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商店,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一点,好让我快点儿完成为孙儿们购买圣诞礼物的任务。到商店一看,我不禁暗暗叫起苦来,店里的人比货架上的乐西还多。好不容易挤到了玩具部的货架前。一看价钱,我有点失望,这些玩具太廉价,我相信我的孙儿们肯定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相似文献   

2.
玫瑰泪     
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商店, 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一点,好让 我快点儿为孙儿们购买圣诞礼物。到商店 一看,不禁暗暗叫起苦来,店里的人比货架 上的东西还多。好不容易挤到了玩具部的 货架前。一看价钱,我有点失望,这些玩具 太廉价,我相信我的孙儿们肯定连看都不 会看一眼。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娃娃通  相似文献   

3.
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 商店! 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 一点! 好让我快点完成为孙儿们购买 圣诞礼物的苦差事" 天知道!我还有那 么多事情要做! 哪有时间站在一大堆 礼物面前精挑细拣!像个女人一样" 可 当我终于到达商店一看! 不禁暗暗叫 起苦来! 店里的人比货架上的东西还 多!以至店内温度比外边高好几度!好 像一口快要煮沸的锅" 我硬着头皮往 玩具部挤!抱怨着!这可恶的圣诞节对 我简直是一个累赘! 还不如找张舒适 的床!把整个节日睡过去" 好不容易挤到了玩具部的货架 前" 一看价钱!…  相似文献   

4.
玫瑰泪     
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商店,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一点,好让我快完成为孙儿们购买圣诞礼物。到商店一看,不禁暗暗叫起苦来。店里的人比货架上的东西还多。  相似文献   

5.
诚信试验     
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找10个人,在10个地方做诚信试验,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做试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10次东西,每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会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我先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孩子买了一件20元的衬衣。付过钱出来后,一会儿我又进去说:“对不起,刚才我买衣服忘了给钱。”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的,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好人。我等她说:“你已经付过钱了。”可是她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把手里的衬衣举到店主的面前说:“你看,我买的就是这件衬衣。你开…  相似文献   

6.
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找10个人,在10个地方做诚信试验,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做试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十次东西,每一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当然,买东西的钱是朋友给的。我先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孩子买了一件20元的衬衣,付过钱出来后,一会儿我又进去说:“对不起,刚才我买衣服忘了给钱。”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的,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好人,我等她说“你已经付过钱了”,可是她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把手里的衬衣举到店主的面前说:“你看,我…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中,孩子容易无止境地要这买那,面对他的“贪得无厌”,你是否经常束手无策?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来一点小仪式当孩子有了一个新玩具后,你可以安排一个小小的拆礼物仪式:让孩子把玩具给爷爷看,爷爷再传给其他的家人。当孩子看着大人们把玩着他的玩具,作出各种赞赏的评价,心里的珍惜程度会更强烈。列一张“愿望清单”“妈妈,我要……”孩子的要求通常非常直接,你可以这样从容应对:“先把你要的东西画在你的‘愿望清单’上。”有了这个“缓冲”时间,孩子的愿望就不那么急切了。你还可以教他看货架上的标价,告诉他怎…  相似文献   

8.
我最敬佩我的姥姥。因为她慈祥善良,乐于助人。姥姥不高不矮的个子,胖胖的身体,一张圆圆的脸,浓浓的眉毛,还有一双会笑的眼睛和一张永远也合不拢的嘴。姥姥对我很好,并且不求回报。记得有一次,妈妈给了我10元钱买玩具。姥姥知道了,不放心我一个人出去,不顾她的腿坏了,非得陪我去。到了商店,我看中了一个45元的玩具,姥姥没有犹豫就买了下来,慈爱地对我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姥姥什么都舍得给你买。”姥姥还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在送我去上数学课的路上,车上的人非常多,几乎透不过气来。姥姥用自己的身体护着我,我才没有被挤到。这时,上来一…  相似文献   

9.
希儿对妈妈说:“妈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妈妈说:“好呀.这个故事好听吗?” “好听.你肯定从来没听过.”“好,你讲吧.” “有一个小女孩,走到池塘边,看见一只大母鸡.她们俩做了好朋友,后来她们结婚了,女孩就变成了大公鸡.” 妈妈听了这个故事,吃惊地看了看希儿.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到青岛去学习,课余到海边去玩,看到物美价廉的贝壳,便给女儿和侄女各买了一串。临走时,又看到两个孩子向往已久的恐龙玩具,可是,一问价钱挺贵的,身边的钱只够买一只,可惜之余只好买下了一只恐龙玩具。回到家里,看到两个活泼的孩子,我为难了。我先悄悄找来了六岁的女儿:“孟瑾,妈妈碰到了一件为难的事,你帮我想想办法好吗?”看我这么尊重她,女儿来劲了。她头一抬,站在我面前说:“好啊!妈妈,你说吧!”“今天妈妈看见了你和妹妹一直都想要的电动恐龙玩具,妈妈钱带得不  相似文献   

11.
在商店的玩具专区,一对打扮时尚的母女正在选购玩具。年轻漂亮的妈妈选中了一盒价值不菲的芭比娃娃:"宝贝,快来,你看这娃娃多可爱!"可小女孩似乎对娃娃不感兴趣,她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看见角落里的金箍棒,高兴地飞奔过去,抽出一根金箍棒抱在胸前,大喊:"妈妈,我要金箍棒!我班的小朋友都有,我  相似文献   

12.
骆秀芳 《文教资料》2006,(31):159-160
镜头一:星期天,我和朋友带着孩子去逛街,在商场玩具柜前,朋友的孩子指了指货架上的电动遥控车,朋友便毫不犹豫地为她买下了。刚付完玩具款,孩子又对新上市的芭比娃娃产生了兴趣,这时朋友假装摸了摸口袋,解释并承诺:“今天钱不够了,下次一定买。”谁知这孩子很倔强,赖着不肯走,朋友说:“我们将电动遥控车换成芭比娃娃”,孩子说:“不行,我两个都要。”我出来打圆场说:“阿姨送个给你,好吗?”听了我的话,孩子开心地笑了,朋友直摇头,连声说:“没办法。”镜头二:幼儿园门口,一个小男孩躺在地上打滚,号啕大哭,妈妈想抱他起来,他就连踢带打,嘴里还…  相似文献   

13.
走出超市,夜色更深了。琴掏出汽车钥匙准备开车门,这时,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走到她面前:“阿姨,我给你擦好车了,你看满意就给我五元钱,如果不满意,就算我免费服务。”琴看了看已擦洗干净的车,又看了看眼前这个在寒风中发抖的孩子,从钱包里掏出十元钱,孩子伸出一双冻得发紫的小手接过钱。“不要找钱了。”说完琴便打开车门进了驾驶室。可是孩子却从兜里抽出一张五元的票子拦住了琴的去路。这孩子真有意思,琴想。她拉开车门对孩子说:“这钱就算阿姨奖给你的,快点回家吧!”孩子仍固执地站在车前:“阿姨,说好的五元,咋能多要你的钱呢!”他把捏着…  相似文献   

14.
坏运气     
自习课上,班主任把我喊出去。“我知道你小学时参加过智力竞赛。明天有一场全年级的智力竞赛,你能参加吗?”“就我一个人吗?”“每个班选两人组成代表队,你看再选谁呢?”“其实莹也可以的……”我随意地说了一句。“她今天生病没到校,中午你去问她一下,看明天能不能参赛。”  相似文献   

15.
当7岁的女儿要求我给她买一套价格昂贵的模拟厨房玩具时,我告诉她:“太贵了。爸爸妈妈这月的工资已经快用完了,我们应该节省着花。”“爸爸妈妈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呢?”女儿第一次认真地“查”起我们的收入情况,我便如实奉告。“爸爸妈妈一个月挣那么多的钱,怎么这么快就花光了呢?”我没想到小小的女儿竟然怀疑起我这个家庭“财政部长”的“清白”来了,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再看看丈夫也一脸疑惑,我突发奇想:让女儿当两个月的家庭“财政部长”,既能让她知道“钱到底花在什么地方”,也能洗清我的“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下岗的母亲哭着诉说,孩子偷拿了她辛苦挣来的钱去买名牌运动鞋;一位祖母无奈地面对在商店里又哭又闹的孙儿……孩子的不良消费倾向,令许多父母愁眉不展。因为在不良消费中,孩子们花费的不仅是钱,他们同时丢掉的还有  相似文献   

17.
去年十一长假和家人一起去了世博会.人那个多就不用说了,我看主要还是中国人。可是我的妈妈一直在乌泱乌泱的人群中找外国人,找到一个.赶紧捅我:“快去。快去,多好的机会呀!”看我不肯上前.她恨铁不成钢地数落我:“学了多少年外语。你也让我们看看你到底能说几句呀,不是为了你,我们花这么多钱来上海干什么……”忍受不了这唠叨,我只好...  相似文献   

18.
小芸15岁,正在上初三。她父母在镇上开了一家土特产商店,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他们决定把毗邻的店铺也盘下来改成饭馆。生意一红火,人手就不够了,尤其缺一个信得过的管账人。父母就打起了小芸的主意,让她辍学来店里干活。父母说了几次,小芸就是不答应。爸爸大怒: “我不给你钱,看你拿什么去上学!”爸爸说到做到,几个月后,小芸被迫辍学。老师家访几次,劝小芸爸  相似文献   

19.
《心愿》里写了一家法国人。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呢?先看看这家的小女儿。文章开始,写“我”在巴黎的一个街道公园里,坐在长椅上,翻了几页书之后,忽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先生,你是中国人,是吗?”这虽然是个问句,但肯定的成份很大。当“我”叫她猜猜时,“她挺自信”地说:“我说是!”她为什么会那样肯定?原来是她家的好多不说话的中国人帮她认准的。她能一下子认出“我”是中国人,足见她对家里的那些中国泥人观察得细致,看了不知多少遍。她不知听过多少有关中国人可爱可亲的故事。她大声呼喊,急切  相似文献   

20.
姚先桥 《中国培训》2005,(10):61-61
我曾同一家超市的培训部主管到卖场员工中进行调研,想了解一下促销员培训后的状况。我来到销售食品的卖场,同一位促销员进行了沟通,我问她:“你知道超市促销员的八不准制度吗?”她说:“我知道”,我说:“你能将前四条背下来吗?”随后她较快的背了下来。她在背诵过程中,我观察到,这位促销员的腰部正好靠在货架上,我问她:“你是否知道不准靠货架的涵义?”令我惊呀的是,她用木讷的表情看着我。我说:“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有规范作用的。”她十分吃力的回答道:“不靠货架能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我问她:“还有呢?”她想了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