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让西方美学接受中国美学需要一定的时间,把中国美学纳入西方体系是否有削足适履之嫌呢?也许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会使中国的美学类推到文化都得到西方的聚焦,到时候应该是西方学者来续写这本《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吧。  相似文献   

2.
梁娜 《大观周刊》2012,(47):45-45,33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和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诗学》是西方美学和哲学史上最宝贵的一份遗产。西方的悲剧学说主要起源于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悲剧学说主要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中,他《诗学》中的悲剧论影响了西方悲剧学的发展和演变,为西方“悲剧”这个范畴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剖析悲剧的艺术特征、构成要素、审美意义和价值, 在论悲剧中展开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左漪漪 《现代传播》2023,(12):117-126
在中西美学对话的语境中,译介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研究对西方美学的接受情况对于当下美学学科的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978—2000年这一时段内,思想解放的浪潮和学术热情的高涨使我国对西方美学的译介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关注的时代、流派、美学家也较为全面。德、法、美、英四国占据着译介的主导地位,罗兰·巴特、尼采与弗洛伊德成为这个时代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由此初步建立起了我国接受与研究西方美学所遵循的基本学术思路。将之放置在建国以来中国对西方美学接受的整体历史框架里,这一时段对于我国接受西方美学总体特征可以总结为“重启”与“开新”,出现了三种重要的“范式转变”:认知的改变,自主性的选择以及本土问题意识的引入。这些转变促进了西方美学与本土美学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方审美经验观念史》立足于西方,对审美观念做了一番详尽的梳理,对中国有志于西方美学探讨的人士来讲,不失为一本系统的专著。美学作为一门学问,源远流长,它和任何学科一样,有一个成长史,并且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共同成长。美学的审美导向,在异彩纷呈的流派当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现代性的曲折展开,西方美学在中国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梁启超和蔡元培等人对西方美学的输入开始,美学就成为中国现代的一门学科。但在1949年以前,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还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其原因是,当代的西学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学术本身,而是因为政治上的救亡图存,这就导致了现代中国急追的政治环  相似文献   

6.
五、美学美学方面的著作,在50年代曾出版了6集《美学问题讨论集》以及几本个人的文集。60年代的头5年,翻译出版了一些苏联、西方的美学论著,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代表了当时中国对西方美学理论研究的水平。70年代末以来,社会对美学的关注和兴趣日益增长,形成了美学书籍出版的热潮。1981年出版了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之后,具有相当水准的学术专著一本本问世,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学史著作的出版。第一本问世的中国美学史著作是文  相似文献   

7.
理智上普遍意识到基督教与西方美学的复杂关系,与具体认识基督教信仰中的美学观念,进而肯定基督教美学的特定存在,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实际上,近现代西方美学界的许多人,并不相信在基督教的天国中能够生存一片美学的花圃。  相似文献   

8.
编一部《当代西方美学思潮评述》是我两年前的计划,至今更感到必要。两年前,我和我的同事编辑了一套“当代西方美学名著译文丛书”,比较系统地从纵向与横向的结合上,探索了当代西方美学迷宫的奥秘。辽宁人民出版社这套丛书出版的成功,促使我  相似文献   

9.
西方美学史的系统研究是一个难度很高的课题。特别在我国美学界巨匠朱光潜先生的力作《西方美学史》已经标立的情况下,以朱先生的美学阅历之博,占有材料之丰,钻研美学之深邃,很容易使后来想另就西方美学史论著者怯步。但问题是史的研究总难免囿于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在中国出现危机。早在20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经放弃了对美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而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兴起,各种美学体系都被解构成语言的碎片,传统美学在当代西方也已面临悲剧的命运。在20世纪下半叶依然能保持繁荣的中国当代美学,在进入世纪末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的人文科学建设中,美学无疑是卓有成就的学科之一。这不仅体现在对美学基本理论的探讨上,也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整理和研究上,更体现在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和介绍上。不无遗憾的是,时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介绍,较集中的成果主要是在80年代后期。那时,有几个出版社或联合或分别地出版了一批美学译义从书,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状况,促进了我国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是在90年代以后,这种翻译和介绍的势头大大缩减,虽然尚有些零星的译作面世,但是较大规模的从书却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2.
作者的美学旨趣和风格之一,就是能够坚实地站立在传统美学的山峦之上,在新的历史语境,以自我的视野、悟性展开和现代西方美学的对话,从而倾听到目己的理论回声。  相似文献   

13.
和谐图书馆的构建对于读者和社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在美学视域下,通过对中西方关于"和谐"的美学讨论,从图书馆外部的物质环境和内部的人文环境出发,努力构建富有美学意义的和谐图书馆。  相似文献   

14.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奠定了东西方不同的艺术美学。在《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俄罗斯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依据“,又说,“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然雄霸了两千余年“。  相似文献   

15.
虽然都冠之以现代,但是相比较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似乎不那么吸引人,也不如西方美学研究那么热闹。总的说来,中国现代美学的研究在学术日显繁荣的今天,就显得有些冷寂。事实上,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冷寂和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学说在中国美学史、思想史中的影响与地位是不相称的。  相似文献   

16.
和谐图书馆的构建对于读者和社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在美学视域下,通过对中西方关于"和谐"的美学讨论,从图书馆外部的物质环境和内部的人文环境出发,努力构建富有美学意义的和谐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程孟辉先生主编的《现代西方美学》近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 全书分上、下两编,对20世纪(包括19世纪末)的现代西方美学作了一次较为清晰的梳理。本书介绍了22个美学流派,包括表现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移情学派等等,基本包含了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美学理论思潮。正像编者在导言中所说的,“这些流派有的历久不衰,有的风靡一时,有的至今余波未逝,有的则方兴未艾”。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一定可以对现代西方美学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的把握。 这本《现代西方美学》与同类型著作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神学美学不仅是我国美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盲区,而且由于受长期以来我们对唯心主义和宗教所持的简单化批判态度的影响,常常对它怀有种种偏见,以致我们在接受西方美学遗产的时候,所着眼的仅仅是古希腊、罗马和近现代这些领域,很少关注中世纪神学美学,这  相似文献   

19.
在近10年的美学研究中,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一个道理:当代社会生活和当代艺术的发展迫切要求产生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美学体系,即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但是,所谓“现代美学”,绝不是如有些人所理解的,简单地等同于20世纪的西方美学。“现代”是一个全球概念。“现代美学”应当是站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度,吞吐东西方文化的全部精华所建设起来的、真正国际性的学科。正是根据这一理解,我认为,尽管当代西方各种美学流派层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的美学继承了传统美学的优秀资源,并以西方哲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阐释了艺术与审美的融合过程,最终形成其中西兼容的美学新类型。他的美学思想指导着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