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I0003-I0003
据美国物理学家报道,研究人员对来自美国能源部费米实验室粒子加速器的数据分析后认为,可能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也可能是一种新的自然力。但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结果还需进一步分析以验证是否属实。本次实验研究是通过质子和反质子对撞以探索宇宙原理系列实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CDF实验组在对撞能量1.8 GeV的TEVATRON质子-反质子对撞机上观察到了顶夸克的证据。给出顶夸克的质量为174±10_(-12)~(+13)GeV/c~2,产生截面为13.9_(-4.8)~(+6.)Pb  相似文献   

3.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88-90
意大利-美国物理学家费米(Fermi,Enrico,1901-1954)(邮票F4a)出生于罗马。父亲是铁路职工,母亲是教师,费米是他们3个孩子中最小的。1922年费米以有关X射线衍射的优秀论文在比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几个月后,费米到德国,在玻恩B40N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24年回到意大利,1926年任罗马大学物理学教授,从事固体中电子统计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归根到底,世界是由费米子构成的。人们熟悉的质子和中子是费米子,组成它们的夸克也是费米子。电子的费米子本性是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基础(从而也是整个化学的基础)。由于1995年科学家取得了一项阶段性成就——在一种稀薄气体中实现了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因而近几年中费米子的亲戚——玻色子受到了很大重视。但现在该轮到费米子大出风头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科技》2003,(12):54-54
张双南,1979年从河南省确山县考入清华大学。1984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本科毕业,1984—1986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导师是何泽惠院士和李惕碚院士。1989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毕业。1989-1992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士后,主要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从事实验粒子物理研究。1992—1998年美国太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9月4日报道,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DZero项目的物理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的三夸克粒子,名叫Omega—sub—b(Ωb)。该粒子由两个奇异夸克和一个底夸克(s-s-b)组成,是质子的“远房亲戚”,其重量是质子的6倍。  相似文献   

7.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20-121
奥地利-美国物理学家赫斯(Hess,Victor Francis,1883—1964)(邮票H20a)1883年6月24日出生在奥地利东南部德斯坦区的一个书香之家,父母姐妹全是很有素养的音乐家,他的姐姐曾因弹得一手好钢琴而被选人皇宫。赫斯1906年在格拉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维也纳科学院工作多年,1920年才接受聘请到格拉茨大学任教授。但是很快他又暂时离开那里,去美国果了两年。  相似文献   

8.
张永山 (Y .AustinChang) 美国材料科学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杰出教授。 1 930年 1 1月出生于中国河南。 1 950年赴美留学。1 954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化学工程系学士学位 ;1 955年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工程系硕士学位 ;1 963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冶金学博士学位。1 967年起 ,先后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材料科学系和麦迪逊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1 978— 1 980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生院副院长。 1 988年被任命为该校杰出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 996)。张永山教授…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2006,(12):15-15
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国际费米碰撞探测器合作组的科学家说,他们利用Tevatron对撞机,成功地发现了两种罕见的粒子。经过鉴定,这两种粒子是最常见的质子和中子的“远亲”。  相似文献   

10.
《科教文汇》2014,(11):F0004-F0004
正乔治·霍依特·惠普尔(美国,1878-1976年),因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于193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惠普尔出生于美国新罕布夏州阿什兰。他于1900年至1902年间,就读于耶鲁大学,并获得该校医学院学士学位;1905年获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教授病理学。不久出任加利福利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教授。1920年,惠普尔被任命为学院院长;次年应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邀请,担任首席教务长。  相似文献   

11.
费米是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主要从事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技术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有第一流建树,这在现代物理学家中是屈指可数的。费米小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父亲的一位同事便有意识地培养他,给他读数学、物理方面的书。当他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已具备大学研究生的水平。作为一个非凡的物理学家,他在日常工作中也机智过人。1945年一个星期一的早晨,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墨西哥州的沙漠里爆炸。40秒钟后,爆炸的震波到达基地的帐篷,科学家们都站在…  相似文献   

12.
人类利用原子能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原子核中包藏着质子和中子。长期以来人们把质子看成是一种象电子那样的不可分的基本粒子。直到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漫提出夸克模型,认为质子是由3个夸克所组成。5年后,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科学家,利用其3公里长的加速器所发出的高能电子,轰击质子靶,结果发现质子确实如盖尔曼  相似文献   

13.
1901年9月29日,费米出生在意大利罗马。他在儿时就爱好制作各种模型,曾与弟弟一道制作了电动机和飞机模型,展现出他的创新才能。他的少年时期正值近代物理学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放射性的发现、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质能公式的提出,以及量子物理取得的飞速发展。这使得少年费米深深为物理学的新思想和新成就所吸引。28岁当科学院士费米努刀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相似文献   

14.
正1.人类创造的反物质数量极少物质与反物质湮灭,能够释放数量惊人的能量,比如,1克反物质产生的能量,可以与原子弹爆炸的威力相媲美,因而它是有着巨大潜力的新能源。然而,迄今为止,人类只创造出了极少量的反物质。比如,在美国最大的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费米实验室,这里拥有目前世界上能量输出最高的粒子加速器,也就是著名的Tevatron质子/反质子加速器,它能将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迄今为止,这个加速器创造出的所有反质子加起来只有不到15毫微克(1毫微克  相似文献   

15.
正你不知道吧?美国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是个为科学疯狂奔跑的大"疯子"哟。一天,一位西班牙科学家前来拜访费米。他走进物理楼大厅,正好碰见塞格雷。"先生,请问费米阁下在吗?"他彬彬有礼地问。"在楼上。"塞格雷打量了他一眼,答道。西班牙科学家来到二楼。这时,两个穿着肮脏灰外衣的人手里举着个奇怪的东西,发疯似的从他身边跑了过去,其中一个鼻梁很直,腿有点短。  相似文献   

16.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与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3月19日在一个国际物理学会议上联合宣布,科学家们通过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与美国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实验,已成功测出目前最为精确的顶夸克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相对论名家和舆论的误导下,除了“相对论巨擘”等桂冠外,爱因斯坦还成了“美国原子弹研制的发起人”乃至“原子弹之父”。连国内外一些学富五车的院士都因此而为爱氏或赞颂或惋惜(惋惜者,原子弹毕竟“非常规”凶器,染指者“罪过”啊)。但事实远非如此。193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EFermi)到美国海军部作报告,讲述利用铀链式反应可以制造威力无比的新型炸弹他的报告未被理解,因而没有引起海军部的重视。当时与费米同样忧心忡忡的匈牙利人西拉德,会同物理学家维格纳求助于爱因斯坦,请他出面向比利时王太后伊丽沙白呼…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I0015-I0015
【导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与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3月19日在一个国际物理学会议上联合宣布,科学家们通过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与美国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mvatron)实验,已成功测出目前最为精确的顶夸克质量。  相似文献   

19.
1920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核物理之父卢瑟福在研究原子核的过程中,提出可能存在一种质量与质子相似但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的假设,这一预见为中子的发现敲响了第一声晨钟。1932年初,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实验室中拍摄到一张云室照片,随即发表在某刊物上,这张照片清楚地记录了中子从含氧蜡片中打出反冲质子的径迹。但是居里夫妇竟然和这位人们期待了十多年的来客擦肩而过,错误地解释为高能r射线在氢核上的康普顿散射。一个多月后,卢瑟福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应用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概念,证实了打击区冲质子的并不是高能Y射线…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62-62
2004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戴宏杰(1984级物理)荣获2004年度裘利斯史普林格应用物理奖。本届裘利斯史普林格应用物理奖两位得主均为华裔,除戴宏杰外,还有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化学系华裔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