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15,(4):70-72
云南是中国内陆地震的多发区,在云南推广建筑减隔震技术对于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水平和节约工程造价具有重大意义。建设减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由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组成的隔震层,通过改变结构体系震动特性,延长结构周期。云南减隔震技术研发与全国同步。1993年,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等单位承担的"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隔震橡胶支座开发研究",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从实证上说明建筑减隔震技术具有经济实用性。建筑减隔震技术,技术成熟,可使建筑物节省造价,只要采取适宜的推广模式,就能实现以科技应对自然灾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建筑隔震结构的概念、以及隔震层组成、隔震支座构造进行了介绍,概括了隔震结构的发展及工程应用情况。说明隔震结构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隔震建筑大量采用的是板式橡胶支座,其生产工艺和设计方法较为成熟;旨在提高橡胶隔震支座阻尼的高阻尼橡胶支座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桥梁工程,铅芯支座因铅对环境的污染已被高阻尼橡胶支座所代替,滑动隔震支座在一些工程中与橡胶支座联合使用构成混合隔震,隔震效果明显,但设计缺乏规范的支撑。未来隔震技术将会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隔震技术是采用一种特殊措施来隔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使建筑物在地震时只产生很小的振动,这种振动不致造成结构和设施的破坏,还能保证结构上的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利用叠层橡胶支座对福建某地商住楼工程进行隔震设计,适当地提高它抵抗超烈度地震的能力,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情况时提供一种有意义的、经验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某历史保护建筑由于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且受到地铁振动的困扰,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对其采用叠层橡胶支座进行隔震加固。对隔震加固的施工方案及流程进行介绍,着重对隔震加固中的地基托换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为现行隔震加固施工技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震不仅会对建筑物的使用造成影响,而且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隔震减震,避免震害是现代建筑建设的重要任务,隔震减震在现代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的问题与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各门学科的交叉发展,使得隔震减震技术的运用走上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对隔震装置的动力学分析,发现自振振动在结构的地震反应中经常占有主导地位,不能够忽略。那么运用动力学理论分析,找到结构反应的最大控制量,就能够进而去寻找最合适的材料来制造隔震减震装置,这样就有希望把被动控制技术推向一个新高。  相似文献   

8.
王有新  陶忠  赵东龙 《科技通报》2023,(7):55-61+69
由于普通摩擦摆隔震支座无法控制支座提离的情况,利用弹簧改进后,可减小提离量,且可提供一定抗倾覆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弹簧改进型单凹面摩擦摆隔震支座(spring-single concave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 S-SCFPB)。介绍了S-SCFPB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通过静力平衡原理推导S-SCFPB在平面内运动时力与位移的关系式。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隔震支座进行精细化建模,并将2种隔震支座(SCFPB和S-SCFPB)的滞回曲线进行对比。利用ETABS有限元软件进行算例实体建模,并对S-SCFPB隔震结构和SCFPB隔震结构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对比两种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分析结果表明:S-SCFPB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滞回曲线吻合较好,可知推导的理论公式较合理;相对于SCFPB,S-SCFPB的滞回曲线更饱满,说明S-SCFPB具有更好的滞回耗能能力;相对于SCFPB隔震结构,S-SCFPB隔震结构的支座水平位移和脱空位移均有所减小,说明增加弹簧装置可以提供一定的抗倾覆能力,并且对于支座的脱空提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抗震设防、抗震性能欠佳的建筑物,为了能够确保这些建筑安全使用并发挥其应有的建筑功能,要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及加固。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对优于传统抗震加固方法的隔震加固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指出隔震加固方法更加适合现代建筑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从工程结构领域,对隔震的原理和特点进行评述,并分析了隔震支座的作用机理,通过一个算例对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进行对比,从而证明了隔震结构的有效性,并且从工程设计角度提出了隔震结构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减震、隔震技术是通过采用减震、隔震装置将结构尽可能与地震地面运动分隔开来,从而大大减少传递到上部结构的地震力和能量;减、隔震支座不仅满足支承要求,同时还具备了减震、防震等功能。在此介绍了三种橡胶隔震支座:板式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其中铅芯橡胶支座以其优良的使用性能及广泛的适用性而备受青睐。文中还分析了橡胶支座的基本构造特征和隔震的基本原理,并对铅芯橡胶支座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房屋结构抗震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和不足,本论文对层间隔震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首先简单分析了层间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层间隔震结构的简化设计,给出了层间隔震结构的设计计算,据此进行了隔震结构简化设计步骤,对于进一步优化层间隔震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筑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从原始的应用于建筑桥梁工程中,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的重要建筑工程中.本文结合实例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型高层建筑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而对于这些高层建筑来讲,尤其是超高层建筑,良好的防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强,层数较多,高度大,当建筑底部因外界作用力发生震动时,通常是在发生地震时,由底部传达到建筑上部的震动程度将会加倍,给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带来很大威胁。目前,对于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进行隔震结构设计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现本文就针对超高层建筑的隔震结构设计技术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事业迅猛发展,桥梁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和提高,因此客观上要求桥梁抗震效能的增强与改善。本文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第一部分强调了加强桥梁隔震设计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桥梁隔震设计的相关理论,在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桥梁隔震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叶天生 《今日科苑》2010,(10):27-27
随着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意识的加强,作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工程实例就建筑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申采用基础隔震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国外几栋隔震结构的强震观测结果,证实了隔震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事业迅猛发展,桥梁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和提高,因此客观上要求桥梁抗震效能的增强与改善。本文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第一部分强调了加强桥梁隔震设计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桥梁隔震设计的相关理论,在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桥梁隔震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应从概念设计入手,从宏观角度采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应采取适当的隔震、减震技术,降低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联动效应,同时要加强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总之,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及设施设备工程师要密切合作,共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建立的并联复合隔震结构计算模型,基于结构动力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地震作用下传统抗震结构、纯橡胶隔震结构、摩擦滑移隔震结构和并联复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体系能够显著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