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伊凡 《金秋科苑》2009,(13):36-37
近日,美、日科学家利用人体皮肤细胞研制出类胚胎干细胞的消息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奋,"生物科学里程碑"、"问鼎诺贝尔奖"、"莱特兄弟"……各种赞誉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2.
及时的新成果 从2001年起,干细胞就成为最热门的科学话题之一(仅次于克隆人,而且这两个问题经常混淆或同时出现在各大媒体)。干细胞作为细胞的“半成品”,可以分化发育成肌肉、骨骼、神经、血液等各种不同的细胞,移植给人后能治疗多种严重疾病——正是它的应用有如此美好的前景,所以受到了科学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干细胞中分化能力最强的胚胎干细胞来自早期人类胚胎,这使得科学家的研究涉及了伦理问题,使得关注的人群远远超出了科学界。  相似文献   

3.
孙启贵  郑泉 《科学学研究》2010,28(6):822-828
基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科学研究的发展情况,运用"行动者一网络"理论模式的独特视角,建构了行动者网络并界定了网络中的各类行动者,分析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策略,由此深化认识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干细胞技术唤起了人们的期望:重新生成体内衰竭的组织和器官以及治疗迄今为止基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疾病。虽然有关干细胞神奇特性的众多报道使患者受到鼓舞,但许多著名的科学研究结果在发表后受到质疑,其他的研究资料也在关于从人类胚胎获得干细胞的性质的争议中发生了扭曲。  相似文献   

5.
林森 《百科知识》2012,(22):9-12
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的约翰.戈登和日本的山中伸弥,理由是,他们"发现成熟、特化的细胞可以被重编程,变成身体的所有组织"。换句话说,他们的获奖是因为发现了具有多种发育潜能的干细胞——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载人宇宙飞船飞向太空、登上月球 ,人类梦想一一实现的今天 ,假如人的各个组织器官能像机器零件那样容易拆卸安装的话 ,我们把已衰竭、恶化的细胞替换掉 ,将新的器官移入体内 ,那么 ,像糖尿病、心脏病等顽疾不复存在 ,各种癌症也能被治愈。这是人类迫切希望实现的又一个梦想。而目前干细胞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1 干细胞的分类一些学者将干细胞定义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前体细胞 ,它们能生成一种或多种特定的细胞类型。干细胞初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 (组织 )干细胞两大类。1 .1 胚胎干细胞 ( 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从早期…  相似文献   

7.
未来有一天,每个人都将成为自身健康的"庇佑者",不论是衰老、创伤或者疾病,造成组织的缺损和伤害,都可以取自身的体细胞作为"种子",让其重新"逆转"成多能干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心脏、神经、胰岛、肝脏、肾脏等多种类型细胞,甚至组织器官,最终实现"生命再造"的梦想。如今,在迈向这一梦想的阶梯上,一个被称为"细胞核重编程"的医学理论成为新的基石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4,(5):27-27
首次成功克隆出人体胚胎的韩国科学家2月12日说,他们的实验目的完全是为了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帕金森氏症等疾病,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克隆人实验。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3,(5):18-18
据路透社华盛顿2月9日报道,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人为改变了人类干细胞的基因组,向着把这种所谓的人体主(导)细胞变成有用工具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威斯康星大学的小组利用这一使实验室老鼠变得对基因研究者极有价值的方法从人类胚胎干细胞中删去了一个致病基因。与美国干细胞专家詹姆斯·汤姆森一起主持研究工作的托马·扎瓦卡说,他们现在有办法控制细胞的生长方式,从而可以指导这些细胞变成脑组织、心脏或是胰腺细胞。德国出生的医学博士和分子生物学家扎瓦卡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这使我们得以根据需要改变基因组的任何部分。”汤…  相似文献   

10.
杨欣 《百科知识》2001,(1):24-25
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越深入,悬在人们头上的双刃剑就越来越锋利。现在不断地有人预测,克隆人将很快出现。这意味着生物技术的双刃剑已在逼近人类。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05,(7):14-15
“我们将同韩国、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等其他研究小组紧密合作,为使克隆技术早日实现实用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涉及较为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所以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一直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但是最近,美国相关的研究机构正在逐渐夺回在这一研究领导的领先地位。全美9家由私人资助的干细胞研究机械之一——哈佛干细胞研究所计划2005年增资1亿美元用于研究。与时同时,罗特格斯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也都宣布了类似的增资计划。  相似文献   

13.
全球范围关于限制干细胞研究的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2004年8月11日英国政府向纽卡斯尔大学颁发了世界上第一份克隆人类胚胎的合法执照,这使得人们相信,在纷纷扰扰的克隆人研究中,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事实上,并非英国人第一个在做治疗性克隆的事,美国人早就在做而没有声张罢了,原因在于早在2001年布什政府就禁止研究人员用联邦政府的资金从事干细胞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17.
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英国的约翰·戈登和日本的山中伸弥,因为他们"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编程变为多能性"。能够被重新编程而成为多能性的细胞就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只是干细胞的一种,但是,可以绕开使用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限制,而且具有丰富的来源,因此被视为再生医学和器官移植的重要突破。此后,研究人员就希望能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创新》2003,(11):22-2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沈慧真博士及其领导的研究团体日前宣布,他们已通过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融合的方法培植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此项研究的成果刊载在我国权威学术期刊《细胞研究》8月13日的网络版上。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沈慧真等人的工作建立在治疗性克隆的机制上,即用取自病人的细胞克隆一个胚胎,从中提取干细胞,培育成与病人遗传匹配的组织,这样就可以解决免疫排斥问题。因为人类的卵子很短缺,所以沈慧真等人使用较为容易获得兔子卵细胞展开研究。研究人员先将兔子卵细胞中的DNA去除,然后将人类皮肤细胞植入基中。这些…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分裂     
《科技新时代》2005,(1):95-95
美国干细胞研究人员几年来一直抱怨他们的工作因为政府的限制而无法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方的相关研究已经遥遥领先。2004年.在韩国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以后,这种差距显得尤为突出了。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2,(5):110-110
记日前从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所长卢光琇带领科研团队,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具有不同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人胚胚干细胞库,可为干细胞治疗提供重要种子资源,并为解决胚胎干细胞应用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极具创新性,可应用于临床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