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研贵州省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采用大学生创业意向问卷对贵州省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贵州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较强;大学生创业意向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生来源地、父母职业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京市5所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的345名学生的创业现状和意向调查数据,研究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探究这些因素与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最终为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接受过不同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之间创业意向有显著差异,个人性格特质、创业态度和学校教育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个人背景因素、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创业态度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均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一定解释能力,但解释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玩兴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通过正确引导、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玩兴来提高创业意向,促使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从而减轻就业压力。方法采用大学生玩兴量表、创业意向量表对高校3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玩兴的创造力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玩兴的活动性维度在是否担任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3大学生玩兴总量表及其创造力、好奇心、活动性三个维度在专业类别差异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4大学生玩兴总量表及其幽默感、创造力、自发性、活动性、愉悦感五个维度在有无参加社团经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5创业意向总量表及其维度在性别、专业类别、是否担任学生班干部存在显著差异(P0.05)。6大学生玩兴总量表与创业意向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大学生玩兴水平越高,创业意向越高。  相似文献   

4.
《云南科技管理》2019,(5):53-57
大学生是社会最富有创造力的主体之一,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后发现:云南省大学生创业意向强烈、创业目的明确、创业意向行业明确、创业启动资金较高。但由于对国家创业扶持政策不够了解、缺乏人脉和经验、过度依赖创业培训,以及大学生创业贷款审批手续烦琐、创业贷款门槛较高等原因,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贷款意向不高。对此,政府、银行、高校、家庭、学生等主体需相互协调配合,全方位降低贷款成本,确保大学生创业贷款的顺利推进,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高的趋势,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就业影响因素进行调研,针对就业价值取向中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特点、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个人特质的研究提出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个人特质层面的五个研究假设,构建了大学生影响创业意向的假设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了追求卓越、利益追逐、追求变化、自主性对创业意向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成就动机的追求对创业意向则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崔霞 《科教文汇》2009,(35):72-72
本文以广州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性别差异对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态提供了实证数据。希望能给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就业、择业。  相似文献   

8.
创业意向是研究大学生创业的一个较为合适的切入点,创业意向是一种主观态度,同时也是对从事创业活动现状的主观分析和判断。大学生是创业市场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结构对未来社会的创业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结构进行分析,在相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及其现状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305名广州地区大学生为被试样本,探究了在校大学生个体背景、家庭背景和创业教育对创业态度、创业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大学生创业意向处于中等水平,创业态度和意向较少地受到家庭背景和个体背景中客观因素的影响。创业教育应实施分类管理,建立立体式的创业教育模式;搭建创业型勤工助学实践平台;更多地关注大学生个体与高校、社会的创业互动,提升其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坚韧性理论,构建了坚韧性对创业意向影响的模型,探索了大学生坚韧性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通过254份有效样本,采用多层回归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坚韧性对创业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坚韧性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上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创业氛围与创业意向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坚韧性正向调节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