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提出的"复杂范式"是对简单范式的补充和整合,他期望能用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理性主义代替简单的、静止的、封闭的理性主义。"复杂范式"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为基础,以自组织思想为中梁,以复杂性思维的基本原则为顶端,构筑了一个科学理论的大厦。  相似文献   

2.
布尔迪厄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他对库恩的"范式"思想的继承和批判。他创立的"惯习"概念保留了库恩思想的实践性的内涵。鉴于库恩的"范式"对科学自治和科学革命的描述的不足,他又用"科学场"观念取而代之,使科学实践与一般的实践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3.
科学史在科学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促进科学史的发展,加强对科学编史学的探索是必要的。库恩引入范式的概念说明了科学的革命发展模式,其科学发展理论为科学编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和方法。外史研究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真正受到重视和发展。历史发展证明,仅有内史或是外史都不利于我们真正了解科学的实际发展过程,只有内外史的结合才会有助于科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才会有助于我们对科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新兴产业发展正在涌现出一种科学与商业相融合的创新范式,可以称为"科学商业"。基于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分析,以科技哲学领域的范式理论为指导,首先证明科学商业是一种创新范式,接下来研究科学商业的世界观、行为模式、形成机制、关键问题等,从而构建科学商业的理论框架以指导相关产业创新。在此基础上,定性归纳了科学商业的接力创新、专业化提供、发展利基市场这三条主要创新轨道,为创新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未来营销大论战"中所提出的"营销范式转变"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本文首先针对管理营销理论内核中在观念层面与方法层面存在有不一致问题即"管理营销悖论"及其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解析,并对欧洲营销学家所持的关系营销范式将替代管理营销范式提出否定看法,主要理由是管理营销与关系营销在范式特点上不具有对立特点,关系营销仅仅是对管理营销在方法上进行了改进。本文认为,因为反应营销与管理营销在构成营销范式的各特点上是完全对立的,因此反应营销才是管理营销之后新的营销范式。  相似文献   

6.
以库恩所研究的"范式"为理论基础来透视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库恩的"范式"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掀起了科学哲学世界里的一场革命,可以归因于它不仅从"范式"革命的角度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高科技体系中和各种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中,无时无处不体现着"范式"的历史作用及内涵.在此所要阐述的观点是"范式"在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信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构建及意义,并力图使读者了解取得一种范式是任何一门科学领域的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对科学奖励的研究,存在两种范式.科学奖励"普遍主义"范式强调科学共同体依据科学家的贡献给予奖励,这种"成就一奖励"模式,是一种科学同行的内部奖励.科学奖励的"建构主义"范式着眼于社会中的科学,充分考虑科学奖励的社会因素,从以科学同行承认为主的内部奖励扩大到外部的社会奖励.论述了这两种科学奖励范式及其转换.  相似文献   

8.
简述情报科学范式的发展历程,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和情报科学认知范式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情报认知耗散结构模型",研究该模型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及其哲学渊源;以拓展情报认知理论,并赋予情报科学研究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科学产生以来,最大的一次科学革命,也是最深刻的一次范式转换,就是系统科学的诞生。系统科学与经典科学向来被认为是两种不同范式形态下的科学,但是从经典科学到系统科学,科学的进程与范式的转换并不是绝然断裂、没有任何联系的,而是在科学理论内部产生了一个承接与继起。笔者认为,量子理论就是这个承接与继起点,从方法论角度讲,量子理论体系内部孕育了二者沟通与衔接的信息,或者说,量子理论提供了经典科学与系统科学沟通的可能性。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范式理论,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实践和理论形成过程。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范式已经初步形成,中西医科学存在的共性和互补性以及实践的需要是新范式形成的基础,医学科学的实践优位而非理论优位是中西医结合新范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与创新发展呈现不确定、非连续、知识交叉、跨界融合等属性,渐进性创新范式对研究与增长的支持作用存在局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越来越依赖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及其所嵌入的国家创新体系支撑予以实现。研究亟待开发有助于解析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范式理论框架。因此基于战略导向的创新、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和全面创新的研究基础,提出"整合式创新"理论框架并融入中国情境。再以中国高铁产业案例为基础,对相关文本材料整理、编码和分析,验证"整合式创新"理论框架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中的应用,并补充该框架中的构念内涵。整合式创新及其在中国高铁产业的应用为中国情境下创新范式的涌现与重大科技创新实践的归纳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有意义的创新是以东方哲学智慧引领新时代人文精神复兴的全新创新范式。立足中国实际,从"人民性"、"整合性"、"责任性"、"底线性"四个维度解析了中国情境下有意义的创新的内在属性。为了挖掘有意义的创新的管理实践意义,研究提出了意义导向的科技创新管理新模式,并通过目标手段分析法,构建了"目标-需求-系统"三维一体的管理新模式的研究分析框架。最后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通过管理总系统架构、创新要素管理系统架构和供能装置三个设计案例,对意义导向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架构和关键软硬件设计的实践研究展开了前瞻性探讨,为科技主管部门实际开发和应用意义导向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默顿提出的优势积累理论经由朱克曼等人的研究和发展,已在包括科学社会学、职业生涯研究、生命历程分析、代际关系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讨论,成为解释不平等现象的一般机制。在对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和分层机制做深入考察时,优势积累理论既得到了众多经验证据的支持,形成了自洽的分析范式,也面临着一些相反的经验证据的挑战,难以解决的理论难题,以及学术和社会背景的局限。解析和反思优势积累理论,对理解科学社会学的中国化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狭义安全模型的缺陷和完善安全科学理论体系,基于安全科学和大安全观的视角,以系统安全为切入点,提出安全模型的"正向构建"范式,并构建广义安全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微匹配-微系统、中匹配-中系统、宏匹配-宏系统"3个层面解析广义安全模型的内涵和模型的特征。分析所建模型在促进安全系统学研究、安全科学原理研究、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安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功能和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广义安全模型是安全科学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及相关研究均具有显著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融合科学"是一种基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重大问题的科研新范式,被认为是人类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新机遇。推动"融合科学"意味着科研生态的根本性变革,其中一个最基础的方面是数据开放共享。文章总结了"融合科学"作为一种新科研范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了"融合科学"在基础数据方面的全学科、全流程和全景式等新要求,分析了数据开放共享支撑"融合科学"的成功实践,并展望了以开放数据推进实现"融合科学"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了解前沿技术对技术伦理研究范式演化路径的推动作用,在Web of Science平台检索国际技术伦理研究领域相关文献,根据文献逐年分布情况,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3个阶段的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展现国际技术伦理研究主题的演化路径:根据库恩范式转换理论,国际技术伦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无统一范式的前科学时期到具体技术领域的伦理研究范式的常规科学时期,并从"一般意义的技术的伦理思考范式""单一技术领域伦理研究范式"向"多元技术领域伦理研究范式"转换。通过可视化分析,以期及时、准确把握国际技术伦理研究动态,促进中国技术伦理研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Science of Science"到"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或从"科学学"到"科学技术学",不仅意味着研究对象从"科学"扩展到"技术",而且意味着研究范式的重大变迁。试图对这个历史演进过程中研究范式的变化做一个历史的考察,梳理研究理念变迁的历史线索,厘清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研究范式演变的趋向。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融合科学"新范式为人类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机构层面如何推动"融合科学"及其要求的数据开放共享,是当前科技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早提出了"融合科学"新范式,也是最早以该新范式建立专门研究机构的典型。文章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融合科学"的科赫研究所(Koch Institute)为案例,归纳分析该研究所在推动数据公开和共享方面的制度安排,以及与推动"融合科学"相关的设施和工作环境、人才培养、经费投入、科研项目设置等机制建设,以期为机构层面落实"融合科学"新范式及数据开放共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发表震惊了整个科学界,在书中库恩在用“范式”、“不可通约性”、“格式塔转换”、“科学共同体”、“常规科学”等概念系统完整地阐述了自己关于科学理论的革命性的发展模式。其中,“范式”这一概念理论体系是库恩整个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基础。文章就将从库恩科学范式理论角度探讨新中国民法发展及新中国民法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理念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以社交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新媒介背景下,学者们研究了影响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传播中的诸多重要因素,本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科学传播实证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范式,从而有助于未来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