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各国都纷纷选择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扩大区域内经济合作,以推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认识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希望通过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达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目的.在分析我国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以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以后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县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必然选择。我国目前入统经济实体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县级。要想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世界经济一体化,应首先在县域经济发展上作一下文章,因为这有其客观现实性和必要性。为此,适度调整行政区划、实行县域改革一体化、促进产业集群化等是推动县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区域金融与经济一体化自由化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作者就如何加强中部地区金融合作实现区域金融一体化,并促进金融与经济融合生长,形成中部经济圈,并最终实现全国金融经济一体化并与世界经济金融相联系作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两大主要思潮,两者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很多学者普遍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很大的负面的作用,他们主张,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淡化、限制消极因素,抑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排他性、区域性或集团性。本文认为虽然两者产生与发展有各自特殊的原因,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客观冲突,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面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应该尽快学会两腿走路,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5.
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蒋巍在《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写道,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繁荣。但是,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范围、合作方式等,都是在法律的规定和约束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王瑾 《历史学习》2000,(7):30-3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出现的新现象,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组织上通常表现为区域性经济集团。所谓区域性经济集团,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强有力的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和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内部产业发展差距过大。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在区域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发展、区域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主要城市之间的错位发展及区域城市的网络化发展等方面注意加强协调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战略性任务是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换驱动要素,保持经济中速稳定增长。"一带一路"建设务必遵循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形成两个"开放新格局":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前者要打破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和市场割据,对内对外全面开放,实现国内区域和跨区域经济一体化;后者通过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对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建"欧亚共同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在我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合作呈现的新格局中,驱动我国与东盟一体化合作中的贸易、投资、开放度等因素对经济趋同与制度建设的基本问题;运用常态的C—D型的总量生产函数形式,以区域一体化为制度变迁因素,实证研究得出了各国提高经济开放度有利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一体化与西部地区区域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基本规律,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向.经济一体化要求政府职能必须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然而在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区经济"与一体化要求相对立.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构建Ⅸ域政府与制度创新将会有力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逐步落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向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内部产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迁影响了就业需求结构的变化,并构成了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外部环境。在此背景下,首先阐述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方面主要特征,进而研究并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并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京津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标志的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东亚地区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之一,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得最为缓慢。本文总结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概述了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该区将以大区域的松散经济联合和次区域的经济集团化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是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蓬勃发展而形成的,尤其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之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包括以产品市场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政策一体化为研究对象的完善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新发展更加赋予该理论以综合性和多学科的特点。但是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深入发展,也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到一些超越现有理论体系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而这些,也为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经济文化,具体表现为不同的经济观念与行为。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克服行政分割、制度约束等显性障碍,也必须面对不同经济文化的冲突这类隐形障碍。本文以成渝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经济文化冲突的成因及对策进行简单分析,为解决这类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隐形难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教学中,要在把握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形式、特点、主要案例的基础上,将理论基础、经济效应、绩效原因分析、中国实践四个方面前沿领域作为重点,拓宽学习研究领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探讨都是一个热点话题,对两者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不仅对高等教育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两者关系的理论研究分别进行探讨,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在国内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我国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行政区经济在体制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共同体的过程。川渝合作建设经济一体化区域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制度建设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文章从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三个层面,研究了制度建设在川渝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改进和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加快与国际接轨,尽快融入全球化的同时,如何加强国内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的体制性障碍入手,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考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然后详细的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聚焦效应所产生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区城经济—体化对FDI动机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对FDI的国际经济协调和合作的影响.最后文章阐述了从前面影响中得到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