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读后感,要把“读”和“感”有机结合起来。“读”是“感”的基础,写“感”之前必须理解性阅读原文,把握要领。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要“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感”是从“读”引发出来的,我们要抓住“感”这一读后感的重点,联系社会生活或自己生活经历中有体会的代表性的东西来写。总而言之我们要扣“读”写“感”。扣“读”写“感”常运用叙议结合方法,以“议”为主,以“叙”为辅。读后感的结构一般分为四步:第一,“引”,在文章开头对所读的材料作一概括介绍,或介绍全文中心意  相似文献   

2.
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是学习写读后感。具体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积累·运用三。习作指导:在读书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情感常常会随着文章的内容而起伏,或兴奋、或悲伤、或崇敬、或憎恨……如果我们将读书时的真实感受写下来就是读后感。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第一,细读原文,把握文章主旨及观点要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由读而产生的,没有对原文的细读,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在“读”字上下功夫,对原文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在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主要观点。第二,多向思考,寻找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3.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文体名称上不难看出,这类作文重在“感”上.“感”,就是感想,心得,体会.但是,这感想一定是由“读”而发的,“读后感”即是所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过程中或读完以后的感想.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一、精读原文把握中心精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要写好读后感,首先要精心细读原文。“读”不细,“感”就不深。写读后感之  相似文献   

5.
作文指导题目精析:训练题归纳起来讲了三点:1.写读后感的意义;2.读后感的写法;3.这次写读后感的具体要求,即:可以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也可以写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重点指导:有的同学认为,写读后感,重点是“感”,因而忽视了“读”,以至于对一篇文章的来龙去脉都还没弄明白,就匆匆下笔,结果是蜻蜒点水,甚至“读”和“感”牛头不对马嘴。要知道,写读后感,读是感的基础,只有读懂了原文,才有可能写好“感”。此外,一篇好文章或一部好电影、好电视剧,给人的教育和启发是多方面的,而写读后感,不能什么都拿来写,最好选择其中一两点来写,这样才能集中笔墨写得深刻。难点点化:一篇读后感,如果只是空洞地说自己感受如何如何深刻,那是没有真情实感和说服力的,要想有说服力,就必须既从原文出发,又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比如说你对文章(电影、电视剧)中的某一点很有感受,你可以先说对哪点有感受,再说说有什么感受,最后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这样,  相似文献   

6.
读后感是议论文的一种。学生把自已平时阅读所得,用读后感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加深对所读作品的理解,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但是,要写好读后感并不容易,需要加强指导。学生开始写作这种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复述或缩写原文,不会在“感”字上作文章。为了  相似文献   

7.
【技法】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读后感属于议论文范畴,一般说来,同学们要写好读后感,须掌握如下“三要”。一要顾名思义,读后感,即写读后的感想。“感”由“读”而来,若要“感”在点子上,深刻动人,论其要领,即要细读原文,对原文的要旨须读懂、读通,并力求读“破”。怎样才能读懂、读通,乃至读“破”原文呢?这就是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写好读后感的一大要领!二要古往今来,多少奇篇巨制内容丰富多彩,读后委实令人“百感交集”。要把这“感”写好,成功的经验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两点、三点未尝不可,但对我们初学写作的同学们来说则以一点为宜),正是“纵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此外,这一点,既可从文章的思想方面提取,亦可从文章的艺术形式等方面来着笔。总之,结合实际写好一点,委实是同学们初学写读后感的要诀!三要读后感有别于一般的议论文,就其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而言,善于展开“联想”,是写好读后感的要着!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  相似文献   

8.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读读下面这篇读《后感(文略),看看对我们有哪些启发。读了这组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你一定很有感想吧!让我们就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写好后和同学交换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的感受体会,它是一种常用的文体,属小型议论文。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读后感能将读和写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写读后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好的读后感还可以启迪思想、提高认识,明辨是非。要写好读后感,首先要明确读和感的关系。读是基础和前因,感是目的和结果,读是感的依据,感是读的升华。读和感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说读后感是开放在原文土壤中的一支思想奇葩,离开了原文的读,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土之花。其次,要安排好读…  相似文献   

10.
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常有一些感受和想法,把它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要写好读后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真读懂原文,把握要领。在写读后感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读懂原文,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读懂原文,就是要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只有透彻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才能由此领悟出道理,表明自己的见解。所读的如果是记叙文,就必须理解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若是说明文,就要了解原文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以及采用的说明方法等;是议论文,就要掌握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了解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只有真正把文章读懂,写起来才能抓住重点。例  相似文献   

11.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常见的文体之一,就是读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或观看电影、戏剧等)之后,把所得到的启示、感受写成文章。读后感有“读”有“感”。读,就是引用所读文章中感受最深的章节,常以记叙的方式表达出来;感,就是针对所引用的内容谈感受和体会,常以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有叙有议,以议为主,是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坚持写读后感,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一、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第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发感想,练习写作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较好方法,因而为许多语文教师所采用。这类文章的基本要求是,“感”与“读”应相关联。“读”是前提,是根据;“感”由“读”来,是主体,是重点。然而,学生在读后感的写作中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读后感写成对原文的复述。有的学生在写作读后感时常把读的内容写得过长,然后用)L句大话、空话结尾。如,学了《训俭示康}}一文后,学生写读后感,首先用较长的篇幅叙写原文中司马光节俭的事…  相似文献   

13.
训练要求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感受。你可以用读后感或观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说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见解。请你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可以用“《×××》读(观)后感”或“读(观)《×××》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作文指导重点指导:最近,同学们读过的书(文章)和看过的影视节目肯定很多,要仔细地想一想,这些书(文章)和影视节目中,…  相似文献   

14.
语文园地七习作要求: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读了这组课文和搜集到资料,你一定很有感想吧!让我们就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写好后和同学交换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一篇小说、一首诗歌、一则寓言等等,常常会有所感触,会被高尚的行为所感动,也会被邪恶的行为所激怒,或从中得到启迪,或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指导自己的生活。如果把自己对所读材料的感想写成文字,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感”的渊源,因而读好原文十分重要。作文时首先要仔细地阅读原作,读懂读通,理解其要领和实质。只有这样,才可能恰当地领悟道理,正确地引发感想。切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然后就空发感慨,给人一种架空、虚浮的感觉。读了作品之后,感想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陷于“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之中。于是,选…  相似文献   

16.
许玉兰 《吉林教育》2004,(11):39-40
从字面上理解,读后感这类文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读”,二是“感”。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读懂材料,把握中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感而发。“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但它不是目的,通过“读”而写“感”,“感”是重点所有。因而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上,不能本末倒置,要以“读”为辅,以“感”为主,同时更要防止只“感”而不“读”,另起炉灶,造成“读”与“感”脱节。  相似文献   

17.
读后感,是读了别人文章之后,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写出来的一种文章形式,它属于议论文。它的结构和一般议论文相同,也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分为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但读后感又区别于一般的议论文,开头要由“读”引出“感”(论点),正文要求就自己的“感”(论点)展开联想,并举出某些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并且要求紧扣“读”,点到“读”;结尾要呼应“感”。为了分阶段有重点地解决学生读后感写作中的问题,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入好“格”。  相似文献   

18.
这次读书笔记的要求,是写读一篇文章后的体会。这就是通常说的读后感。读后感,既要读,又要感。读一篇文章,必须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从大处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进一步,还要再想想,文章的主要意思  相似文献   

19.
写读后感     
训练要求读了文章、书籍有体会,有感想,把这些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之前,首先要读懂这篇文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来写体会。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作文指导重点指导: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要写好读后感,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书),理解原文(书)。比如,要弄清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把握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相似文献   

20.
正读后感就是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或一份材料后,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成文章。它是议论文的一种形式,叙议结合,以议为主。写读后感,读是基础,下笔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由此悟出道理,引出自己的见解。那么写好读后感的方法是什么呢?1、引:引出原文的主要内容或原文的思想观点。这点看似简单,其实较难。读一本书,卷轶浩繁,你要把握重点观点,就必须通读、审读、深读。读之前不要急,先看作品提示、序言、作者自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