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丽珍 《科教文汇》2009,(21):93-93
新课改的语文课回归语文味,要求教师自身先具备浓厚的语文味。课前具有独到的语文眼光,净化语文课堂,是前提条件;课中洋溢浓郁的“读味”、“品味”,是丰盈课堂语文味的关键环节;课余丰厚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的语文课回归语文味,要求教师自身先具备浓厚的语文味。课前具有独到的语文眼光,净化语文课堂,是前提条件;课中洋溢浓郁的"读味"、"品味",是丰盈课堂语文味的关键环节;课余丰厚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李苏平 《科学中国人》2014,(5S):194-194
语文人是文科学,语文课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阵地。然而,当前中职学生大多语文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解决这个问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巧妙开篇,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提问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语文美。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要让言语实践充盈绿色生态课堂,通过立足文本,扎实读书,丰富表象材料,让语文课堂富有生机;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言语实践中厚实起来,让语文课堂处处洋溢生命的光辉与和谐的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5.
陈靓 《内江科技》2011,32(6):208-208
分析和关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与课堂效率之间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提问的思考价值、提问的目的性、提问角度的巧妙性、难度适当性以及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等方面,合力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生成,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实施的需要,是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改变教学思路,让课堂与生活联动起来,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上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通过从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及实施策略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李洪梅 《科教文汇》2015,(2):120-121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成效,本文就在简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所遇到的两点问题,即: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有待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有待提升,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重视教材中的人文挖掘,寓教于情;强化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加强人文指导;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发挥示范作用三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邹方方 《科教文汇》2023,(1):155-158
“双减”政策的提出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出现的弊端亟待解决。如何顺应教育发展,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该文基于“双减”政策,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成效,本文就在简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所遇到的两点问题,即: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有待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有待提升,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重视教材中的人文挖掘,寓教于情;强化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加强人文指导;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发挥示范作用三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走的是应试路线,课堂中自然“讲授味”多些,而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则又因过分追求合作而多了些“活动味”。不得不说,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会让语文课“乏味”,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合作会让语文课“变味”。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得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让语文课真正富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