“以‘语言转向’、‘解释转向’和‘修辞转向’这三个环节为基点和中枢,展示了哲学思潮演化的历史进程、趋势定向和理性重建的模型及其各种特征”[。1]透过其浩繁的著作、众多的流派、繁杂的观点与激烈的论争,我们会自然地发现:一方面,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无疑最广泛地标示了科学哲学浪潮的主题趋势;另一方面,由于上述“三大转向”的不可逆转,科学哲学探讨的意向性构建又成为两大思潮在后现代…  相似文献   

8.
在 2 0世纪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发展中 ,作为反实在论之先驱的弗雷格 ,其哲学及其逻辑学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一方面 ,弗雷格早期的现代逻辑思想影响了 2 0世纪的反实在论者们 ,直接促成了逻辑—语形分析方法的形成 ,从而使这一方法成为他们构造、阐释和评价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 ,其后期的语义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 2 0世纪的反实在论甚至整个科学哲学领域。因此 ,对弗雷格的语义学进行系统的考察 ,对于理解和把握 2 0世纪反实在论的发展和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2 0年的风风雨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迎来2 0华诞,八方学者以不同方式各展才华表示祝贺。我们也想奉献一份有些特色的礼物。找来《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所有杂志,一本本过目,在翻阅过程中,我们从杂志2 0年来栏目和内容的历史变迁中隐约看到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历史。由此,一个题目浮现脑海:中国技术哲学发展历史之缩影———《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技术论”专栏2 0年回顾。透过一本杂志作为窗口达成对一门学科发展的考察和了解,不仅要求这本杂志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学术影响力,而且其在促进这门学科发展中理应起着不可替代之作用。《科学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6 0年代末发现的弦理论经历“超弦理论”和“M -理论”的二次科学革命后 ,统一了相对论与量子场论 ,提出弦是宇宙的最基本组成物 ,弦在多维时空中的不同运动模式形成基本粒子和场。它不仅对物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且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对于弦理论的全面探讨将会大大促进科学技术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试论情报用户研究中受众理论的引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情报学与传播学的相关性情报学是在不断吸纳其他相关学科充实自身的过程中发展完善的 ,与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进步密不可分 ,传播学也是其中一门重要的相关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们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交流的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孕育于 2 0世纪 2 0年代 ,正式诞生于 5 0年代。图书情报学最早引入传播学理论的是谢拉 ,他的社会认识论以及由此引出的信息交流说直接借鉴了传播学的相关原理 ,这一过程几乎与传播学的孕育与产生同步[1] 。此后 ,社会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萨拉塞维克强调情报学和传播学研究在人类交…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史研究的语境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标志着科学史研究的成熟。本文认为科学史研究在经历了最初的内史方法和过渡时期期的外史方法后,20世纪80年代后走向具有综合化和整合化的语境分析方法。语境分析方法的形成,标志着科学史的研究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语境分析方法主要有内外史统一方法、“辉格”与“反辉格”统一方法、历时共时方法、科学思想史与科学社会史统一方法和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统一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于20世纪60年代末学习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内在论的科学史和价值中立的科学哲学受到兴起的科学社会史的挑战。我放弃了单纯的科学主义,开始批判地看待科学。对科学和技术的批判成为70年代出现的科学技术元研究的重要内容。从1970年以来,我在韩国许多大学开设了STS以及科学史、科学哲学方面的新课程,积极参与了环保相关的民间运动。目前主要集中于国际层面的科技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记为AI)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既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人工智能又称为智能模拟,是用计算机系统模仿人类的感知、思维、推理等思维活动。它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争是 2 0世纪以来全球文化争论的焦点 ,特别是 2 0世纪末 ,爆发了史无前例、席卷全球的“科学大战”。这场争论的核心是后现代科学观和正统科学观之间的分歧和对立 ,很多国际著名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都卷入激烈的论战之中 ,因而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并势必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产生影响。因此 ,我们特意组织这次笔谈 ,意欲认真检讨后现代科学观的本质和“科学大战”的意义 ,深化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解 ,从而为科学和人文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为了避免笔谈的雷同 ,希望参加笔谈的同志能从多层面、多视角发表对“科学大战与后现代科学观”的有特色的看法 ,从而把这次笔谈讨论引向深入。今后 ,我们不定期地将组织一些对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讨论 ,希望读者、作者提供好的笔谈选题 ,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科学哲学过渡到了"后经验主义"时代.逻辑经验主义的静态逻辑分析方法受到排斥,科学哲学家将目光更多集中到了科学的历史、社会等外部因素方面,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哲学研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文章认为,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对科学发展模式、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地位理解的变化,其中的核心是一种实践论科学哲学逐渐取代了传统表象主义、认知主义的科学哲学,人类"生活世界"成为科学哲学研究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7.
 苏联科学史家科热伏尼科夫指出,苏联科学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斯大林恐怖与专制统治时期,“科学并不糟糕”反而做出了最出色的成就。这一发现被称为“科热伏尼科夫佯谬”,在科学史界得到承认并流传至今。但笔者认为,“科热伏尼科夫佯谬”中的某些论点应该重新认识:苏联科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不是斯大林恐怖统治时期;20世纪30、40年代的科学成就的获得,也不仅仅是因为恐怖统治使科学家远离政治、专心学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科学高度发展的一个世纪 ,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既内在地主宰和引导着我们的生活 ,也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在科学发展的这个黄金时代 ,科学哲学无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前途的研究领域。然而 ,2 0世纪的西方科学哲学在经历了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三个阶段的发展高峰之后 ,目前 ,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 ,代表科学哲学研究主流路径的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论证方式 ,正面临着在原有框架内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 ,隐入了无法自救的困境。与此同时 ,对各门自然科学前沿中的…  相似文献   

19.
华罗庚从纯数学研究转向简单的“双法”推广,令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但将其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政治背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我们也许能够理解华罗庚的选择,能够解释当时中国科学之命运.回顾我国科学发展的这段历史,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处理政治与科学的关系,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哲学的文化研究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哲学的发展,除了自身内部的逻辑张力外,还受到外部的两个“大环境”的影响:一是科学,特别是重大科学理论发展的状况,比如,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革命对当时的科学哲学的发展就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是哲学主流的走向,科学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密切,可以说,科学哲学是在作为更大背景的西方哲学中发展的,后者的每一次重大理论发展都会对前者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随着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及盛行,后现代科学哲学亦成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态势。实际上,西方科学哲学也一直存在着两个相应的发展主流:一是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这一分支更多地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