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朱娟 《教师》2010,(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能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能积极自主地进行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渎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教师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阅读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故事、寓言等,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我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  相似文献   

5.
小学低年级是人生阅读的起点,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平均年龄六——八岁,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好奇心很强,进了小学,认识一些汉字之后,就会产生认读词语、短句、文章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书中世界的美妙和精彩,获得无穷的乐趣。这将成为他们持续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情感态度对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来说,就是要强调养成学生阅读的兴趣,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下面试结合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自己在  相似文献   

8.
情感态度对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来说,就是要强调养成学生阅读的兴趣,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下面试结合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 《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把青蛙为了实现看海的愿望,努力攀登上高高的山顶这一过程作为重点,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0.
张娟 《新疆教育》2012,(17):56-57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其中提到要让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地朗读,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快乐阅读,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首先要让他们能朗诵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其次要抓好识字和背诵。这样,才能为他们打好未来学习的基础。下面先说说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级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中,  相似文献   

14.
袁曦 《成才之路》2010,(12):I0018-I0018
阅读对一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开展好阅读教学呢?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宇也不多,如果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要以学生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所以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教师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怎样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过程并通过积极自主的实践活动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呢?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先从读、思、议、品、评中进入阅读情境,再以独特的感受、全新的体验、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使学生真正拥有促进自己生动活泼发展的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而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根本。课外阅读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意义在于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于低年级(1~2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我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已有22年,我始终重视低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把它当做教学工作的重点。一、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最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不同个性的学生,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培养他们阅读反思的能力,并使他们的个性获得最优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这样的实施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