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副词的归属谈词类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这是我国语法界长期以来议无定论的一个问题。从我国最早的语法书《马氏文通》到目前为止,对于副词的归属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认为副词应归属于实词,持这种意见的人不多,主要有马建忠、胡裕树、黄伯荣、张静等人;一是认为副词应归属于虚词,这大概是我国语法界大多数人的意见和习惯的分法,如杨树达、杨伯峻、刘景农、王力、张志公等人持这种意见;高名凯、吕叔湘等人,则把副词的归属问题先挂起来,期待解决。笔者认为,高名凯先生和吕叔湘先生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也是目前我国语法界亟待解决的。副词归属于实词对呢,还是归属于虚词对呢?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都不是科学地解决  相似文献   

2.
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历来是语法界争论的一个问题.分类的标准有争论,具体的划分也有争论.截至目前,关于分类的标准,似乎分歧不甚很大,但具体的划分,分歧还是比较大的.就拿副词来说,《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下称《暂拟系统》)划归虚词,中学汉语《课本》也划归虚词,可是现在通行的三种高校《现代汉语》教材(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的《现代汉语》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都划归实词,最近出版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张志公主编,下称“电大汉语教材”)又划  相似文献   

3.
“以”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在先秦文献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意义多样,用法繁复,历来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对象。文章将以《孟子》一书为考察对象,采取定性量的研究方法,从而深入探讨先秦汉语中“以”字做虚词时的语义、语法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伴随汉语言而发展变化而变化,研究汉文字形意变化过程,是研究汉字发展规律不可忽视的一个侧面。下面,就汉字形意变化的几种形式中谈一谈汉语词义的虚化,请教于各位同志。 虚化是实词从意义上变成了虚词,泛指表示实物的词变为不能表示实物的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实虚词的含义。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证明,任何一个汉字的初文都是实词,都表示一定的具体、实在的意义,只是由于语言的发展,一些虚指的意义也需要用书面语言来表示,势必一些字要承担这种义务,久而久之,它们中的一部分便被固定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语言中的词是表义的,而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演变而成,“这”成为近指指示词,与其原有实词词义的虚化演变是分不开的。“这”无论是作动词,还是作副词和指示代词,都具有一种趋向性的指示义。这种趋向性指示义的不断强化,可看作是其由动词逐渐虚化演变为近指指示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虚词的双音化复合,在上古汉语时期就已发生,其类型与实词复合异同交错,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以这一认识为基础,采摘先秦两汉文献典籍的例证,归纳出虚词复合的并列式、兼容式、衬助式、叠用式四种类型,并进行某些方面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老舍先生是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其他作家相比较,老舍先生用词独特,语言特征明显。通过对老舍作品中北京方言实词、虚词、北方熟语、北京"儿化韵"、口语句式特点的分析与比较,进而总结老舍先生的语言特征及其演化,寻找使其文章节奏感强烈通俗质朴的动因;通过计算机手段进行语料筛选,并综合运用例证法、分析法等方法,进而得出其《火车集》的语言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汉语史上着(著)经历了实词到虚词的语法化,在五寨话中,着可以做动词、介词、动态助词、语气词,其词性不同,对应的读音也不同。本文在详细考察五寨话着的用法同时,试着推测它在五寨话中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把词类和句子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语气词是虚词,没有独立的、实在的及具体的物质意义,其语义要在与其他词语的结合中实现,并且受一系列语境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语气词的语义与不同层次的言语现象和不同范围的语境有联系。本文对俄语语气词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英汉翻译中,完整准确地传递信息焦点,以达到信息的等效传递是十分重要的.在英语中,词汇手段和句法手段是突出句子焦点信息的常用方法,而虚词或虚词短语在这两种手段的实现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理清英语虚词用法及其突出信息的方法,对于英汉翻译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