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科学“情境-问题-探究”式教学 科学“情境-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起探究欲望,从而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的科学课堂教学体系,其中“情境”为知识产生或使用的具体环境,“问题”为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并想要解决的对象,“探究”为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由“搭建脚手架,激活思维”、“创设情境,明确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点评,归纳总结”、“巩固深化,拓展延伸”五步教学构成。数学学习要让学生在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探究中完成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小组互助下的教学案教学模式是一种让学习者在以小组互助为前提,以教学案为辅助,并利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促进知识迁移的教学体系,其中教学案的任务设置,小组合作是师生产生合适情境的基础,合适的情境为知识的产生和应用创造了具体的环节,探究为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知识的迁移是将学生的课内探究延伸到课外,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4.
自然课“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并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全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有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目标方向,猜想,假设,实践,自主参与探究,交流,研讨,归纳,概括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扩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数学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突出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同时也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和授受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新教学模式。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就数学教学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然课“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并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全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有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目标方向;猜想、假设、实践、自主参与探究;交流、研讨、梳理、归纳、概括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扩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主题教学是指在课程整合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 师生共同设计的学习主题为导向,以“情境——问题——探究 活动——知识”为教学逻辑,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 自我评价等学习方式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创 造性地将政治学科知识、教学要素、学生探究活动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生政治学科素养,满足了高考评价体系“一 核”、“四层”、“四翼”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钱张林 《物理教师》2005,26(6):53-54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目标、学习行为策略及学习成果等各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问题导引,互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和系统科学等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的内驱力,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问的互动探究,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自主与合作的协同推进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0.
陆红娟 《考试周刊》2011,(85):83-84
在新课程的现实语境下.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满生气的课堂中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汲取知识,完成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作者通过多年一线的实践与探究.形成初中数学“情境探究-知识建构”教学模式。教学程序是:铺垫设疑-探究发现-讨论建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HTML”课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按“提出问题寅分析问题寅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采用“任务单导学”教学法,则是以“创设情境寅明确目标寅小组讨论寅合作探究寅成果展评寅检测反馈”的活动顺序开展教学。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完成“任务单”中的相关任务,从而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周茜 《中学生物学》2006,22(11):30-31
高中生物新课程以“提高生物素养”为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问题是探究的核心,学生的探究就是始于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的活动,没有问题也就无所谓探究。那么,问题从哪里来呢?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学习过程中要提供能反映知识在真实世界中的运用方式的真实情境,提供真实活动,支持知识的合作建构。可见问题从情境中来,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有效探究的重要保障。笔在近年来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为学生创设问题探究情境的有效案例,现整理成,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3.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改革“填鸭式”化学教学模式,积极实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探究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做好探究教学的课前设计,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旨创设探究教学情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设计探究实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灵活调控学生的探究气氛,找到教材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点,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知识建构”是建构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理念,它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交往、互动”的教学观念相吻合。在语课堂教学中可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念,实施情感性、情境性、协作性、支架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协作探究、自主吸收、消化和运用知识,学会在实践中反思,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提高语教学实效,依据“知识建构”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教学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数学情境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恰当的情境设计存在于课堂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志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材料为学习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探索,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构建新知,发展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激活课堂。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情境,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建构主义和系统科学等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构建“问题导引——互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8.
量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量感.文章以“体积和容积单位”教学案例为例,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活动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量”的世界,通过对量知识的探究,促进学生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小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我探究的情境,不断改善教学的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究“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动力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  相似文献   

20.
李洪云 《亚太教育》2024,(2):126-129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四元五环”教学模式慢慢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打破了以往“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为主”,让学生去思考、尝试、探究、交流、解决相关的问题,并进行质疑、创新。这种“放权”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因此以《葡萄沟》一文为例,建议教师从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内化吸收、拓展延伸等角度,实施“四元五环”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