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好问与郝氏祖孙交往多,交谊厚,影响深。郝天挺对元好问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为通儒,文为名家”的文道合一和“坐视天民之毙,仁者不为”的淑世情怀。元好问对郝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今日能用中国之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的道统思想方面。  相似文献   

2.
金末文坛领袖元好问的诗词中,有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而殉情的同情和对封建家长横加阻拦导致婚姻悲剧的谴责;有对女子自主择婚而因男方爽约、家长催迫而死的怜惜.这些人文理念与《董西厢》对应,突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藩篱,在反封建礼教方面达到前代未有的高度,展示出金末胡汉文化交流的时代风貌.在男女同处于悲惨境地时,元好问把同情的天秤向女方倾斜,这也与契丹、女真的民俗风尚有关.  相似文献   

3.
元好问的诗学除受家学熏陶外,亦受到师承的影响,尤其是其论诗代表作<论诗三十首>,其中若干诗篇是受师承影响而作.元好问从游的名师如王中立、路铎、郝天挺、赵秉文和王若虚等人,都是一代名儒,对元好问的诗学观及人生观,有所涵育和启发.文章探析了<论诗三十首>与其师承关系,以利于进一步了解元好问的诗学批评.  相似文献   

4.
金元明诗话     
金为割据之邦,元明为统一之朝,顾诗坛巨擘,反挺生于前者。所谓巨擘,即《遗山集》之作者元好问是也。好问诗不独为金源一朝之冠,且可接轨唐宋诸大家,而俯视元明作者。其所以能致此者,殆有三端:一日博取前人之所长,兼师而不守一,学古而不摹古。早岁所作绝句《论诗三十  相似文献   

5.
在金元文坛巨匠元好问逝世750周年之际,由忻州师范学院和元好问学会、辽金文学学会共同举办的"纪念元好问逝世7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9日至12日,在元好问的故乡山西省忻州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6.
元好问将元结视为自己的远祖,诗中多次提到他.元好问从政治、隐逸、文学三个方面评价元结,评价较为客观.元好问也正是在这三个方面受到元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于元好问书刻作品的考释辨析,进一步厘清元好问书法观嬗变的脉络。从而得出元好问就是金元之际书学倡导复古的先行者的结论。郝经延续着这个脉络继续强调复古,源头也是可以追溯到元好问,这样元好问的在书学史上的意义就立刻凸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在金元文坛巨匠元好问逝世750周年之际,由忻州师范学院和元好问学会、辽金文学学会共同举办的“纪念元好问逝世7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9日至12日,在元好问的故乡山西省忻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内地、香港、日本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围绕元好问以及金元文学文化研究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议收到论文45篇,其中元好问研究论文37篇,包括元好问的思想观念、文学成就、诗学理论、诗词散文、续夷坚志、中州集、唐诗鼓吹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元好问在<论诗>中比较中肯地品评自汉魏迄于宋代的众多诗人流派及其作品.对于江西诗派之宗--黄庭坚,元好问是将他与江西诗派区别对待的,认为他既有功于宋诗的开创,但也开了宋诗以学问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弊端.对于江西诗派的一味摹拟,元好问给予尖锐的批评,并指出了他们不能面对现实的要害.在向古人学习的问题上,元好问之论较好的解决了借鉴古人与观照现实的关系问题.他的诗学主张,对诗歌创作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元好问所选<唐诗鼓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唐七言律诗选本,在明及清初,流传甚广,影响较大.此书共选录唐代96位诗人的596首诗,其中中晚唐诗人占绝大多数,盛唐仅6人,而历代享有盛名的李白、杜甫、韩愈、孟郊、白居易、元稹六位大诗人的诗却一首不选,原因颇耐人寻味.从六位诗人的诗作流传状况、选本选录情况及元好问本人对六人诗作的态度进行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元好问的诗学思想及其在选本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