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解题过程都是实现信息与问题的转化过程,而数学中的信息条件无非就是一些不等式和等式或者一些其他信息.不难发现有大量以等式作为条件的题目,不少学生对于等式的内涵缺乏本质性的理解.为此,本文将结合不同的知识和背景对于等式的内涵加以剖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数学题的结构形式出发,着重于如何发现它的解题规律,提出了常见的几种规律:(1)比较简单的条件等式,直接代入法;(2)条件变形后,推出进一步关系,再用于证明等式;(3)当已知条件复杂,而结论简单时,对已知条件进行变形直接推出结论;(4)发掘已知条件的隐含条件,进行适当变形后推出结论;(5)对于复杂命题,从结论入手进一步确证命题方向,再用已知条件;(6)对于难度较大的等式,把条件与结论结合观察,以求合理的证法.  相似文献   

3.
徐效凌 《化学教学》2005,(7):118-120,125
在解题过程中一眼能看出答案的现象是很少的,大多数需要将题给的条件经过一系列的转换,发现规律,应用一些技巧才能作答。因此,解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转换的过程,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可以相互转化.在数学解题中,建立不等关系相对比较容易.一些给出已知等式的条件求值、条件等式证明及解方程(组)等有关等式的问题,大部分可以直接求解,但也经常出现一些不便于直接求解的情形.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觉得一些公式、等式的变化很难理解,在解题时,对于一些形式繁杂、怪异的数学表达式往往感到很难下手,于是思想上对数学产生畏惧、厌倦情绪.要消除这些障碍,除了需要掌握好相应的数学知识外,我们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数学思维方法或解题方法,变量代换法是众多数学方法中易于掌握而行之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任何解题过程都是实现信息与问题的转化过程,而信息能否准确把握、合理利用,又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效率和正确性,下面是处理信息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些特殊结构的分式方程,若用一般的去分母方法求解,则解题过程常常比较繁琐;若采用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则可以达到简化解题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往往不是惟一的,不同的解题过程也反映了学生的不同能力倾向.为了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缜密性,区分考生的能力倾向,常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隐含在题目当中,如果考生忽视这些隐含信息,则可能造成错解,或是解题过程太复杂.因此解题时,要求考生认真处理信息,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好隐含信息在解题过程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9.
数学解题过程中,把一个等式或不等式变形,往往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变形中巧用两边“取”,犹如添加了“催化剂”,可使问题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0.
任何解题过程都是实现信息与问题的转化过程.那么如何将信息进行转化就成为解题成功与否的重要一步.下面就来介绍处理信息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24):39-40
如何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部分老师是在椭圆这节课的基础上一带而过,或者利用双曲线定义仿照椭圆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立坐标系、设点的坐标、限定条件等式化、代入点的坐标、化简整理,再次重复一遍。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化简过程中仍会耗费大量时间也未必可得,思维较好的同学也会因过程无变化的挑战性而不愿操作,从而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2.
一般地,分式求值可采取先化简再求值的方法,对于含有条件等式的分式求值问题,除了考虑对所求的分式进行化简或变形外,还要注意对条件等式进行适当变形,以达到相互配合、简化运算.  相似文献   

13.
消元思想,在高中解题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通常指的是通过减少变量的个数,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消元思想,很多问题的解决将变得相对比较容易.利用等式消元是最常见的一种消元方式,但有时还需要根据条件灵活运用消元思想,  相似文献   

14.
2个复数相等的条件是:实部等于实部,虚部等于虚部,即 若a、b、c、d∈R,且a bi=c di,则{a=c,b=d. 复数相等的条件的实质是把复数等式转化为实数等式,从而去解决实数问题.理解了这一点,就得到了解决复数问题的一把钥匙--凡是给出了复数等式,就可以通过复数相等的条件把已知复数等式转化为实数等式,达到解题目的,用2个复数相等解题的一般步骤是:  相似文献   

15.
温伟平 《中学教研》2004,(11):24-26
同一数学问题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呈现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不同的难易障碍,若给出的条件是直接的、问题的表述是显性的,则解决问题会相对容易;若给出的条件是间接的、问题的表述是隐性的,则解决问题会相对棘手.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挖掘问题的表述,将隐性等式转化成显性等式,将晦涩问题转化为学生最熟悉、最感亲切的问题,化困惑为明晰,进而拨开障碍顺利解决问题.本文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就如何充分挖掘隐性等式来解决问题谈一谈粗浅的看法,渴望能给读者一些启益,并恳望读者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数学问题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隐含在题中,致使有的学生因不能领会题意而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因忽视重要的隐含信息或没有充分利用隐含信息而造成误解.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领会题意,挖掘隐含信息,充分发挥隐含信息在解题过程中的特殊功能.本文结合实例对隐含信息的解题功能作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数学知识千变万化,包罗万象,正确地找出解题的方法十分重要.当然,在寻找解题信息的过程中,除了要有扎实的功底外,重要的一环是认真地理解题意.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善于捕捉解题过程中隐藏起来的信息,大胆猜想.下面,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数学问题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隐含在题目,致使有的学生因不能领会题意而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因忽视重要的隐含或没有充分利用隐含信息而造成误解.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领会题意,挖掘隐含信息,充分发挥隐含信息在解题过程中的特殊功能.本文结合实例对隐含信息的解题功能作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受到一些思维定势的影响,在选择解题途径时不够灵活,从而导致解题过程繁琐或解题障碍.那么,如何才能超越思维定势的束缚,优化解题过程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些思考,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已知一些变量满足一个等式,求这些变量的一个函数的最值,是很多高中同学学习不等式时所遇到的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如何运用等式条件,是其主要的解题障碍.为此,下面结合几个实例谈几种求解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消元法例1已知x y=1,且x≥0,y≥0,求x2 8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将y=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