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的关系营销理念改变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由"一次性交易模式"转化为"持续性交易模式",由单一交易关系发展成多维的互动关系.谋求共同的利益是这种顾客关系营销的建立与发展的基点;以企业的"真诚"赢得顾客"忠诚"是关系纽带形成与发展机制的本质:顾客关系营销也是企业与顾客各自主动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本的逐利性和理性的“经纪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本性,往往会使部分市场主体倾向于违背生态规律,因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仅依靠政府的宣传、伦理和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必须建立相关的配套体系来引导市场主体,使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有内在的利益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高层管理团队(TMT)成员的选择行为,有时是理性的,有时是非理性的。在完全理性假设条件下,TMT信息共享陷入了"囚徒困境"。在理性和非理性行为并存的视角下,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深入剖析TMT信息主体共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高管成员着眼于长期利益,信息共享均衡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经典博弈论难以处理复杂系统的博弈问题.基于系统思想和博弈方法构建了一个囚徒博弈链模型.对经典的囚徒博弈问题进行了解析,得出了在注重长期声誉价值下,博弈双方均选择合作策略的条件.这说明,仅仅考虑单一博弈局势解释社会经济中存在的许多类似"囚徒困境"的博弈问题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博弈链思想为更合理地分析较为复杂的博弈问题拓展了思路.基于囚徒博弈链模型的分析表明.在社会注重声誉环境下,合作局面可以形成,人们将遵守道德准则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本的避利性和理性的“经纪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本性,往往会使部分市场主体倾向于违背生态规律,因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仅依靠政府的宣传、伦理和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必须建立相关的配套体系来引导市场主体.使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有内在的利益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以中小企业借款人、银行、政府和担保机构为市场主体的动态博弈模型,对各博弈主体在信贷市场上的子博弈精炼均衡下的最优行为选择进行分析,讨论要实现这一均衡所需要达到的条件,得出政府的科技投入在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微观机制中起极其关键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借助科技创新利益主体非对称性演化博弈分析的复制动态模型,对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科技创新行为进行博弈分析,重点探讨利益相关主体间的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动态演变过程,讨论演化参数结果的稳定性及如何形成稳定均衡策略,最后运用Matlab软件仿真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益双方科技创新意识越强、科技创新成本越小、利益双方获取的收益越大的条件下,系统更容易收敛于理想状态;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激励力度应当合理控制,激励力度过大容易使中小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最终使利益双方陷入一种不良"锁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数字图书馆与作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入手,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与作者之间的冲突及合作关系,通过矩阵探讨数字图书馆与作者的战略选择博弈,得出的结论是在尊重作者著作权的前提下,作者与数字图书馆合作会使二者都达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碳排放权交易中有限理性企业的减排行为的策略选择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有限理性企业的减排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减排行为的策略选择与其单位碳减排成本密切相关,当两企业的单位碳减排成本不断变化时,会出现多种演化稳定均衡。政府对进行自行减排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会激励企业进行自行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温修春  何芳 《软科学》2012,26(9):69-74
借鉴供应链集成思想,运用经济博弈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土地间接流转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分配问题。研究表明:土地流转链的整体收益与节点成员的参与合作程度成正相关,即不结盟时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小,全部参与人结盟时最大;在土地流转链达到最优状态下,农户、中介组织和种植企业的均衡利益分配依次递减;同时,在合作联盟中,各成员按股权"比例分成"更能体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公平合理性,但这也可能会带来比"固定租金"分配方式更高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重大工程项目中政府、社会资本与社会公众三个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利益博弈及其行为分析。将前景理论引入三方演化博弈分析过程,构建出不完全信息对称有限理性假设下的感知收益矩阵。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政府、社会资本、公众三方在利益驱动下的博弈策略选择机理。结合演化博弈结果的仿真数据分析,提出政府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奖惩力度、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以促使各方在项目预期目标与最终目标上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食品供给链中质量安全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分析了食品供给链中行为主体间在一次博弈、重复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的战略选择。分析表明,在市场中常见的一次性市场交易中食品供给链行为人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而选择不合作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在无限期的重复博弈中,食品链中行为人会达成一种合作均衡,从而实现食品供给的安全性。更进一步的KMRW声誉模型分析认为,在食品供给链参与人类型不确定这种不完全信息存在的情况下,行为主体间也会在有限期的重复博弈中实现一定阶段前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安徽省新镇府村"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具体项目为研究个案,具体分析了项目进村过程中基层政府、村干部和村民三方参与主体的行动策略和逻辑。研究认为:政府逻辑从公益主义和政绩主义出发,村干部遵循利益资本和情感惯习的逻辑,村民则是一种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的混合逻辑,三者逻辑中利益和情感的互动,影响了各自的行为选择,并共同推动了国家项目的顺利进村。  相似文献   

14.
中国获取海外石油资源的战略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石油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保障我国石油的稳定供给,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获取海外的石油资源,在这种形势下,为获取稀缺的石油资源,我国不可避免的与各利益相关国展开复杂的战略博弈。因此,作为石油输入大国的中国,如何选择正确的能源战略进行博弈成为一个亟代解决的课题。本文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AHP的博弈模型,为中国获取海外石油资源的战略博弈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接着,本文以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中国(石油输入国)、俄罗斯(石油输出国)双方的石油战略博弈作为实际案例,构建出中国的石油获取能力与俄罗斯利益最大化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详细的分析了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博弈过程;最终得出博弈结果:中、俄双方只有以”大合作小竞争”的战略思想作为理性的选择,方能使博弈的双方同时达到利益的最大化目的。同时,文章在最后对博弈模型尚需研究和完善的地方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5.
罗淼  赵俊 《科学.经济.社会》2012,30(2):161-165,17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纳入征收范围,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激烈,农地征收中的农民的利益维护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农民和开发商所扮演的不同博弈角色以及在博弈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在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制度缺乏理性所致.当前,应注重通过完善农地征收立法,提高农地征收补偿标准,规范政府征地行为,建立农地征收的程序性规范等措施,更好地维护农民在集体土地征收中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李铁斌 《科技广场》2012,(7):192-197
集体谈判是劳动者利益代表——企业工会或产业工会与资方组织之间就关切双方利益的实质性条款与程序性条款进行反复谈判与信息决策的过程。三方协商机制是政府、企业方和工会方就各方关心的问题在国家层面、地区层面或行业层面进行利益博弈和信息决策的过程。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集体谈判双方的自主博弈过程及产业工会干预下的双方反复博弈过程,对劳资双方组织博弈和企业劳动关系运作进行初步探索,并探讨劳、资、政三方协商过程中的三方博弈行为,分析了理性人假设条件下各方如何实现各自长期效用的最大化,期望对了解劳动关系的运作机理有所帮助,对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7.
学科知识是道德理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在2011版课程标准上曾明确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科特色及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思想,使小学数学理论与道德教育有效融合,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财务”一词,人们早已熟悉,它是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伦理是指财务活动的伦理性质和伦理特征,是财务行为所彰显的生存准则。然而,在“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博弈中,财务伦理失范的现象频频发生,极大地动摇了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主体的诚信信念。本文从财务管理的内蕴伦理性出发,剖析财务伦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武器装备采办管理的信息不对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内容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 ,用来说明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上 ,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市场运行效率问题。在不对称信息对策研究中 ,通常将对策中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 ,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不对称信息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进行。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是人都是有理性的 ,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可能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选择对委托人不利的行为 …  相似文献   

20.
在商务谈判中,谈判参与者的利益博弈是复杂的。有零和博弈还有非零和博弈。本文以二手市场谈判为例阐述了零和博弈,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阐述了非零和博弈。谈判参与者需要充分了解谈判中的博弈过程和利益格局,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