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测量底部直接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就是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比较简单,在初中数学中已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举例说明测量底部不能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测量底部不能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不仅要解直角三角形,还要解斜三角形,通常有下面两种测量方法.方法1如图1,被测物体  相似文献   

2.
用解斜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常见的就是测量问题.测量问题包括能直接测量的距离,也包括不能直接测量的两点间距离,如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河的宽度、烟囱的高度、塔的高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学数学月刊》2011,(5):22-24
本节需学习的内容 本节将要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在测量物体的高度、河宽,以及土石方计算,航海、航天中的方位角等知识.初步接触相关名词术语,如坡度与坡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李军 《中学理科》2005,(7):41-41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连接体是指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弹簧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在连接体内物体的加速度有相同和不相同两种情况,加速度相同情况可以用整体法、隔离法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较为简单.下面要讨论一下在加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广式来解决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在初中数学中,有一类测量物体高度的问题,涉及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即在地面上不能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如图1,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在测点A处安置侧倾器,测得此时M的仰角∠MCE=α.(2)在测点A与物体之间的B处安置侧倾器(A,B与N在一条直线上,且A,B之间的距离可以直接测得),测得此时M的仰角∠MDE=β.(3)量出侧倾器的高度AC=BD=a,以及测点A,B之间的距离AB=  相似文献   

6.
测量是生活实际中常遇到的问题.测量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二是测量物体的高度.本文就重点谈谈生活实际中的测高问题,供同学们参考.一、测高问题的类型与计算方法测高问题常归结为以下两种类型:1.被测物体的底部可以直接到达的(如图1),设测量仪的高度CD=h,测得DE=a,∠BCA=!,则AB=atan!,从而被测物高的公式为:BE=AE AB=h atan!.(1)2.被测物体的底部不能直接到达的(如图2),设测量仪的高度CD=h,测得DF=a,∠BCA=!,∠BGA=β,AC=ABcot!,AG=ABcotβ,即AC-AG=ABcot!-ABcotβ=a,从而AB=cot!-a cotβ,故被…  相似文献   

7.
(一)近年中考以考查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重点.这类题在中考中常以中档题的面孔出现.分值占到5.4%左右.目的是:(1)了解某些实际问题中的仰角、俯角、坡度等概念;(2)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3)会通过引适当的辅助线使之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二)考查实习作业中的测量倾斜角和测量底部可以达到的物体高度的问题.由于知识本身的限制,所以不能考全过程,常以填空题形式考测量工具和测量步骤及公式,以填写实习报告的形式考计算,  相似文献   

8.
测量物体的高度有多种方法,利用阳光下的影长求物体的高度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中静力学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二是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在《物体的平衡》这一章中,学生难以掌握的是静力学中的极值问题。这里主要讨论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极值求法。〔例题〕如图1所示,今以力F阻止物体从斜面上下滑,斜面的倾角为!,!大于临界角!s("s=tg!s)。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斜面的摩擦系数为"s,问阻止物体下滑的力F与斜面成多大角度时,所需的力最小?〔解〕此题可用两种方法来讨论:第一种方法用正交分解法,用求三角函数极值方法来求极值;第二种方法是根据物体受力平衡条件,经分析力…  相似文献   

10.
编者:学好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分子运动论内能》关键是物体的内能是指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由它们相对位置所决定的势能的总和.对于内能概念的理解应从下列两个方面下功夫:1.理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I)做功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方法之一,例如克服摩擦做功和物体相互碰团做功,都能引起物体内能的改变.一般说来,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小.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机械能与内能间相互转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用做功…  相似文献   

11.
三角函数换元法是一种用三角函数代替问题中的字母,然后利用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而达到解题目的的一种代换方法.此法应用比较广泛,下面分类举例此法在代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邵贤虎 《中学教研》2010,(12):15-16
三角函数是高考和竞赛中的重要内容,属于试题中的基础题.三角函数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在一起,演绎精彩的方法.笔者总结了三角函数题的7种解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三角函数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将三角函数与其他知识结合展开外延性学习,不仅能够丰富题目内涵,而且能够拓展解题思路,使三角函数学习变得更为形象、生动,是提高三角函数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一、物体距离测量的外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单位圆及三角函数线在解题中的应用周启杰(山东省单县五中274318)单位圆及三角函数线是三角函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举例说明单位圆及三角函数线在解题中的应用.1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例1设θ是第二象限角,则必有()(A)t...  相似文献   

15.
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近年的一些中考题和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逐渐增多,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应用之一的测高问题成为中考的热点。下面就其常见的题目类型说明测高的常用方法。 一、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高度 1.如图1,2,在C点测物体的高度AB,AB=BC·tga,AB=CD BD·tga。 2.如图 3,4,测两建筑物AB、CD高度,BD  相似文献   

16.
=-sin70°+sin70°=0.∴(x+y)+(x-y)=32,2x=32,x=34,即原式=34.构造的方法除上述几种外,还有鸽笼法、集合法等,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了.在解题时若能重视应用构造法,这不仅可以提高解题能力,而且还会有力的促进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师范物理教材中介绍了一种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求运动物体在点A的速度,则从点A起,测量物体的一段微小位移AA'(用ΔL表示)和所用的时间Δt,由于ΔL很小,所以Δt也很短,这样算出来的平均速度V=ΔLΔt,就可以认为是物体经过A点的瞬时速度VA.该方法虽然不…  相似文献   

17.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先整体后隔离:先整体分析物体所受外力和运动的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隔离某个物体求出所受的力.(2)先隔离后整体:先隔离某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整体分析,求出物体所受外力或运动情况.下面举例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作为一种基本题型,是三角函数性质和三角恒等变换的综合应用.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经常出现此类问题.现将这类问题的几种主要类型及求解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惯性现象虽然随时可见,但不少学生仍认为惯性概念难理解、惯性习题难解答.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问题.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我们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时,B经知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那么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是否也有惯性呢?以人乘坐汽车为例:当静止的汽车突然开动,人向后倾倒;当行驶中的汽车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第一种现象说明静止的物体有惯性,第二种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在这两种情况中,人受到的重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教人聪明的学问,学数学最重要的是体会数学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条件和环境的不同,有些测量可以直接实现,有些测量是无法直接实现的,如大树的高度、古塔的高度等.当我们遇到无法直接实现的测量时,就需要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间接测量.构造相似三角形,运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某些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