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热爱陈琴.我热爱她十余年苦心探索"经典素读",对中华文化传承伟业一肩挑的孔门弟子般的责任感、使命感;我热爱她大胆革新一本教材嚼半年几百生字记不全的陈腐的传统语文课堂:我热爱她一日不读书便觉一日虚度的书痴精神:我热爱她繁忙之中帮朋友改论文、为同行改公开课教案、为几千里之外的乡村教师邮寄经典诵读教材的古道热肠和慷慨大方;我更热爱她为川藏地区的希望小学筹款20万元的慈善义举;我还热爱她擅长烹饪、着装得体的精致生活理念;热爱她"哈哈哈"的招牌式爽朗大笑和博文被删掉时大呼"我要疯了"的可爱模样……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那么怎么写呢?又怎么改呢?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郐诚岚小同学是热爱写作的,每次给她指导完作文,修改后的作文很快会带着认真、投入和新的惊喜再次发给我,我被她对写作的真诚、热爱、坚持和灵性打动着。虽然作文仍有再改的空间,但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这篇作文已经满载一船星辉,带给我们足够的感动与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教材选入的《范进中举》《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威尼斯商人》这几篇作品,只有《威尼斯商人》是2000年后入选,其他几篇近30年来教材改了多次,但都雷打不动,一直延用至今。可见它们是经典中的经典,几乎家喻户晓。其中的人物更是让人津津乐道拍手叫好。然而只要你细细品味,恐怕还会有不同的感悟,只是一直存在迷信权威而人云亦云的现象。下面试以这几篇文章中的人物为例,谈几点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4.
外婆的癖好     
正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癖好,我的外婆也不例外。她的癖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高雅又经典。越剧,是外婆平生最热爱的东西,是她家乡特有的文化。外婆可以唱越剧唱到深夜而乐此不疲;可以在做饭时因突然想到一首越剧欣喜地跑去看乐谱,将锅中的饭菜忘得一干二净;可以唱越剧唱到手舞足蹈,对别的事一概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5.
【我解读】 《最后一课》是一篇被选入多种版本教材的经典短篇小说。但许多老师执教后或许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篇非常经典的小说。最后却很容易被我们在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和我们抽象出的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大主题教学中走向政治说教,成为一种大主题的灌输。这样的教学,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必然是不真实的。  相似文献   

6.
一次次的纠正写字姿势后,王玉总是不改,还是把头低低地伏在桌子上。每次我都把手轻轻地放在她额前慢慢地上抬,让她的头离桌面高一点。几次这样后,我顿悟——她是故意这样做的。她的举动不由得让我想起我上小学时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课程定位不明确下的教材定位不明确;教材品类繁多,以致教学目的不易体现。本文首先对近几年出版的几种大学语文教材加以分析比照,梳理出几种特色优势教材,并加以思考分析,最后阐述了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理念:坚持以文学与人文为主导;立足通识、避免过专;经典为主、兼顾当下。  相似文献   

8.
王艳 《考试周刊》2014,(99):44-44
<正>《触摸春天》是小语教材第八册"热爱生命"主题单元中的第一篇文章,真切地描写了一个名叫安静的盲女孩,用她神奇的灵性拢住了一只春天里的蝴蝶,最后又放飞了那只蝴蝶。恰巧的是,我们班也有一名右眼失明的男孩,他曾在日记中写道:"班上有几个男生老是给我起外号。当我戴眼镜的时候,他们叫我‘四只眼’,当我不戴眼镜的时候,又嘲  相似文献   

9.
记录     
璨璨是本班的英语课代表,我的后桌,一个大方善良幽默的女生。她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课代表,因为她不但自己热爱英语, 而且希望所有的人都热爱英语.我曾一度很疑惑,像她这样喜欢英语的人怎么不去  相似文献   

10.
周旭方 《教师》2008,(13):112-112
我女儿今年6岁,正上小学一年级。去年下期,因教材订数不够,后来增补的教材是彩版的,女儿有幸领到了彩版的教材,心里乐开了花,逢人便说她的书比别人的漂亮。今春开学后,教材按订教足额发放,再也没有彩版的教材了,女儿和其他同学一样领到了黑白版的教材。放学回到家里,她把书包往地上一扔,噘着小嘴说:“爸爸,我要彩色的书,这个书太不好看了。”看到她满脸的不高兴,我爱莫能助,只能安慰她几句了事。晚上九点多钟,我下班回家,发现女儿仍伏在桌上画着什么,  相似文献   

11.
晓倩 《小火炬》2011,(7):34-37
经典大师秀 琼·艾肯出生在英国,她的爸爸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她的全家都热爱文学,  相似文献   

12.
何必撞南墙     
“朋友们都说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说我就是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我把南墙撞倒了,我为什么还要回头?”说这话的是一位具有较深厚的教与学功底,但从教18年却换了4所公办学校,在一些所渭的名家眼里一如“丧家之犬”的山东青岛市的教师王泽沼。对此,前不久《中国青年报》作了长篇报道,中央电视台也做了专题片,全国各省市媒体纷纷作鸟兽状跟踪。看后,身为同行的我颇有感慨“真是一个书呆子,何必撞南墙?‘有话好好说’,不说不妨听我说!”一不该撞教材的南墙。统编教材确实“没有几篇有人文价值的”,即便是这少得可怜的几篇,也用来进行政治图解:外国的往往揭露资本主义;国内的古代、近代每每批判封建主义,当代的必定歌颂社会主义。可改了教材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现在统编教材不是按照“课程标准”改了,虽然未能尽善尽美,总跨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能解决问题吗?  相似文献   

13.
当今,文学期刊如林,在众多杂志中,我十分酷爱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经典美文》,和她相逢相知已有四个年头了,时光匆匆流逝,但对她的挚爱却初衷不改……那是四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满架花裳的报亭杂志中,一本封面淡雅淳朴的杂志吸引了我的视线,浏览了一下,觉得如清风扑面,其内容朴实自  相似文献   

14.
一大早,我发现苗苗的脸色不好,喊“老师早”的时候一改往日的热情,音调很平淡。我朝她笑着挤了个眼,她冲我笑了笑,似乎有些不情愿。吃早饭时,苗苗居然吃到了最后。上午上科学活动分组做实验时,小朋友们都雀跃起来,就苗苗显得无精打采的。我让她自选小组,她不动;我让她动手操作,她也不动;我请她回答问题,她也不开口。我说:“苗苗,袁老师不喜欢不  相似文献   

15.
跳出语文教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出教材教语文 许多学者在探讨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时。首先认为教材编得不好。我不以为然!究竟哪种教材好?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恐怕埋怨教材编得不好的专家学者们,也难以拿出一套最佳的方案。使用教材过程中有点不适应实属正常,特别在中国,一套或几套教材几亿学生来用实属世界奇迹。这种不适应正是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进行教学的着眼点,即要每位教师根据当地实际、学生状况主动去编改。国家虽然规定教材需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才能用。但未说课堂上教师自编、自改的教材需要审核,这就给每位教师提供…  相似文献   

16.
“张克茹老师被评为全国先进德育工作者了。”这个喜讯在西郊区一传开,我就立刻赶到大任庄中心小学……常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当我问起张老师的先进事迹时,他说:“张老师二十多年来,工作一贯积极、踏实肯干。一个个差班到她手里,一、二年就会变成校、区、市的三好班集体;她送走的几届毕业生都能全部升入初中。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分到她的班。”常校长接着说,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张老师的最大特  相似文献   

17.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的我有几点感受。一、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不吝啬使用表扬。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她)会在不自觉的  相似文献   

18.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至宗教都采取了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勇敢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她自幼父母双亡,舅母收养了她。可是她并不幸福,她受到舅母及其子女们的歧视和虐待,在冷酷而艰苦的慈善学校中成长为一个勇敢刚强的少女。踏入社会后尝到了爱情的滋味而突然遇到惊人的变故,在经过出走、流浪乃至乞讨的生活后,终于得到了幸福。简一生几经挫折,可依然执着追求,她热爱着生活,热爱着生命,在逆境中奋发向上,而我呢?挫折面前我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19.
1我认识一位巧手姑娘,热爱手工活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曾见她亲手缝了一个半米高的变形金刚给朋友做生日礼物。当年,我还不知道她有手工强迫症,只看到她拎的麻布袋很别致,问她是不是自己缝的。她说:“不是的,是买衣服时老板送的。”  相似文献   

20.
恶心的李敖     
一日,穷极无聊,觅得《李敖大全集》。不料没瞅几眼就看到了那段被奉为经典的什么“她有一腿,我就有一手”的“高论”,于是顿感吞下了一只肥大的绿头苍蝇,恶心得一塌糊涂。突然,我想到了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