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红梅 《中学文科》2007,(6):116-116
甘地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种斗争形式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甘地主义对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印度国大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社会的特色产物,在印度独立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甘地是现代印度民族独立的领袖,他不仅受到印度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享有广泛的世界声誉。 一、非暴力不合作的历史条件 英国对印度长期殖民统治,变本加厉的掠夺,也使印度民族逐渐觉醒。1885年国大党成立后,提拉克提出发展生产抵制英货,以实现印度自治。英国的殖民统治依靠的是恐怖政策和印度人的合作,如果印度人不与英国合作,例如不替他们打仗、征税、维持治安,甚至必要时候抗税,英国统治机器就会瘫痪。所以甘地号召人民掀起一个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运动。印度人民无须触犯刑律,也不至身遭警察棍棒的殴打,他们只需停止工作而已。  相似文献   

3.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它的胜利最终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现的,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是由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提出的。本文试图利用所掌握的史料对于这一思想的形成做一分析,并且通过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来说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式,是适合印度国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言论     
“以眼还眼只能让全世界陷入黑暗。” 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受到世界关注并受人尊重的印度哲学家M.K.甘地(M.KGandhi,1869——1948)信奉“和平解决”的学说在这句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甘地是印度现代史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所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历史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非暴力主义”却是毁誉褒贬,有人认为该思想体系是“懦夫的哲学”,有人认为它迎合了英殖民统治当局的胃口,而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面旗帜,起到了号召民心,团结奋斗的重大作用。我认为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应基本肯定。  相似文献   

6.
张帆 《历史学习》2001,(3):34-35
20世纪初,在亚洲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手纺车对抗坚船利炮,以精神力量对抗物质力量的运动。这就是传奇式的印度“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相似文献   

7.
莫罕达斯·卡·甘地是现代印度民族“独立之父。”他依据印度的国情探索出一条印度从英印帝国中独立的成功之路,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已成为甘地留给印度和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甘地的思想庞杂深奥,包括宗教、伦理、政治、经济诸方面。作为一个东方政治家,他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以  相似文献   

8.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为了获取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东方巨大财富,英国东印度公司坚持不懈地开辟对华贸易。在最初对华贸易出口遭到贸易逆差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公司除对散商签发汇票借取资金从事大洋茶叶贸易在欧洲获取巨额利润外,还罪恶地从事鸦片贸易而扭转了贸易逆差,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财富与英国政府的赋税,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中西贸易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大班是公司的商业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近代史上英国殖民扩张的机器,它通过军事和商业贸易的方式从东方获取巨大的财富,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殖民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这些在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最具世界影响性的商业殖民机构里工作的人群的工作方式、人事管理、薪酬制度,对公司的发展壮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印巴两国的积怨可以追溯到1947年。历史上印巴两国曾为一个国家——印度。印度曾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1947年8月14日,南亚次大陆人民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终于迫使英殖民者结束了对印度长达195年的殖民统治。就在自由即将降临的时候,英殖民者却炮制了一个残酷分割印度的“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一八五七——一八五九年印度民族起义的经济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印度被征服到发生起义的一百年中,英国在印度确立了自己的统冶,对印度人民的剥削日益加强,这一切引起了印度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1857—1859年民族起义的经济前提就是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是正当资本主义在英国确立的时候开始的。这个时期(十八世纪后半叶到十九世纪初期),对印度进行的殖民剥削,采取了特殊的方式。马克思指出:“在整个十八世纪中,从印度流入英国的财富,与其说是通过比较不重要的贸易手段获得的,毋宁说是通过直接掠夺这个国家,抢占大量财富的办法获得,然后运往英国去的。”对印度农民进行税收掠夺是这个时期殖民剥削的  相似文献   

12.
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世界殖民地的40%多);而在英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中,印度是最大的殖民地(面积约为294万平方公里),被誉为英国女主王冠上的明珠,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然而,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印度却首先获得了民族独立,其独立方式之独特,是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罕见的。它既不是经过人民革命推翻  相似文献   

13.
潘毅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1):97-100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它的形成及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适应了近现代全球化的潮流,为英国重商主义实践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切不仅与它是一个商业、政治、军事、司法四合一并得到英国国家政府幕后支持的组织有关,也与它发展成为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机制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它的形成及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适应了近现代全球化的潮流,为英国重商主义实践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切不仅与它是一个商业、政治、军事、司法四合一并得到英国国家政府幕后支持的组织有关,也与它发展成为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机制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深刻体现了苦感文化的精神,苦感文化成为其理论源泉及实践动力.甘地正是深受印度传统苦感文化的影响和感染,在殖民主义强大的暴力机器镇压之下,却能安详地坐在纺车前,深思印度的前途和出路.无论是在甘地的衣着、生活上,还是在他的非暴力主义学说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都秉承着印度苦感文化的精神,也对印度苦感文化和印度的独立作出了贡献.因此,他不但是苦感文化的集大成者,将苦感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而且也被尊为印度的国父.  相似文献   

16.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英国殖民主义者以商品和贸易为借口,开始侵入印度。1757年普拉西战争后,印度开始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王皇冠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不仅给穆斯林,也给印度教徒和其它本地居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马克思在总结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社会和经济后果时写道:“英国则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而且至今还没有任何重新改建印度社会的意思。印度失掉它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它的居民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一种特殊悲惨的色彩。” 印度人民抗英怒火此伏彼起。英国为了维护它的殖民统治,除了依靠军队进行赤裸裸的镇压外,还推行了“分而治之”政策,在印度各个民族、宗教、种姓和各种社会团体之间及内部,进行挑拨和分化。英国殖民者提出:“我们的态度是尽力维护现存的宗教的种族分裂,而不是努力使之融合。分而治之应该是印度政府的原则。”“分而治之是古罗马的座右铭,也应当是我们的座右铭。”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不同时期和阶段,英国殖民当局为实行分而治之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民族自决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反对殖民主义、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殖民体系瓦解的今天,民族自决原则受到了一定限制,尤其对于对外自决权的行使,只限于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我国台湾地区民族分裂分子妄图通过所谓“宪政改造”实现“台湾法理独立”,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以所谓“宪法”和“法律”的形式实现其“台独”主张,其法理依据就源于民族自决权,但台湾根本不具备行使民族自决权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两国的长期接触深刻影响了两国文化和语言。不少印度语词汇进入了英语中,进入英语中的印度语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逼真地反映出了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过程和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在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中,印度国大党温和派在1906年接受了极端派的四点纲领,使其长期坚持的改良主义发生变化。由于温和派所代表的民族阶级的妥协性,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幻想,害怕极端派取得国大党的领导权以及对这场运动的错误判断等原因,温和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改良主义立场,他们在1907年制造了国大党分裂,退出了这场运动,从而便利了殖民当局对极端派的镇压,使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内容时,我们一定会提及“英属东印度公司”,那么,“东印度公司”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呢?“东印度公司”又是如何兴亡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