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世界性的环保潮流正朝着社区层面深入,各个国家纷纷寻求建立社区的环境保护模式。我们对社区参与环境保护寄予了期望。这离不开法律的有效保障,因此建立我国社区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现实意义创建“绿色学校”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为我国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新形势下环保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又带动公民,使更多的人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保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大量的外出务工,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生活的主力军的今天,妇女在农村环保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在实地调查的河南安阳地区,妇女在村务中的参与度和决策、家庭生活消费中决策、培养子女环保意识、建设整洁家园中有着独特的影响力。然而动员广大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建设也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她们没有经历过系统的环保知识与技能培训,调动妇女参与环境保护的管理组织也不健全。在生存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妇女对待农村环保建设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建议加强参与环保的舆论宣传,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成立妇女参与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为妇女参与环保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培训农村妇女掌握现代化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妇女的生存压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应从管理、制度与经济角度探讨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社区的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是对公众参与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拓展。现代经济社会对传统社区产生冲击,但通过社区建设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是专门从事农村社区环保工作的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组织。这种组织在农村社区环境保护中可发挥积极作用。为了使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发挥其作用,必须实行"政社分开"的原则,保证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应该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对管理者的选择和监督。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保意识的培养应从幼儿抓起,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孩子是未来的主人,而环境保护在将来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从小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灌输环保知识、获得环保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等,具有深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与环保NGO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任何个人、组织和团体都依法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权对环境质量进行监督和参与环境管理。环保NGO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环保主体,在实践公众参与制度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我国目前公众参与制度的不足之处和环保NGO在推动环保事业,实现公众参与方面的作用,我国应通过立法和完善环保公益诉讼制度来推动公众参与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高青少年以及社区居民的环保参与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观念,2000年5月,在西城区政府、西城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白云路小学建成了“月坛绿色教育中心”,“中心”的建立,为学生和居民开辟了一处学习环保知识的基地,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及居民关注环保,参与环保,进而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和法律思维的提升,人们参与环境保护逐渐成为解决环境危机、维护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应从法律层面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顺应环保发展的时代趋势。本文简单概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基于立法参与制度、行政参与制度、司法参与制度三个维度,详细分析当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在立法层面、行政层面、司法层面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司法救济制度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对学生进伊‘绿色环保”教育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培养.孩子们钟爱自然,尊重自然,自觉参与社会环保的良好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公民社会”,公众参与是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安徽乡村环境治理中,政府组织为公众提供的参与渠道明显偏少;乡村环保NGO作用有效性极其有限;末端参与是公众参与其间的最主要方式。深究其因源于基层政府角色定位模糊,促动公众参与的意愿不高;县域环保NGO病态发育的整体态势;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较弱,缺乏环境治理热情。欲以环境“善治”而创设乡村“三美”之景,尚需要明确政府职能,切实推行民主化决策,调动公众参与热情;做好简政放权,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增强互动、密切合作;完善县域环境法规,有序推进乡村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际调查研究,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性低主要是由于公众环境意识普遍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同时也缺乏从制度上保证公众参与的权力、途径和方法。这两方面问题的深层原因则是公众环境道德的水准不高,因此,从社会道德层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水准和确立维护公民环境权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离不开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当下,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主要受政府组织因素、利益主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制度失范等因素的影响。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应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社会组织体系,社会组织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千方百计争取有力的社会支持,以及构建完善的服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is a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ool that has not been applied to educational programs. This analysis is critical to documenting the changes in social capital and networks that result from community based K-12 educational collaborations. We review SNA and show an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in a school-centered, community bas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search (CBEMR) program. This CBEMR employs K-12 students,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employees,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representatives, local businesses, colleges, and community volunteers. As citizen scientists and researchers, collaborators create a database of local groundwater quality to use as a baseline for long-term environment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public education. Past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reliability of data generated by students acting as scientists, but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relating to power dynamics, social capital, and resilience in school-centered CBEMR programs. We us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gathered from a science education program conducted in five states in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SPSS and NVivo data were derived from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irty-nine participants before and afte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CBEMR. Pajek software was used to determine participant centralities and power brokers within network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social capital and resilience in social networks after participation in the school-centered CBEMR program leading to an increase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management. Limiting factors to the CBMER were based on the educator/administration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5.
受社会防卫本位和特殊预防理论决定,我国社区矫正形成了以人身危险性矫治和个别处遇为主导的教育矫正范式。然而,以教育矫正为核心理念的社区矫正机制忽视被害人(社区)的利益诉求和权利保障、社会公众的互动参与以及社会关系的修复,面对多元的矫治需求在实践中适用困难、效果有限。因此,经整合恢复性司法、被害人保护、社会复归、双面预防等前沿理论,形成以社会恢复为本位的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理论,将损害修复理念融入对犯罪人人格的矫正修复、被害人(社区)权益的补偿修复、社会规范的效力修复以及社会关系和秩序的整体修复之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损害修复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损害修复型教育矫治模式的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产阶层的社区参与:意识与渠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产阶层是那些在职业声望和收入都相对较高,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人群,以往研究认为他们很少参与社区事务,其实他们通过业主委员会也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而且他们在环保方面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因此,要为中产阶层参与社区活动创造物理沟通平台。同时加速居民利益社区化的进程,使中产阶层居民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参与社区事务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区居民的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区治理顺利推进的“瓶颈”。将其置于“社会控制——社会自主”的分析框架下进行考察,可清楚显示中国社区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控制与社会自主关系的失衡;由此,也可明确突破社区参与“瓶颈”的方向与路径:通过公民社会的建立与社区建设的双向建构,在社会控制与社会自主的博弈与互动中,重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最终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而达“善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有关民族地区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文献的研究梳理,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原因、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模式等四大方面介绍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结论表明:社区参与涉及多门学科,学术界对社区参与旅游的问题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未来我们应从社区参与方式和社区参与问题对课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