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来 《科学与文化》2005,(10):46-46
在《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孔明三气周瑜,周瑜被气死。我们平时也经常会脱口而出:“你气死我了!”那么,  相似文献   

2.
余俊 《发明与创新》2009,(12):17-18
同学们都读过《三国演义》吧!《三国演义》里有个“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讲的是周瑜偷看曹军水营回来,决定要除掉蔡、张二人。此时,正好曹操的说客来访,周瑜得知后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相似文献   

3.
louvain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的社群划分方面,但很少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社群划分进行研究。文章基于louvain算法对《三国演义》人物关系进行了社群划分。首先利用python爬虫在网页上抓取全文文本,而后使用jieba分词技术对中文完成精细化分词、实体链接,并建立了人物关系网络图。最后使用louvain算法对《三国演义》前98个章节出现的人物进行社群划分,初步划分出魏蜀吴三方势力。划分结果表明:魏势力中人物多而杂,不仅有曹魏将领,也有曹操早期敌对人物;蜀势力中人物最多,这是因为作者罗贯中较为倾向蜀汉正统;吴势力出现人物最少,因为作为三足鼎立的平衡杠杆,很少主动参与中原争斗。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对周瑜的评价众说纷纭,而广大群众眼中的周瑜则是一位少年得志、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军事将领。《重论周瑜》一文的作者试图通过对相关三国的著作的解读与研究,做出对周瑜这一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但是,在运用在材料阐明观点上,却不同于常规的历史学论文写作,读来令人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读《三国演义》后的收获,使学生对《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课外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娄性诚 《科教文汇》2010,(19):74-75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在赤壁之战中,作者使用了衬托手法来塑造这个形象。有周瑜、鲁肃、刘备等正面人物的衬托;有曹操、吴国"群儒"等反面人物的衬托;还有曹操衬周瑜,周瑜衬诸葛亮的层递式衬托,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能言善辩、宽容大度。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留下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7.
王作宾 《科教文汇》2008,(13):172-173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小说中的曹操是人们所熟知的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以“兴义兵、诛暴乱”为旗帜,“抉天子以令诸侯”,用武力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强敌,推行一系列有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统一了北方,为推动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他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过激的一些做法也使他背上了的恶名.《三国演义》对曹操这两个方面都作了真实的再现,一方面,曹操机智勇敢、豁达乐观、爱惜人才、奖惩分明、体恤百姓、不惮风险,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深刻。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着力鞭挞了曹操的奸诈狡猾、残忍狠毒、疑心重重、虚仁假意,这些基本上是根据史料的,也符合历史的真实。使的后人给予他毁誉参半的不同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可看作他极为复杂的双重性格之写照。  相似文献   

8.
郭丽 《世界发明》2008,(6):50-51
在美国影片《我的巨型希腊婚礼》中.美国庄臣父子公司.把其生产Windex玻璃清洗剂植入了这部电影中.情节设置非常巧妙.人物和对话也诙谐幽默。主角的父亲固执地维持着希腊人的传统.视Windex为灵丹妙药.用windex清洗、防蚊、治疗头疼脑热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三国演义》中“智绝”诸葛亮最重要的陪衬人物的庞统,虽然也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反而过早地陨落了。纵贯庞统的一生,他的悲剧更多的源自他的性格。在那样一个乱世中,此种性格有这样的悲惨结局其实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0.
应燕 《科教文汇》2010,(26):68-68,75
小说阅读必须要抓住小说三要素,在《品质》这篇小说中,环境和情节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最重要的便是把握小说的主要人物格斯拉。能否理解这个人物,如何给这个人物定位,决定着能否真正读懂这篇小说。从格斯拉的行为入手,深入他的内心,就能理解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11.
李弗不 《知识窗》2008,(2):30-31
《三国志》里有这么个故事:周瑜非常精通音乐,特别是在喝醉酒的状态下,对音乐更是有直觉的感悟能力。有一次,一人故意将曲子弹错,结果引得喝醉酒的周瑜频频回头注视弹奏者,这就是人们说的:“曲有误,周郎顾。”后来唐代的诗人李端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听筝》:  相似文献   

12.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几周以前我重新观看了《侏罗纪公园》,从故事情节到特技效果仍然非常经典。但是自从我观看这部电影以来,其中的一个情节一直都让我无法摆脱烦恼:那就是主角艾伦一格兰特对于雷克斯霸王龙能够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的论断。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有人给你介绍一个历史人物,说他运筹帷幄、高瞻远瞩,以非凡的机智勇敢从乱世中"突出重围",你一定会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然而,千百年来,这个"英雄"却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人们习惯戴有色眼镜看他,并给他贴上各种名不副实的标签。谁这么倒霉?这个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他就是曹操。大多数人与曹操的相识,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三国演  相似文献   

14.
亨利·菲尔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最著名的非《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莫属。在这部小说中,菲尔丁通过刻画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他的道德观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评。然而这部小说的成功与戏剧元素在这部小说中的出色运用是紧密相关的。本篇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这部小说人物刻画中的戏剧元素,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主题中的戏剧元素。最后,论文指出《汤姆·琼斯》是菲尔丁的戏剧生涯在他的小说中的继续。  相似文献   

15.
琼瑶确实是讲事故的能手 ,一部《还珠格格》,把千千万万人弄得如痴如醉 ,高贵典雅的紫薇、无拘无束的小燕子……哎哟哟 ,人物鲜明 ,情节生动 ,真是好看 !我也很喜欢这部电视剧 ,但看着看着 ,不知怎的 ,我忽然想到了和乾隆同时代的欧洲。当中国人拜倒在乾隆脚下三呼万岁的时候 ,欧洲人在干什么 ?从 1 73 6年到 1 795年 ,是乾隆执政的时代。在乾隆登基之前 ,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 ;“地心说”转到了“日心说”;牛顿发现了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 ;英国发生革命 ,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从 1 73 8年到 1 785年 ,英国对纺织机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英…  相似文献   

16.
微博新鲜事     
欢迎围观大科技微博(weibo.com/dkj1997)!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网友,你可以与更多热爱《大科技》的读者一起互动!Hardykrebs:在中国,每一道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举个例子,中国某个小学的练习题:《三国演义》中哪一位最足智多谋?学生回答:孔明。老师批改时画了个叉,说标准答案是诸葛亮,写其他的人一律没有得分。连这样的题目的答案都是标准的,只能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了!现在有很多小学生的作文都写穿越,例:我正是二八年华,碰到了刚刚失去黛玉的宝玉……对于此种写作,老师家长都纠结。但我觉得,既然学生们会写穿越的作文,说明他们的想象力还在,折射出来的是对现如今这一种呆板的教育方式的控诉和讽刺。我们无法改变这制度,但至少应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吧!终末之牧师:中国的教学真是奇怪,明明现在都已经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时代了,并且即将进入到全新的物理时代了,中国却仍旧在教经典力学,难道不应该和世界接轨么?dingdinglhz:教经典力学没有错,毕竟这更简单、也更实用。谁每天开个水龙头就要考虑时空扭曲或者是量子力学上成功开水龙头的概率?但是最讨厌的就是各种物理课本一  相似文献   

17.
陈亚军 《科教文汇》2009,(22):224-224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巨著,其中的战略战术和用人之道内容反映了人生的得失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所学和聪明才智成功地进行了草船借箭。纸上谈兵的马谡失守街亭,周瑜之死的教训和诸葛亮积劳成疾等都可以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层找到相同的地方,在经济危机还在蔓延的状况下,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蕙 《中国科技纵横》2010,(17):283-283,280
浑然天成《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四百余人,仅出场的就有一百多个,“傻大姐”就是其中一个小小人物,作者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仅有一千五百来字,可谓惜墨如金,读者对她的印象也如同过眼烟云,即使浏览一下后人的评论之作,也难寻专为这一小小人物着墨费神的文字。然而“傻大姐”与其他诸多小人物一样,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9.
亨利·菲尔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最著名的非《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莫属.在这部小说中,菲尔丁通过刻画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他的道德观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评.然而这部小说的成功与戏剧元素在这部小说中的出色运用是紧密相关的.本篇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这部小说人物刻画中的戏剧元素,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主题中的戏剧元素.最后,论文指出《汤姆·琼斯》是菲尔丁的戏剧生涯在他的小说中的继续.  相似文献   

20.
晨曦 《金秋科苑》2012,(14):12-12
我对焦聘文素昧平生,只是在2011年12月编发过以他为主人公的题为《担纲社会责任的学者——焦聘文》的人物通讯,这才对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前不久,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部长达50多万字的文集《数字凝聚智慧的‘炼金术’》,邀请我写篇书评,我欣然允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